A | A | A

第14章 公开课

小说: 捡个郎君来养娃   作者:云鱼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捡个郎君来养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UYX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油灯的光在陶盆边上晃了晃,柳绵绵没动,只把手指慢慢缩回来,袖口一抖,遮住了那滴水。她知道,北山土的秘密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她吹灭灯,把陶盆搬回米缸底下,压得结结实实。天还没亮,阿宝还在睡,她坐在床沿,手里捏着那片写满字的竹片,指尖在“北山土”三个字上了两下。

天刚透亮,她就起身舀了半瓢水,把北山土和普通田土各抓了一把,分别装进两个破陶碗里,又从菜地里掐了两根嫩苗,一模一样,栽进去。她把碗摆在窗台上,一边对着朝阳,一边背阴。

燕九霄在院外劈柴,刀落得稳,可她知道他耳朵一首支着。

“今天不去集上了。”她开门时说。

“嗯。”他抬眼,“躲清静?”

“不是躲。”她把两个陶碗端出来,放在院中央的石板上,“是把清静,送到人眼前。”

他刀停了下,看着那两碗苗。

“他们说菜会爬,根会咬人。”她蹲下身,手指点着背阴那碗,“可你看,这碗土是北山的,昨夜渗出荧光水;这碗是后坡挖的,干干净净。不是妖术,是土里带的东西见了湿,反了光。”

燕九霄走近,蹲下,盯着那点荧光。

“磷。”他说。

她一愣:“你知道?”

“军中断粮时,有人拿北山石烧灰混进面里充饥,夜里拉出来的屎会发亮。”他声音低,“后来查出来,是山里老矿脉的碎屑。”

她眼睛亮了:“那你帮我个忙。”

“说。”

“去村口晒谷场,搬张桌子,再拿咱家那把新锄头摆上去——今天,我开课。”

他盯着她:“课?”

“种地的课。”她站起来,拍了拍手,“他们怕鬼,我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土里出光’。”

燕九霄没再问,扛着锄头就走了。

她回屋,从米缸底下摸出那包北山土,抖了一小撮进布袋,缝进袖口。又翻出几片新竹片,用炭条写上:“垄高七寸,水浇两瓢”“宽垄密植,三角点种”“北山土三成,灶灰两勺”……一条条刻得清清楚楚。

阿宝揉着眼睛出来:“娘,你又要种新苗?”

“不光我种。”她把竹片绑成一卷,塞进竹筒,“今天谁敢来,我就教谁。”

晒谷场上,燕九霄把桌子摆好,新锄头横在上面,轻便,亮刃,一看就省力。他站在一旁,没说话,可往那一立,几个远远张望的村民又退了几步。

柳绵绵提着竹筒和两碗苗来了。她把竹筒往桌上一放,两碗土苗摆中间,清了清嗓子:“各位叔伯婶子,今儿不卖菜,不收钱,就讲两件事——第一,我种的菜,为啥长得快;第二,夜里发亮的水,到底是咋回事。”

没人应声。

王婆子在人群后头扯嗓子:“柳家妹子,你可别又画符念咒啊,我孙儿昨儿还做噩梦,说绿叶子爬墙!”

柳绵绵没恼,当着众人的面,把背阴那碗苗,根上还沾着北山土。她掰开一片叶子,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咽了。

“甜的。”她说,“要真是妖物,我早变妖怪了。”

众人愣住。

她把碗举起来,对着众人说道:“各位,这土是北山挖的。北山早年采过石头,土里含有一种特殊的矿物质,遇到水就会反光,就像萤火虫发出的光一样。这不是什么鬼怪作祟,而是大自然里的正常现象。”

她指着另一碗:“这土是后坡的,没矿,就不反光。苗长得慢,也正常。”

有人嘀咕:“那……那你家菜咋长得那么壮?”

“因为种法不一样。”她打开竹筒,抽出一片竹片,“宽垄,深沟,三角点种,通风透光;水不多浇,用破陶罐埋根边,慢慢渗——这叫滴灌。”

她又拿起新锄头:“这锄头,轻,手小的人也能用。燕大哥画的图,铁匠打的,谁想试,我这儿有图纸。”

还是没人动。

她不急,转头对阿宝说:“来,背背咱家《农事记》。”

阿宝站出来,挺起小胸脯:“垄高七寸,水浇两瓢;宽垄密植,三角点种;北山土三成,灶灰两勺……”

童声清亮,一句不差。

人群里有动静了。铁匠媳妇探头问:“你家阿宝才五岁,能记住这么多?”

“记住了就能种。”柳绵绵说,“谁想试试,我送一包种,再送一张《首月耕作七条》。”

半天,没人上前。

就在这时,一个拄着竹杖的老头慢悠悠走来,灰袍,白须,腰间挂个酒葫芦。他弯腰捡起那碗北山土,捻了捻,又掐了片菜叶放进嘴里,嚼了两下,点点头。

“苦参碱有点,但不伤人。”他开口,声音清朗,“这菜,驱虫,利肠胃,比药铺里卖的‘清肠散’还管用。”

众人一愣:“您是?”

“游方药农,路过。”老头笑呵呵,“就如我之前所说,这不过是土里矿物质遇水反光罢了。山里老矿坑常见,哪来的鬼?”

他抬头看柳绵绵:“小姑娘,你这法子,不光能种菜,还能治薄田。”

柳绵绵心头一跳,没接话。

老头又道:“不过——”他压低声音,“这土,别再用了。有人盯着。”

说完,他转身就走,酒葫芦晃了晃,人影慢慢远了。

场上静了一瞬。

李三叔拄着拐,颤巍巍往前挪了两步:“柳……柳丫头,我家那两垄薄田,能……能试试不?”

“当然能。”她立刻从布包里掏出一包种子递过去,“这是改良过的白菜种,出苗快,耐旱。我再写张条子,您照着做就行。”

李三叔接过,手抖得厉害,忽然从怀里摸出半块糙饼,塞进她手里:“娃……吃了你家苦参粥,没拉肚子,也没长绿毛……这个,你拿着。”

她鼻子一酸,没推,收下了。

铁匠媳妇见状,也上前:“给我也来一份。”

卖蛋的刘嫂子犹豫了下,也挤进来:“我……我也试试。”

三份种发完,柳绵绵把竹筒往桌上一放:“从今儿起,每天辰时,我在这儿讲半个时辰。谁来都行,不收钱,不拜师,就为让大家知道——种地,靠的是手,不是嘴;长出来的菜,靠的是土和法子,不是妖术。”

人群慢慢散开,有人走,也有人留下问东问西。

燕九霄站在一旁,一首没说话。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才走过来,低头看那两个陶碗。

“北山土,真不能再用?”他问。

她点点头:“张老太医都说了,有人盯着。我袖子里这点,留着当证据。”

他嗯了声,忽然伸手,把她袖口缝的布袋按了按:“藏严实。”

她笑了笑,正要说话,忽听远处一声吆喝——

“柳家娘子!我家鸡下蛋了,是不是也沾了你那‘鬼苗’气,以后孵出来的鸡崽会发光?”

她抬头,见林家丫鬟站在坡上,手里拎着个竹篮,尖声笑着。

柳绵绵没动气,只扬声道:“那你留着,夜里当灯使。”

燕九霄冷眼看了一眼,手按在锄头上。

她抬手拦住他,从竹筒里抽出一片新竹片,用炭条飞快写下一行字:“北山土三成,灶灰两勺,加石灰半钱,防虫又增产。”

写完,她把竹片递给李三叔:“三叔,您回去就试试,别怕。”

李三叔重重点头,攥着竹片和种子,一瘸一拐地走了。

她看着他的背影,袖口里的布袋贴着手臂,沉甸甸的。

阿宝跑过来,拉着她衣角:“娘,咱们赢了吗?”

她摸摸他脑袋:“还没呢。”

燕九霄忽然道:“今晚,我去北山。”

她猛地转头:“去干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捡个郎君来养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UYX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捡个郎君来养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UYX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