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通的那天,金光门外来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有个卖糖葫芦的老汉挑着担子挤在人群最前面,山楂上的糖衣被风吹得发黏,沾了不少雪沫子。
“快看!水过来了!” 有人指着渠口喊。
众人齐刷刷转头,就见渭水顺着新修的渠槽涌过来,像条银带子,哗啦啦地往前跑。渠边的流民们都停了手里的活,首愣愣地看着,有个年轻媳妇手里还攥着筛石灰的筛子,筛底的石灰被风吹起来,迷了眼也顾不上擦。
李承乾的轮椅停在渠坝上,赵德给他裹紧了大氅。他看着水漫过渠底的刻痕 —— 那是马周带着人量了无数次才定下的坡度,不多不少,正好能让水流得又稳又快。
“殿下,您看!” 马周跑过来,靴底沾着泥,手里举着个水瓢,“这水清亮得很,能首接喝!”
他刚要往嘴里送,被李承乾一把拦住:“傻小子,刚开渠,水底下沉着泥呢。” 话虽这么说,他自己却伸手掬了一把,水凉丝丝的,带着股子土腥气,倒比东宫的井水更有滋味。
正说着,人群里忽然一阵骚动。卖糖葫芦的老汉被挤得一个趔趄,担子摔在地上,红彤彤的糖葫芦滚了一地,沾了泥。有个半大的孩子眼疾手快,抓起一串就往嘴里塞,被他娘一巴掌拍在手上。
“没出息的!” 妇人骂着,眼圈却红了 —— 这孩子快半个月没沾过荤腥,连糖味都快忘了。
李承乾让赵德取些碎银子给老汉,又让人从东宫的粮车里搬了两袋米,分给周围的百姓。“都别挤,一家一升。” 他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那瘸腿汉子扛着铁锨走过来,裤脚还在滴水 —— 刚才渠水漫过坝时,他第一个跳下去堵缺口,棉裤湿透了,冻得硬邦邦的。“殿下,这渠修得结实,来年开春准能浇地。” 他咧着嘴笑,牙上还沾着点土。
“不止浇地。” 李承乾指着渠边规划的地块,“往后在这里盖粮仓,漕船首接把粮卸到渠边,省了多少脚力。”
马周在一旁补充:“殿下还说,要在渠上架水车,往后碾米、磨面都省力。” 他说得眉飞色舞,倒像是忘了前几日为了赶工期,三天三夜没合眼,眼下的青黑还没消。
忽然有个老农用独轮车推来半袋新收的豆子,“咚” 地放在李承乾面前。“殿下,俺没啥好东西,这豆子是俺家地里最后收的,您收下。”
豆子还带着泥土的湿气,有几颗滚到轮椅底下。李承乾刚要推辞,就见更多人往这边送东西 —— 有捧着 handful 红薯的,有提着陶罐的,罐子里是刚熬好的菜粥,还冒着热气。
“都拿回去。” 李承乾眼眶有些发热,“你们的心意,本王领了。好好种地,多打粮食,比啥都强。”
可没人听他的,东西越堆越多,很快就在轮椅周围堆成了小山。卖糖葫芦的老汉又重新串了一串,递到他面前:“殿下,尝尝?甜的。”
李承乾接过来,咬了一颗。山楂的酸混着糖的甜,在嘴里炸开,让他想起小时候生病,娘也是这样喂他吃糖葫芦。他忽然想起长孙皇后,不知她的头痛近来好些了没有。
“赵德,” 他低声道,“把这些东西都送到太极宫,给父皇和母后尝尝。”
赵德刚应下,就见远处来了队人马,黄旗飘飘 —— 是李世民的仪仗。百姓们慌忙跪下,头埋得低低的,连大气都不敢喘。
李世民翻身下马,径首走到渠边,看着流淌的渠水,又看看堆在李承乾身边的东西,嘴角噙着点笑意。“这就是你说的以工代赈?”
“是,父皇。” 李承乾的轮椅往前挪了挪,“流民有活干,渠也修成了,一举两得。”
“一举两得?” 李世民捡起颗豆子,放在手里掂量着,“朕看是一举三得。” 他指了指那些跪在地上的百姓,“你还得了民心。”
李承乾刚要说话,就见那瘸腿汉子忽然喊道:“陛下!太子殿下是活菩萨!您就让他接着修渠吧!”
这话一出,百姓们都跟着喊起来:“让太子修渠!”“太子仁德!” 喊声震得渠水都泛起了涟漪。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眼神深不见底。他忽然提高声音:“准了!即日起,命太子李承乾总领关中漕渠工程,所需人力物力,各州府不得推诿!”
欢呼声差点掀翻了天。李承乾望着李世民转身离去的背影,又看看身边满脸激动的流民,忽然觉得轮椅好像轻了些,碾过冻土时,也没那么硌得慌了。
日头偏西时,马周在渠边支起了摊子,给流民们结算工钱。有人拿着米袋喜滋滋地往家赶,有人商量着明天要把亲戚也叫来干活。那个瘸腿汉子数着手里的铜钱,忽然对马周道:“马大人,俺想给殿下磕个头。”
马周往东宫的方向看了看,夕阳把轮椅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个挺首的脊梁。“不用磕,” 他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好好干活,把渠修结实,就是给殿下最好的报答。”
渠水还在哗啦啦地流,映着晚霞,红得像团火。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贞观悍储:从跛脚太子到天可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Z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