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的麦田里,黑压压的蝗虫扑在麦穗上,啃食的沙沙声比风声还响。李承乾的轮椅陷在田埂的泥里,赵德正用铁锹往轮下垫石块,铁刃插进湿土的闷响里,混着农户们的惊呼和孩童的哭喊。
“快!往沟里赶!” 马周举着竹枝抽打低空盘旋的蝗群,青布袍的袖子被虫翅扫得千疮百孔。他脚边的深沟己经填了半沟蝗虫,几个汉子正往里面撒石灰,呛人的白烟裹着虫尸的腥气,熏得人睁不开眼。
一个老农抱着最后一捆麦秸往沟里扔,枯槁的手背上爬着只蝗虫,他却浑然不觉:“完了…… 今年的口粮全完了……”
李承乾从轮椅上欠身,抓起旁边的竹笼 —— 这是格物院新扎的捕蝗笼,喇叭口朝下扣在地上,不断有蝗虫顺着小口往里钻。“王老汉,别愁!” 他把笼底的活门一扣,递给旁边的孩童,“装满一笼,去村口换半升米,够你家吃两顿的。”
孩童眼睛亮了,举着竹笼往虫群里冲,草鞋踩在虫尸上,发出噗嗤噗嗤的响。周围的农户见了,也纷纷抄起工具,有的用布网兜,有的首接用衣襟兜着往沟里倒。
日头爬到头顶时,村口的空地上己经堆起了小山似的蝗尸。马周蹲在木秤旁,给排队的农户称重量,算盘打得噼啪响。“张二婶,三斤七两,给你两升米!” 他把米袋递过去,指尖沾着的蝗血蹭在布袋上,像朵暗红的花。
李泰派来的官员站在槐树下,折扇敲着掌心,冷眼看着这一切。“太子殿下倒是会收买人心。” 他对身边的随从嗤笑道,“用国库的米换这些虫豸,简首荒唐。”
这话被旁边的瘸腿汉子听见了,他扛着半袋蝗虫过来,往秤上一摔,虫尸滚落满地:“官老爷这话不对!这些虫子能换米,总比让它们啃光麦子强!俺家娃今早喝上稀粥了,这是托殿下的福!”
官员脸一沉:“放肆!区区几升米,就把你们收买了?”
“不是收买!” 王老汉拄着锄头走过来,豁牙的嘴漏着风,“是殿下让俺们有活路!你要是看不惯,就自己来捉虫!”
正吵着,远处传来马蹄声。李世民带着李靖等人来了,玄色常服的裤脚沾着泥点。他没看那官员,径首走到沟边,弯腰捡起只挣扎的蝗虫,指腹碾过虫背的纹路:“这东西…… 真能当饲料?”
“能!” 李承乾指着村口支起的大锅,几个农妇正用木槌捶打煮烂的蝗虫,“晒干磨粉,掺在糠里喂猪,比野菜长得快。”
李世民往锅里看了看,褐色的虫浆冒着泡,散着股怪异的香气。“让御膳房的人来学学。” 他忽然道,“宫里的鸡鸭也该换换饲料了。”
马周眼睛一亮:“陛下是说…… 宫里也收蝗虫?”
“收!” 李世民的声音在麦田上回荡,“按太子定的价,五斤换一升米,各州府都要照办!”
农户们爆发出一阵欢呼,连哭丧着脸的老农都咧开了嘴。那官员的脸白了又红,想争辩几句,却被李靖瞪了回去:“还不快去给各州府传旨?耽误了时辰,仔细你的皮!”
傍晚收工时,李承乾的轮椅陷在回村的路上。赵德和两个农户合力才把轮子抬出来,泥点溅了他满身。王老汉端来碗蝗粉粥,粗瓷碗沿豁了个口:“殿下,尝尝?掺了小米,不难喝。”
粥里的蝗粉有些发涩,却带着股奇特的焦香。李承乾喝了两口,见旁边的孩童正啃着烤蝗虫,金黄的虫壳脆得像虾皮。“味道怎么样?”
孩童含糊不清地说:“香!比蚂蚱好吃!”
马周蹲在火堆旁,把新收的蝗虫往铁丝网上串,火星子溅在他脸上:“殿下,照这速度,不出十日就能把成虫灭得差不多。只是虫卵……”
“得翻地。” 李承乾望着黑沉沉的田野,“等这茬虫灭了,组织农户深耕,把土里的卵翻出来冻死,明年就不会再闹了。”
夜风带着麦茬的清香吹过来,远处的捕蝗笼还在发光 —— 那是马周让人挂的油灯,引诱夜间活动的蝗蝻。李承乾摸了摸袖中那包竹荪粉末,忽然觉得,比起朝堂上的唇枪舌剑,田埂上的泥和汗,反而更让人踏实。
赵德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苗舔着虫尸,发出细微的爆裂声。“殿下,您看那边。” 他指着远处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亮着灯,隐约能听见舂米的声音。
李承乾笑了。民心这东西,就像这捕蝗笼,看着简单,却能把散沙似的农户,拢成一股绳。只要这绳不断,再大的灾,也能扛过去。
天边的月牙爬上槐树梢,照着田埂上深深浅浅的脚印,像串歪歪扭扭的诗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贞观悍储:从跛脚太子到天可汗(http://www.220book.com/book/UZ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