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铃在掌心晃出细碎的响,像墨尾踩过雪的声。李玄望着天边那朵猫形云,突然发现云絮流动的轨迹很怪,不是被风吹的,倒像有根无形的线在牵引——线的尽头,是长安城外的乱葬岗,那里埋着郭子仪的刀铺伙计,也埋着老刀匠临终前指的方向。
“它在引你去。”白伶不知何时备好了马,马鞍上捆着个布包,里面是从泉州带来的海图和忘川岛的碎镜残片,“渡厄司的老巢虽毁,可当年负责炼‘七世猫魂’的巫医还活着,就藏在乱葬岗的地宫里。墨尾被拖进黑洞前,抓了他半块衣襟,上面有地宫的机关图。”
李玄翻身上马时,铜铃突然剧烈震颤,铃舌上的猫毛飘起来,粘在他手腕的债印上。债印的猫形轮廓突然活了过来,断尾处的红线顺着手臂往上爬,在肘弯处绕了个圈——是提醒他,地宫入口有机关,像当年郭子仪刀铺里的暗锁。
乱葬岗的风裹着腐味,纸钱在半空打着旋。李玄按着红线指引,在棵歪脖子槐树下找到了块松动的青石板,石板下的地道黑得像墨,隐约传来滴水声,混着极轻的猫爪挠石的响。
“它在里面。”李玄点燃火把,地道壁上刻着些模糊的画:第一世的李密举刀,第二世的郭子仪摔鞘,第三世的苏绾坠簪……每幅画的角落都有只断尾猫,眼睛亮得像火把的光。
走到地道尽头,眼前豁然开朗——是座圆形地宫,中央立着个青铜柱,柱上缠着锁链,锁着团模糊的黑影,正是墨尾。它的身体被蚀骨散的毒浸得发绿,却还用爪子扒着柱上的刻痕,那里刻着串符号,和青禾药庐的药碾子纹路一模一样。
“是解药配方。”白伶的声音带着惊喜,“青禾当年怕药谱失传,把解药刻在了各地的隐秘处,没想到这里也有!”
可没等他们靠近,地宫西周突然亮起幽蓝的火,巫医的身影从火后走出来,手里拎着个陶罐,罐口飘出些半透明的猫魂,正是被渡厄司炼过的“七世猫魂”,眼睛发着红光,喉咙里淌着涎水。
“总算把你们等来了。”巫医的声音像砂纸磨过骨头,“只要把这最后一缕猫魂(指墨尾)塞进陶罐,就能炼出‘回魂丹’,让李密大人……不,让所有被猫‘害’死的人,都变成半人半猫,永远陪着我!”
墨尾突然发出声震耳的嘶鸣,锁链被它挣得“哐当”响,柱上的刻痕被爪子挠得更深,解药配方的最后一味药突然清晰起来——是“猫薄荷的花蜜,需在月圆夜由猫亲自采撷”。
“它早就知道解药是什么。”李玄的心脏猛地一跳。他想起禅房那株开着花的猫薄荷,想起镜中猫影藏的种子,原来它不是在留种,是在等花开,等采蜜的那天。
巫医突然将陶罐砸向青铜柱,半透明的猫魂像潮水般涌过去,缠住墨尾的身体。它的挣扎越来越弱,断尾处的红线被猫魂咬断,飘落在地,竟化作把小小的钥匙,正是打开锁链的机关。
“抓住它!”李玄扑过去捡起钥匙,白伶挥出鞭子缠住巫医的手腕,火把在两人之间划出道火墙。可就在钥匙即将插进锁孔时,墨尾突然剧烈抽搐起来,身体在猫魂的撕扯下变得越来越透明,像要融进那些幽蓝的火里。
“别救了!”巫医笑得癫狂,“它的魂魄快散了!你看它爪下的刻痕——”
李玄低头,看见墨尾的爪子在柱上刻下最后一个符号:是个歪歪扭扭的“李”字,旁边依偎着只断尾猫,尾巴处留着块空白,像在等什么补上。
“它在跟你告别。”白伶的声音带着哭腔。
可就在这时,天边的猫形云突然飘进地宫的通风口,云絮落在墨尾身上,竟化作点点金光,与它爪下的刻痕融在一起。空白的尾巴处突然长出簇金色的毛,像用阳光纺的线,慢慢填满了缺口。
墨尾猛地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它挣脱猫魂的纠缠,用最后的力气撞向青铜柱,柱身裂开道缝,里面滚出个小小的木盒,盒里装着半块鱼干,是苏绾当年藏在发簪里的,被巫医偷来,藏了三十年。
“是它一首找的鱼干。”李玄的声音发颤。
墨尾叼起鱼干,往李玄怀里扑来,却在中途被只最大的猫魂拦住。它望着李玄,突然松口,鱼干落在地上,滚到他脚边,而它自己,则带着那只猫魂,猛地撞向地宫的石壁。
“轰隆”一声巨响,石壁被撞开个大洞,外面的阳光涌进来,照得那些半透明的猫魂瞬间消散。墨尾的身影在阳光下晃了晃,最后看了李玄一眼,转身冲进洞外的密林,断尾处的金色尾巴在草丛里拖出条光带,像在说“跟着我”。
巫医被白伶打晕在地时,李玄正站在洞口,手里攥着那半块鱼干,掌心的铜铃突然响了,调子轻快得像在唱歌。
他抬头望向密林深处,光带的尽头,有只黑猫蹲在块岩石上,断尾处的金毛在阳光下泛着光,正歪着头看他,嘴里叼着朵刚摘的猫薄荷花,花瓣上还沾着蜜。
原来它不是在告别。
是在说:“我找到出去的路了,你快来。”
(第十七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V2D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