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0年的河岸浸着水汽,芦苇荡在风里摇出细碎的响。
少女柳氏(柳家祖母)的布鞋沾着湿泥,手里攥着根芦苇杆,杆头被磨得光滑,像支用了多年的笔。她面前的沙地被反复抹平,又反复写上字,最深的那道痕里,还嵌着几粒碎贝壳——是她特意捡来的,说要当“镇纸”。
剧本提示从苏星眠腕间的“传家线”里渗出来,混着流水的叮咚:【第二十三层嵌层任务:收集少女柳氏在沙地上写下的“识字沙”,拼凑出她对“知识”最原始的渴望,时限7小时——提示:沙粒里藏着她咬破嘴唇时滴下的血珠】。
苏清鸢蹲在被河水漫过的滩涂,指尖拂过片半干的沙。沙粒突然簌簌动起来,聚成个歪歪扭扭的“学”字,笔画边缘泛着淡红——“识字符”在她掌心发烫,显露出隐藏的秘密:【此沙含微量铁元素,与少女柳氏的血迹成分一致,证明是她初学写字时,因用力过猛咬破嘴唇,血滴入沙中形成】。
不远处的芦苇丛里,藏着个粗布口袋,里面装着半袋筛选过的细沙,袋口用麻绳系着,绳结和后来的“字绳”如出一辙。口袋内侧,用炭笔写着“每日一学”,字迹被汗水晕得发蓝,却一笔一划透着执拗。
“她把沙子当纸,芦苇当笔,硬是在河边‘读’了三年书。”苏清鸢摸着袋口的磨痕,像触到少女反复系绳时的指节。河对岸的私塾窗棂后,隐约能看见个偷看的身影——正是后来笑话她的书生,却总在她离开后,偷偷往沙地上留张写着字的废纸。
苏野拨开齐腰的芦苇,在块平整的青石上发现凿痕。痕迹极浅,像怕被人发现,凑近了才看清是“天”“地”二字,笔画尽头有个小小的缺口,是被芦苇杆戳出来的。“动作外挂”让青石微微发烫,映出少女的影子:她趁着月色在石上凿字,露水打湿了衣襟也不顾,凿到指尖出血,就往伤口上撒把沙,说“这样就不疼了”。
石缝里卡着片干枯的荷叶,里面包着几块小石子,每块石子上都用墨汁写着个字。墨汁是用锅底灰混着河水调的,边缘己经发黑,却能看出“人”字的最后一笔,特意写得上扬,像在抬头挺胸。
苏星眠的“共情外挂”突然被风中的芦苇触动,眼前漫开雾般的画面:少女柳氏把写满字的沙地围起来,插着芦苇当“篱笆”,说这是她的“书房”;她对着河水练习认字,惊飞了芦苇丛里的水鸟,鸟雀的翅膀带起沙粒,落在“书”字的笔画上,像给字镀了层金;私塾先生发现她偷学,非但没骂,反而把自己的旧书偷偷放在河边,书里夹着张字条:“字无男女,有心者皆可学”。
河水突然涨潮,漫过刚写好字的沙地。少女柳氏慌忙用手去护,指尖在沙上划出凌乱的痕,像在和流水争抢。潮退时,沙地上的字只剩个残缺的“女”,她却笑了,抓起芦苇杆重新写:“水冲得掉字,冲不掉心里的念想。”
远处传来母亲的呼唤,她把芦苇杆藏进芦苇丛,用石头压住,说“明天我还来”。转身时,发间别着的野雏菊掉进沙里,正好落在“女”字的点画处,像颗倔强的星。
玉佩的光芒突然从沙粒里涌出来,将河岸染成暖金色:【第二十三层嵌层任务完成。奖励:“承志沙”(可唤醒嵌层内所有被掩埋的“初心”),第二十西层嵌层坐标:1730年,少女柳氏母亲的绣绷】。
时空锚点展开时,她们看见1730年的茅屋下,柳氏的母亲正坐在绣绷前,用绣花针在布上扎孔,组成星星点点的字。年幼的她趴在母亲膝头,跟着针尖的轨迹念“一、二、三”,针脚歪歪扭扭,却像在布上种满了会发芽的字。
苏星眠抓起把“识字沙”,沙粒从指缝漏下,在掌心留下浅浅的痕。“原来每粒沙子里,都藏着个‘我想学’的念头。”
第二十西层的剧本提示从芦苇杆的影子里渗出来,带着针线的绵密:【主线任务:找到柳氏母亲用针孔绣的“启蒙书”,理解“有些传承,不用言语,只用指尖的温度”】。
这一次,那根磨光滑的芦苇杆自己插进沙里,杆头指向茅屋的方向。而被潮水漫过的沙地,正慢慢显出新的笔画——是后来人踩出来的,和少女柳氏的字迹重叠在一起,像句跨越百年的应答。
(http://www.220book.com/book/V3J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