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针线里的光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秋老虎赖在巷子里不走,琴房的风扇转得吱呀响,吹得桌上的线轴轻轻晃。阮音坐在竹凳上纳鞋底,麻线穿过布面的声“嗤啦”响,像把小锯子在割时光。鞋底是给温砚做的,纳得密密实实,针脚走成小小的莲花形,是云岫爹教的法子,说这样防滑。

“野荞她妈要出院了,”温砚坐在藤椅上剥花生,花生壳堆在蓝布帕子里,像座小小的山,“护工说老太太现在能自己拄着拐杖走两步,昨天还试着给野荞缝扣子呢,线都绕到针眼里了。”她把剥好的花生仁往汀兰手里放,小姑娘的掌心堆着白胖的果仁,像捧了把碎月亮。

野荞正蹲在煤炉边修收音机,上次张大爷那台修好了,巷口李婶又抱来台更老的,木壳子裂了道缝,她用蓝布条缠了两圈,倒像给机器系了条新围巾。“这机子比我岁数都大,”她用螺丝刀拧着螺丝,鼻尖渗着汗,“里面的磁头都锈了,得用酒精擦三遍才管用。”旁边的搪瓷碗里盛着酒精棉,是用云岫的旧戏服剪的,缎面滑溜溜的,蘸了酒精倒格外吸灰。

云岫在灶台边熬梨水,砂锅里的梨块咕嘟冒泡,混着冰糖的甜香漫出来。她往锅里撒了把川贝,是她爹托人从药材铺买的,纸包上还印着“同仁堂”的老字样。“温老师说秋燥,得多喝点这个,”她用木勺搅了搅,梨块炖得半烂,汤汁稠得能挂勺,“昨天给顾伶仃寄了罐,她回信说南方也热,正用这梨水冲茶喝呢。”

汀兰抱着个铁皮饼干盒,趴在桌边看阮音纳鞋底。盒子里是她攒的碎布头,红的蓝的绿的,都是姐妹们缝补衣裳剩下的,被她叠得整整齐齐,像本小小的彩书。她突然抽出块蓝布头,往鞋底上比,又用手语比“花”,是想让阮音在鞋头绣朵莲。

阮音笑着往鞋头戳了针,麻线在蓝布面上绣出个小小的莲苞。“等绣好了,让温老师穿着去赶集,”她抬头时,阳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汀兰的镜片上,晃出细碎的亮,“巷口王裁缝铺的新鞋,都不如咱们自己纳的合脚。”

沈砚之拎着个竹篮进来时,裤脚沾着点尘土。“路过布店,看见这蓝印花布不错,”他把篮子往桌上放,布面印着缠枝莲,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蓝得发沉,“想着给琴房做个新门帘,原来的那块都洗得透亮了。”篮子底压着包桂花糖,是老字号的,糖纸印着泛黄的嫦娥图案,还是小时候吃的那种。

野荞的收音机突然响了,咿咿呀呀唱着段老戏,是云岫爹常唱的《锁麟囊》。她赶紧把音量调小,怕吵着温砚,却见老太太跟着轻轻晃头,手指在藤椅扶手上打着拍子,花生壳都忘了剥。“这机子修得好,”温砚笑出满脸褶,“比戏班的留声机还清楚。”

云岫把晾好的梨水倒进玻璃瓶,瓶身上贴着张纸,是汀兰画的小莲花,歪歪扭扭的,却用红笔涂了花心。“给野荞妈带一瓶,”她把瓶子往竹篮里放,“护工说老太太总咳嗽,这梨水润喉。”竹篮把手缠着圈红绳,是汀兰用碎线编的,绳结打得像朵小小的蝴蝶结。

阮音纳完最后一针,把鞋底往温砚脚上比了比,不大不小正合适。“等鞋帮缝好,就差钉鞋眼了,”她用牙咬断麻线,线头在嘴里抿了抿,“用野荞修收音机剩下的铜丝做鞋眼,结实。”野荞在旁边听见,笑着从工具箱里翻出段铜丝,用钳子弯成小小的圈,真像个精致的鞋眼。

暮色漫进琴房时,煤炉上的水壶开始冒热气。阮音在灯下缝鞋帮,线穿过布面的声和收音机里的戏文混在一起,像支温吞的催眠曲。温砚坐在旁边剥栗子,壳上的绒毛沾了满手,却笑得满足;野荞把修好的收音机往桌上放,木壳子上的蓝布条在灯光下泛着柔光;云岫给每个人倒了杯梨水,甜香里裹着川贝的微苦;汀兰把碎布头拼成朵莲花,摆在窗台,月光照在上面,像朵不会谢的花。

沈砚之临走时,看见琴房的灯亮得暖融融的,窗纸上映着五个凑在一起的影子,像朵慢慢舒展的莲。他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在灯下纳鞋底,父亲在旁边修农具,煤炉上的水开了,壶盖“砰砰”跳,日子就像这锅里的水,慢慢熬,总能熬出点甜来。

夜风穿过巷口,吹得新做的蓝印花布门帘轻轻晃,上面的缠枝莲在月光里若隐若现。阮音摸着手里快缝好的棉鞋,突然觉得这针线里的光阴,比舞台上的聚光灯更实在——一针一线,缝的都是日子的暖,纳的都是人心的亲,慢慢走,总能走到最舒服的那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