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腊月初八的雪刚停,琴房的窗棂就结了层冰花,像谁用银线绣了满窗的枝蔓。阮音蹲在煤炉边煮腊八粥,砂锅里的糯米、红豆、莲子在沸水里翻滚,咕嘟咕嘟的声响混着煤炉的“噼啪”声,把屋里烘得暖融融的。
“得用去年的陈枣才够甜,”温砚坐在藤椅上剥核桃,壳子扔进竹篮里,“你张大爷家的枣树今年结得少,我特意留了半袋,说熬腊八粥最香。”她把核桃仁往汀兰手里放,小姑娘的掌心堆着白胖的果仁,像捧了把碎月亮,镜片上沾着点热气,朦朦胧胧的。
野荞正往门框上贴红纸,是云岫爹写的春联底稿,“春到人间皆锦绣”几个字笔力遒劲,墨香混着糨糊的米香漫出来。“我妈说要亲手剪窗花,”她用刷子往纸上抹糨糊,指尖沾着点红,“护工说她昨晚就把红纸裁好了,戴着老花镜比划到半夜,剪坏了三张还不肯歇。”墙角的木桌上摆着串野荞穿的辣椒串,红通通的,是从温砚院里摘的,挂在墙上像串小灯笼。
云岫的爹扛着捆松枝进门时,蓝布褂子上沾着雪。“给琴房添点年气,”老爷子把松枝插在陶罐里,摆在窗台,“这松针青得很,能活到开春。”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新做的糖瓜,黏糊糊的,裹着层芝麻,是给孩子们祭灶用的,云岫小时候总盼着这天,说糖瓜能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说坏话。
汀兰抱着铁皮饼干盒,趴在桌边看阮音搅粥。盒子里是她攒的碎布头,红的绿的蓝的,被她剪成小方块,拼出个歪歪扭扭的“福”字。她突然抽出块红布头,往腊八粥里比,又用手语比“甜”,是想让阮音往粥里多放把红糖——去年的红糖罐还摆在灶台上,罐口结着层糖霜,甜得发稠。
粥快熬好时,阮音往里面撒了把桂花,是顾伶仃寄来的,装在个小瓷罐里,香得清冽。“等下给野荞妈盛碗稠的,”她用木勺搅着粥,米粒黏糊糊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五瓣莲:从琴房到鸟巢 裹着红豆的红、莲子的白,“里面的枣炖得烂,老太太准爱吃。”灶边的粗瓷碗里摆着刚蒸的菜包,是用萝卜丝和粉条做的馅,皮捏得像朵小莲花,是温砚教的花样。
野荞妈被护工搀着进来时,手里攥着个红布包,里面是双新做的棉袜,袜口绣着圈花边,是她年轻时最拿手的活计。“给汀兰的,”老太太喘着气笑,棉袜上还沾着点线头,“看这孩子总光着脚在地上跑,过年得穿双新袜子才吉利。”汀兰捧着棉袜,往老太太手心里塞了块糖瓜,黏得老太太手指都粘在了一起,却笑得合不拢嘴。
温砚把核桃壳往炉里扔,火苗“腾”地窜起来,映得每个人的脸都发红。“等下贴完春联,咱们包饺子,”她指着窗外的老槐树,“树上的雪化了些,看着就像挂了串白灯笼,年味儿够足了。”树杈上果然积着雪,风一吹簌簌落,倒真像谁在枝头挂了碎银子。
沈砚之来送年货时,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些糖果、点心,还有袋新茶,是明前的龙井,叶片绿得发亮。“我妈说让孩子们尝尝鲜,”他把茶往灶台上放,目光落在腊八粥上,“这粥熬得真好,比我家保姆做的地道。”云岫的爹笑着往他手里塞了个菜包,说“刚出锅的,尝尝阮音的手艺”。
傍晚的灯亮起来时,琴房的窗户上己经贴好了窗花,是野荞妈剪的莲花,虽然边缘有些歪,却透着股子喜庆。阮音给每个人盛了碗腊八粥,野荞妈捧着碗,用小勺慢慢舀着吃,枣的甜、桂的香在嘴里散开,暖得心里发涨。
雪又下了起来,落在窗台上,却不再觉得冷。灶台上的粥锅还温着,糖瓜的甜混着松枝的清,把年关的暖都泡成了软乎乎的甜。阮音看着窗上的莲花窗花,突然觉得这年关就该这样——有旧俗的暖,有新事的甜,有手里的粥碗,有身边的人,慢慢过,比什么都强。
温砚说,这就是最好的年景——人齐,粥香,心里头踏实,比任何热闹都强。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