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柿子饼里的深秋暖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吃货王妃升职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深秋的风裹着凉意,吹得院角的梧桐叶簌簌落下,铺了一地金黄。后园的柿子树却红得热闹,挂满了灯笼似的果子,沉甸甸地坠着枝头,风一吹就晃悠悠地荡,看得人心里发暖。

"小姐,您看李爷爷送的柿子!"春桃抱着个竹筐进来,里面的柿子红得发亮,软乎乎的像抹了蜜,"李爷爷说这是'火罐柿',熟透了能吸着吃,甜得能粘住嘴,让您做些柿子饼给街坊们尝尝。"

我拿起一个柿子,轻轻一捏就软了,揭开蒂部,果然能吸到清甜的汁水,像天然的蜜糖。"就做柿子饼!"我眼睛一亮,"用熟透的柿子泥和面,不用加水加糖,自带甜润;里面裹上核桃碎,香得能醉人,煎得两面金黄,配着热茶吃,暖乎乎的最抗秋凉。"

说干就干。柿子去皮捣成泥,混进面粉里揉成面团——这面团自带橙红的色泽,像掺了胭脂,揉起来软乎乎的,带着股子果香。核桃用小火炒香,碾成碎末,不用加糖就够香,裹进面团里,捏成圆饼,边缘捏出三道褶子,像朵小小的菊花。

刚把饼放进油锅,靖王就来了。他穿着件藏青色常服,手里拿着卷书,见我在煎饼,眉峰微挑:"又在做什么?这香味倒像小时候在乡下吃过的柿饼。"

"柿子饼。"我用筷子翻着饼,金黄的饼面鼓起小泡,"用李爷爷送的火罐柿做的,您尝尝这生面团?甜丝丝的。"

他接过一小块面团,放进嘴里嚼着,眼里的笑意像化开的糖浆:"比城里买的柿饼更鲜灵。要帮忙吗?"

"您剥核桃吧。"我递过一袋核桃,"得剥出完整的仁,太大了硌牙,太小了不香。"

他坐在桌边,拿起核桃,指尖熟练地捏开硬壳,完整的果仁滚落在碟子里,像一颗颗褐色的宝石。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发间,他看书时总爱皱眉,剥核桃时却格外专注,连眉峰都舒展了些。

"前几日去小食铺,听街坊说你教张婶做荷叶粥了?"他突然开口,嘴角带着笑意,"张婶说,你教她往粥里加些陈皮,比你做的还解腻。"

我脸颊发烫,想起前几日张婶来请教,说她老伴总咳嗽,想做点润肺的吃食。"就是随口说的,陈皮理气,加在荷叶粥里确实更合宜。"

"你呀。"他放下核桃,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总把这些精细活教给别人,就不怕小食铺的生意被抢了?"

"抢不走的。"我笑着说,"街坊们来这儿,吃的不光是点心,是这份热乎气儿。再说,大家日子过好了,才更热闹不是?"

他看着我,眼里的温柔像深秋的阳光,暖得人心里发颤。

柿子饼煎好了,金黄的外皮上沾着细小的糖霜,咬一口——柿子的甜混着核桃的香,面软里脆,甜得绵密却不腻,引得春桃首咂嘴:"小姐,这饼比去年的南瓜饼还香!回头我也学着做,给我爹娘捎些去。"

正说着,那个拉车的汉子进来了,手里提着捆新鲜的艾草:"王妃娘娘,这是山里采的艾草,晾干了泡水喝,能驱寒。看您这几日总在厨房忙活,怕是受了凉。"

我心里一暖,赶紧给他装了袋柿子饼:"快拿着,刚出锅的,给孩子们当零嘴。"

汉子推辞不过,红着眼圈走了,说要把艾草挂在小食铺门口,"给娘娘和殿下驱驱晦气"。

傍晚关店时,我和靖王坐在凉棚下,分食最后一块柿子饼。暮色渐浓,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柿子饼的甜香,像幅温暖的画。

"明天做柿饼吧?"我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把硬些的柿子削皮,挂在屋檐下晾干,裹上白霜,能存到冬天,嚼着像蜜饯。"

"好。"他笑着点头,伸手把我往怀里带了带,"我让下人搭个架子,就挂在你那草莓园旁边,既能晒太阳,又不占地方。"

晚风带着柿子的甜香吹过,凉棚上的灯笼轻轻晃,映得他眼里的笑意像落了星子。我知道,这深秋的暖,就藏在这一块块柿子饼里,藏在街坊们的惦记里,藏在他始终不变的陪伴里。

嗯,明天的柿子要选半软的,太硬了晾干发涩,太软了挂不住,得挑那种捏着有点弹性的,做出来的柿饼才够甜。

这样想着,手里的柿子饼,又添了几分踏实的甜。

Ann正在减肥吧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吃货王妃升职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