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1章 莼菜塘的晨雾与清汤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吃货王妃升职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雾把莼菜塘裹得软乎乎的,水面浮着层细碎的绿——那是刚冒头的莼菜,圆圆的叶片像小铜钱,裹着层透明的黏液,沾着晨露,亮得像撒在水里的碎玉。李伯撑着小渔船在塘中间,手里握着把细竹勺:“王妃娘娘,这莼菜得趁雾没散采,黏液足,鲜气才够!用竹勺轻舀,别碰碎叶片,那黏液是精华,煮汤最滑!”

三皇子趴在船舷边,盯着水里的莼菜,手指在水面划了划:“这菜怎么长得像小荷叶?滑溜溜的,是不是会粘手呀?”他刚想伸手去捞,李伯赶紧拦住:“小皇子别碰!莼菜的黏液沾手难洗,用勺舀才好——你看,一舀就是一小把,像捞了把绿珍珠!”

靖王坐在船尾帮着划桨,船桨拨开晨雾,露出底下成片的莼菜:“昨儿查了江南风物志,说莼菜又叫‘思归菜’,从前江南人在外做官,总盼着能喝口莼菜汤,解乡愁。”他指着竹勺里的莼菜,“你看这黏液,像裹了层薄纱,煮在汤里会变得更滑,入口就化。”

阿菱姑娘坐在船头,用竹勺帮着采莼菜,时不时递给我一把:“娘娘您闻,新鲜的莼菜有股清香味,比荷叶还淡,煮汤时加些火腿丝,鲜得能鲜掉眉毛!”三皇子凑过来,闻了闻莼菜,皱着鼻子:“没什么味呀?煮了会变香吗?”阿菱姑娘笑着点头:“煮了就香了,比莲子糖水还鲜!”

采了半竹篮莼菜,船靠岸时,王师傅己经在灶房里炖上了鸡汤——陶罐里的老母鸡炖得酥烂,汤清得像琥珀,飘着几片姜和葱段。“按阿婆说的,莼菜汤得用鸡汤吊鲜,”王师傅见我们回来,赶紧接过莼菜,“先把莼菜用清水淘洗两遍,去掉杂质,再用沸水焯一下,去点黏液,不然汤会太稠。”

三皇子跑过去,凑到鸡汤罐边看:“王师傅,什么时候放莼菜呀?我都等不及了!”王师傅笑着说:“快了,等鸡汤再滚两滚,放莼菜煮半刻钟,再撒火腿丝和葱花,就能出锅了。”他把焯好的莼菜倒进鸡汤,瞬间,清汤里浮起层嫩绿,像撒了把绿星星,黏液慢慢融进汤里,汤变得微微发稠。

太皇太后和皇后坐在院中的石桌旁,闻着鸡汤香,皇后笑着说:“这鸡汤味就够香了,再加莼菜,定是绝配——京里的汤多是浓油赤酱,倒不如江南的汤清爽。”太皇太后点头:“哀家年轻时也喝过莼菜汤,只是忘了味,今儿倒要好好尝尝。”

终于,莼菜汤端上桌了——白瓷碗里,清汤浮着嫩绿的莼菜、粉红的火腿丝和翠绿的葱花,看着就清爽。三皇子先盛了一碗,吹了吹就喝了一口,莼菜滑溜溜的,顺着喉咙往下咽,他眼睛亮起来:“好滑!好鲜!比芡实羹还滑!鸡汤的香和莼菜的鲜混在一起,太好吃了!”

太皇太后喝了一口,慢慢品着:“这汤做得好,不油不腻,莼菜滑嫩,鸡汤鲜醇,比宫里的燕窝汤还爽口——江南的吃食,总透着股让人舒服的清鲜。”皇后也尝了口,点头道:“回去后,得把这莼菜汤的做法记下来,夏天给宫里人做,解腻又解暑。”

阿菱姑娘捧着碗汤,坐在门槛上喝,边喝边说:“俺娘说,莼菜塘的水好,才能长这么好的莼菜,要是水脏,莼菜就会烂——这汤里的鲜,都是塘水养出来的。”三皇子一听,立马说:“那我们要保护好莼菜塘,明年还来喝莼菜汤!”

傍晚时,夕阳把莼菜塘的晨雾吹散,露出清澈的水面,我们坐在院中的柳荫下,喝着剩下的莼菜汤,聊着接下来的打算。靖王望着远处的茶山:“李伯说明天去采最后一茬雨前茶,炒好后带回京,冬天泡着喝,能想起江南的味。”三皇子兴奋地跳起来:“采茶叶!我要去!我还没炒过茶叶呢!”

晚风带着莼菜汤的鲜,吹过院中的桂花树,飘向远处的莼菜塘。我摸着手里还温着的瓷碗,想着明天的雨前茶,心里满是不舍——江南的味,尝了这么多,每一口都让人记挂,可也到了该回京的时候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吃货王妃升职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吃货王妃升职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