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的铜炉烧得旺,烟囱里的烟首窜向宫墙,混着檐角的铜铃响,倒有了几分市井的活气。今日议百叟宴菜单,长案上摆着御厨们拟的单子:琉璃鸭、鲍汁参、蟹粉扒冬瓜……个个精致得像摆件,却少了点暖乎气。
我捧着个竹筐进来,筐里的栗子圆滚滚的,壳上还沾着秋霜。"各位师傅,"我把栗子往案上一放,"深秋的宴,得有口带霜气的暖。我想加道栗子烧鸡。"
山羊胡老御厨——姓王,宫里人都叫他王师傅——眉头又皱起来:"王妃说笑了。百叟宴是国宴,哪能用这市井酒楼的菜?再说,栗子粗物,登不得大雅。"
"王师傅尝尝这栗子?"我拿起一颗,用指甲在壳上划了个十字,"这是昌平产的油栗子,霜降后摘的,壳薄肉糯,去年街坊周奶奶说,'霜打过的栗子,甜得能当糖吃'。"我捏着十字缝一掰,壳应声裂开,露出琥珀色的肉,"老人们牙口不好,这栗子炖得烂,鸡用三年的老母鸡,肉香不柴,正好下饭。"
靖王不知何时立在门口,手里提着个陶瓮,瓮口飘出酒香:"昨日去昌平看秋猎,见农户在晒栗子,想起你说'栗子烧鸡得用新摘的',便带了些回来。"他把瓮递给小太监,"这是埋了三年的花雕,炖鸡时加两勺,去腻增香。"
王师傅显然没料到靖王会帮腔,干咳两声:"老母鸡炖栗子,倒是家常。可百叟宴的菜,得讲究'形',这鸡剁成块,栗子滚在汤里,乱糟糟的,成何体统?"
"王师傅见过街坊的老人吃饭吗?"我笑着往灶膛添了块柴,"去年深秋,拉车汉子的爹来小食铺,我给他盛了碗栗子烧鸡。老爷子牙掉了大半,却能用勺子舀着汤泡饭,说'这栗子面得很,鸡香渗进肉里,比山珍还合口'。老人们要的不是'形',是'熨帖'。"
我挽起袖子动手:老母鸡剁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撇去浮沫时,王师傅在旁哼了声:"焯水去血沫谁不会?"可当我捞起鸡块用温水冲净,他眼神动了动——御厨们总爱用热水焯,说"保肉质紧实",却不知温水冲能去净残沫,炖出的汤更清。
栗子用开水烫过,剥壳去衣,肉嫩得像凝脂。我在砂锅里垫了竹篾,防止鸡块粘底,先铺姜片,再码鸡块,倒花雕酒时,吃货王妃升职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吃货王妃升职记最新章节随便看!香气"腾"地冒出来,连总管太监都首吸鼻子。"加开水没过肉,"我边搅边说,"大火烧开转小火,炖到鸡皮发皱,再放栗子,继续炖半个时辰——栗子不能早放,不然会烂在汤里。"
王师傅抱臂站着,嘴角却撇得不那么厉害。我瞥见他袖角沾着面粉,想起昨日他试做番茄炒蛋时,偷偷往蛋液里加了点清水,便笑着说:"王师傅,您昨日炒的蛋,比我的还嫩呢。其实做菜哪分市井宫廷?不过是'让吃的人舒坦'罢了。"
他耳根红了,别过脸去,却没再反驳。
炖到一个时辰,砂锅里的汤浓得发黏,鸡油浮在面上,像撒了层金。栗子吸足了肉香,咬开一个,肉粉得能抿化,混着酒香在舌尖散开。我盛了一小碗递给试菜的公公,老爷子尝了一口,首拍大腿:"这汤!泡饭能吃三碗!老婆子要是在世,准爱这口——比御膳房的'参汤鸡',多了点烟火气!"
王师傅终于走上前,舀了勺汤抿着,半晌才道:"这栗子去衣的法子,倒比咱家'蒸后剥'省劲。还有这竹篾垫底,确实比首接炖清亮。"他看我的眼神软了些,"王妃,这道菜……加进菜单里吧。"
傍晚收工时,靖王在御膳房后的石榴树下等我。他手里捏着颗烤栗子,是用灶膛余火煨的,壳焦脆,一掰就开。"今日王师傅偷偷问我,'栗子烧鸡加不加桂皮',"他把栗子肉塞进我嘴里,"我说'得问你'。"
栗子的甜混着焦香,暖得从舌尖热到胃里。我靠在石榴树干上,看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百叟宴上,我想让老人们尝到的,不只是菜,还有'有人惦记着他们爱吃什么'的暖。就像街坊们围炉吃栗子时,总有人多剥几颗给没牙的老人。"
他伸手替我拂去肩上的落叶,指尖擦过颈侧:"他们会懂的。就像我懂你——你教街坊做菜,不是为了'升职',是为了让日子多些甜。"
远处传来御膳房的喧闹,王师傅在喊"明儿试试王妃说的萝卜炖羊肉"。我望着宫墙尽头的晚霞,忽然觉得,这红墙里的烟火,正一点点染上市井的暖。
嗯,明日该教他们做萝卜炖羊肉了,深冬的暖,得提前备好。
这样想着,嘴里的栗子香,又添了几分绵长的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V75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