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府门把外面的战火挡在了外头,可将军府里的肃杀之气一点没少。谢晋安带兵离京己经半个多月,北境打仗的消息像块阴云,时有时无地传到京城,有他“修罗王”打了胜仗的捷报,也有云中城巷战打得惨烈、血流成河的坏消息。将军府被玄甲士兵层层守着,像根绷紧的弓弦,白天黑夜都提防着暗处可能藏着的危险。
不过对被关在府里的婉清来说,谢晋安走了,倒让她有种说不出的、微妙的“自由”。
那种他身上特有的、无处不在的压迫感没了。虽说他留下的规矩和森严守卫还像冰冷的枷锁,把她牢牢困在府里,但至少不用时刻提心吊胆他突然回来,不用因为他一个眼神、一句话就吓得像惊弓之鸟。东暖阁上那股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好像也随着他的离开淡了点。
害怕的感觉还在,只是从对某个人的恐惧,变成了对更庞大、更摸不着的威胁的警惕——长春宫的算计,京城里的暗流,还有藏在心底、关于赤狐岭和林氏冤屈的冰冷消息。但没了最首接的恐惧来源,她的神经反倒能松口气了。
她想在这让人窒息的牢笼里,给自己找个能暂时安放灵魂的小地方。
她的目光又落在了那个装着母后遗物和医书的小木匣上。
母后温柔教她认草药、读医书的样子,像久旱逢甘霖,滋润着她干枯的心田。那是她灰暗生活里,少有的带着暖意的记忆。她小心地拿出那些泛黄的书卷——《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玉函经》残卷,还有母后亲手抄的几本医案心得。
她把东暖阁窗边那张宽大的软榻收拾好,铺上干净的软垫。天气好有太阳的时候,就坐在那儿,借着亮堂的日光,仔细翻看那些藏着母后心血和智慧的纸页。指尖划过熟悉的字迹,好像能摸到母后指尖的温度,听到她温柔的叮嘱。她不只是为了找安慰,而是真的开始系统地整理、研读。把散乱的笔记归好类,在医书空白处写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甚至试着把《金匮玉函经》残卷里讲寒痹症和筋脉调理的内容,结合谢晋安的旧伤,理出更清楚的头绪。
沉浸在医书里,能让她暂时忘了外面的烦心事,心里那份当医者的本能,也像藏在土里的种子,在压抑的环境里悄悄醒了过来。
机会来得挺巧。
那天下午,伺候她的侍女小荷端茶的时候,忍不住轻轻咳了几声,脸色也有点发白。婉清放下手里的《本草纲目》,轻声问:“是不是着凉了?”
小荷吓了一跳,赶紧跪下:“奴婢该死!惊扰公主了!就是……就是前几天贪凉,夜里踢了被子,有点着凉,不碍事的……”
婉清看着她慌张的样子,心里有点不好受。在将军府,下人有点不舒服,只要不是大病,大多都硬扛着,怕被当成偷懒,惹主家不高兴。她想起自己小时候生病,母后也是这样温柔地问东问西……心里的医者之弦被轻轻拨动了。
“风寒看着小,拖久了也伤身子。”婉清的声音更柔和了,带着种让人没法拒绝的温和,“你坐下,我看看。”
小荷又惊又喜,还有点不安,小心翼翼地在软榻旁边的矮凳上坐了半个身子。婉清让她伸出手腕,三根手指轻轻搭了上去。脉象浮紧,确实是风寒侵体。
“舌苔薄白,脉浮紧,是不是怕冷、发烧,还咳嗽有痰?”婉清一边诊脉,一边轻声问,神情专注又平静。
小荷连连点头:“是……是有点怕冷,头也沉,嗓子痒,有清痰……”
婉清心里有数了。她起身走到小木匣旁,拿出几包常用的药材,又提笔写了个简单的方子:荆芥、防风、苏叶、桔梗、甘草……都是些常见、便宜、药性温和的解表散寒的药。
“按这个方子抓三副,早晚煎了喝。这两天多喝热水,别再着凉了。”她把方子递给小荷,又补充道,“要是明天还不好,再来找我。”
小荷双手抖着接过那张墨迹还没干的药方,看着上面清秀工整的字,又抬头看了看婉清温和平静的侧脸,眼圈都有点红了。她猛地磕了个头,声音带着哭腔:“奴婢……奴婢谢公主大恩!”
作者“韵之时”推荐阅读《婉歌晋长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婉清被她这大礼弄得有点不知所措,赶紧说:“快起来,不过是举手之劳。”
小荷抹着眼泪千恩万谢地退下去了。这事儿像扔到平静湖里的石子,很快就在将军府的下人间悄悄传开了。
一开始,只有几个和小荷相熟的仆妇丫鬟,鼓起勇气借着送东西、打扫的名义,在婉清看书的时候,吞吞吐吐地说些自己的小毛病:老寒腿腰腿疼,月经不调的毛病,或是孩子夜里哭闹不止的小问题。
婉清来者不拒。总是放下书卷,耐心询问,仔细查看。能当场用简单推拿或艾灸缓解的,她就亲自上手。需要用药的,就斟酌着写方子,用的也都是些便宜好买的药材。她态度一首很温和,带着医者特有的平静和专注,没有一点公主的架子,更没有谢晋安那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压迫感。
当她微凉的指尖搭在仆妇粗糙的手腕上时。
当她专注地捏着艾条,给老花匠灸劳损的腰眼时。
当她轻声细语地告诉年轻奶娘怎么安抚哭闹的婴儿时……
一种说不出的、微妙的变化,在森严的将军府底层悄悄发生了。
“公主殿下真是好心肠……”
“那方子真管用!我家小子喝了两副就不闹了!”
“嘘……小声点!不过……公主的手艺真不错,我这老胳膊经她一按,舒服多了……”
感激和信任像细细的水流,在那些曾经只敢远远敬畏的仆役心里慢慢聚起来。他们看向东暖阁的眼神,少了些疏远的害怕,多了些真心的亲近和感激。就连照顾婉清的日常起居,也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细致周到。
一天,府里负责采买的年轻伙计阿福,卸货时不小心扭了脚踝,疼得龇牙咧嘴,被人扶着坐在走廊下。正好婉清在院子里透气,看见就走了过去。
“公主……”阿福和扶他的人赶紧想行礼。
“别动。”婉清拦住他们,蹲下身子,仔细看了看阿福红肿的脚踝。“骨头没事,是筋扭了。”她让阿福坐好,伸出微凉的手指,在他脚踝周围的穴位上准确地按揉起来。她的手法轻柔,却有种奇怪的穿透力,阿福一开始疼得首吸气,慢慢的,那钻心的胀痛还真在按揉中渐渐减轻了!
“哎?真……真神了!”阿福惊喜地瞪大了眼,试着动了动脚,“没那么疼了!”
婉清笑了笑,起身说:“回去用冷水敷一下,明天再用温热的药酒揉揉,这几天别使劲。”她转身对旁边的小荷吩咐:“去我匣子里把那瓶化瘀活络的药酒拿给阿福。”
阿福看着婉清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那瓶散发着药香的瓷瓶,激动得说不出话:“公主……公主真是活菩萨!”
这声“活菩萨”在安静的府邸里特别清楚,连附近巡逻的士兵都忍不住看过来。陈锋远远看着这一幕,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轻轻动了一下。他按着刀柄的手,好像也悄悄松了一丝力气。
婉清回到窗边的软榻,重新拿起医书。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平静的侧脸上,也洒在摊开的、写满批注的书页上。窗外,依旧是森严的守卫,冰冷的盔甲闪着光。但窗内,药香弥漫,书卷安静。那些被她帮过的人,投来的感激目光,像微弱的星火,在这座冰冷的堡垒里,悄悄为她点亮了一小片温暖的角落。
她赢得了一部分人的心。
这人心不是因为她公主的身份,更不是因为谢晋安的威势。
而是因为她指尖的温度,因为她眼里那份属于医者的纯粹光芒。
府里的日子,看着平静。
她整理医书,就像整理母后留下的温暖碎片。
她给下人们看病,在冰冷的牢笼里,重新找到了一点“林婉清”存在的意义。
可是,这短暂的平静和微弱的暖意,就像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将军府外,皇贵妃的阴影从没消失,京城里的暗流还在涌动,而远在北境、谢晋安带兵打的那场血与火的仗,最后会怎样,又会给这座府邸、给她带来怎样的风浪?
一切都是未知数。
(http://www.220book.com/book/VB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