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8章 离京赴边

小说: 婉歌晋长安   作者:韵之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婉歌晋长安 http://www.220book.com/book/VBFP/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婉歌晋长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天刚蒙蒙亮时,东方的天际才染开一抹淡淡的青灰色,将军府的中门就“吱呀”一声被推开了。门轴转动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很快,院子里传来亲兵搬运行李的轻响——车队早早就收拾妥当了,就等主子们动身。

总共不过五辆马车,行李也都捡着要紧的装:最前面两辆马车堆着婉清的医书和药材,药箱用厚棉絮裹得严严实实,怕路上颠簸损坏;中间那辆最宽敞的马车是给两人坐的,车厢内壁铺了软垫,角落里还放着暖炉和水壶;最后两辆则装着衣物和干粮,没有半件华而不实的奢侈品。这利落的样子,倒像极了谢晋安带兵打仗的风格——不拖泥带水,只留实用。

跟着的亲卫骑兵有二十人,都穿着轻便的玄色铠甲,腰佩长刀,安安静静地站在车队两侧。他们身姿笔挺,眼神锐利如鹰,哪怕只是静静站着,也透着一股常年在战场上练出来的凌厉劲儿,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谢晋安从正厅走出来时,己经换了一身玄色常服,外面套着件墨色大氅,领口和袖口绣着低调的暗纹,不仔细看几乎察觉不到。他没戴冠,只用一根玉簪束着头发,可那挺拔的身形、沉稳的气势,依旧让人不敢小觑。他走到府门前,目光像扫过战场一样,快速扫过车队和亲卫,见一切妥当,便轻轻点了点头,算是示意可以出发。

婉清跟在他身边,穿了件月白色的袄裙,裙摆绣着细碎的云纹,外面搭着件莲青色的斗篷,风一吹,斗篷的下摆轻轻晃着。她的头发简单挽了个髻,插着一支素雅的银簪,整个人看着清秀又安静。走到府门口时,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这座住了三年的宅子——朱漆大门、青石板路、院子里那棵她亲手种下的银杏,这里曾是她的牢笼,藏着恐惧和眼泪,可也是在这里,她和谢晋安从陌生到熟悉,从戒备到依靠。眼神里先是掠过一丝释然,又掺着几分告别过去的惆怅,最后都慢慢沉淀成一片平静。她深吸了一口清晨微凉的空气,把小手轻轻放进谢晋安伸过来的掌心里。

两人对视一眼,没说什么话,却像是把所有心思都递到了对方心里。一起踏上马车时,谢晋安还特意扶了她一把,怕她踩空。

车轮开始滚动,发出“碌碌”的声响,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嗒嗒”声整齐又有节奏。车队慢慢驶出将军府,朝着北门的方向走。

一开始,大街上安安静静的,只有车队的声音在空荡的街巷里回荡。路边的店铺都还没开门,门板紧闭,只有几家早点铺子透出点微弱的灯光,飘出淡淡的粥香。可越靠近北门,气氛就越不一样了——路的两边,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站了好多老百姓。

他们有的挎着竹篮,有的提着瓦罐,还有的牵着孩子,都安安静静地站在清晨的微光里,没人说话,只有眼睛紧紧跟着那支不张扬的车队。有几个老人裹着厚厚的棉袄,手还揣在袖子里,身子微微发抖,却还是固执地站在那里。

有人认出了马车外挂着的、属于谢晋安的玄色旗帜,人群里开始有了小小的动静。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脸上满是皱纹,手里挎着个布篮子,颤巍巍地从人群里挤出来,走到队伍最边上的亲卫面前,把篮子往他手里塞:“孩子,把这个给将军……里面是刚煮好的鸡蛋,还热乎着呢。将军啊,您多保重!谢谢您守住边关,让我们这些老婆子能睡个踏实觉……”说着说着,声音就带上了哭腔,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流。

亲卫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看向马车的方向,见谢晋安没反对,才双手接过篮子,低声说了句“谢谢老人家”。

紧接着,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中年汉子,带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扑通”一声跪在路边,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都磕红了:“谢大将军的大恩大德!要不是当年将军在陇右击退那些蛮兵,我们一家子早就被蛮子杀了,哪还有今天的日子!祝您一路平安,到了北境也顺顺利利的!”小男孩也跟着爸爸,奶声奶气地说:“将军伯伯再见!”

更多人开始往前走,默默地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亲卫——有妇人连夜烙的干粮,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有小贩刚摘的果子,还带着露水;甚至有个小姑娘,把手里攥着的一束野花递了过去,花瓣上还沾着清晨的霜气。他们都记着,这位被朝堂上的人称作“修罗王”的将军,在战场上拼了命,才换来了京城里的太平日子;记着去年大旱时,是将军开仓放粮,还让婉清带着大夫给老百姓施粥送药。

慢慢地,小声的祝福和抽泣声凑成了一片,“将军保重”“公主殿下心善”“一路顺风”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里飘着,格外让人心里发暖。

婉清坐在车里,听见外面的声音,忍不住轻轻撩开车帘的一角,看着窗外那些朴实又真诚的脸——有老人的皱纹、妇人的笑容、孩子的笑脸,每个人眼里都满是真心的不舍。她的眼圈一下子就热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她从来没想过,离开京城的时候,会有这样的送别。这些老百姓的心意,没有金银玉器那么贵重,却比皇上赏的任何珍宝都让人心里暖和。

谢晋安坐在她身边,脸上还是冷冷的,没什么表情,可握着婉清的手却悄悄收紧了,指腹轻轻着她的手背,像是在安慰她,也像是在平复自己的情绪。他的目光扫过窗外,从老奶奶的眼泪到汉子的磕头,再到孩子的笑脸,没说话,可那深不见底的黑眸里,好像有一点点细微的波澜闪了过去,快得让人抓不住。

车队到了北城门,场面一下子严肃起来。皇上派来送行的仪仗早就等在那里,黄色的旌旗在风里飘着,十几个内侍和士兵站成一排,最前面的黄门内侍,手里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脸上堆着标准的笑容。他身后的地上,堆着皇家给的赏赐——绫罗绸缎堆得像小山,金银玉器用托盘盛着,还有几箱珠宝,看着特别气派,引得周围的老百姓都悄悄探头看。

谢晋安和婉清下了马车,按着规矩走到内侍面前,跪下听旨。内侍扯着尖细的嗓子,念着那些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是夸奖谢晋安“忠勇可嘉”“为国立功”,又说“朕甚为挂念”,希望他到了北境能“再立新功”,好好守住北大门。

念完圣旨,内侍连忙上前,亲手把谢晋安扶起来,满脸堆笑地说:“侯爷,陛下一首惦记着您呢,特意让奴才给您送这些赏赐,还说您要是在北境有什么需要,尽管上书给朝廷。陛下还说了,盼着您早点建功立业,回京复命呢。”说着,眼睛还滴溜溜转,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谢晋安的脸色,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

谢晋安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尘,脸上没什么表情,语气平平地说:“臣谢陛下恩典。臣定当尽忠职守,守住北境,不辜负陛下的信任。”话里没多余的情绪,既不显得激动,也不显得敷衍,滴水不漏,让人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婉清低着头,安安静静地站在他身边,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盛大的赏赐、热情的嘱托,看着是皇上的看重,其实是皇上终于放下心的轻松,是变相地告诉所有人“谢晋安己经离开京城,不会再威胁到朕”,也是最后一次试探和安抚,怕他心里有不满。

一套走流程的礼仪结束后,内侍又说了几句场面话,才带着人离开。车队终于慢慢驶出了高大的北城门——那扇门后面,是京城的热闹繁华、尔虞我诈、虚情假意,还有刚才那些老百姓真心的眼泪,现在都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马车重新动了起来,在通往北方的大路上越走越快。身后的喧闹声渐渐远了,最后连城门的影子都看不见了,只剩下车轮滚滚的“碌碌”声、马蹄踏地的“嗒嗒”声,还有从田野里吹过来的风,带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自由又清新,却也透着一股未知的味道。

谢晋安放下车帘,把外面的风和风景都挡在了外面。车厢里很安静,只有暖炉里木炭燃烧的轻微声响。他看着婉清,眼底的冷意早就散了,只剩下温柔,低沉地说:“走了。”

婉清迎着他的目光,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点了点头:“嗯,走了。”

前面的路可能很长,可能会有风沙,可能会有冰雪,可能会很辛苦。但只要他们两个人朝着一个方向,手牵着手一起走,就没什么好怕的。北境的天地开阔,那里没有京城的勾心斗角,只有他们彼此,还有需要守护的土地——那会是他们新的开始,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安稳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VBF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婉歌晋长安 http://www.220book.com/book/VBF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