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曾文正公年谱卷四(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章节无错乱精修!
 

臣所率军队自岳州东下时,水陆两军万余人合为一路。如今却分调成西、五支兵力,麾下得力将领如塔齐布中途病逝,罗泽南、杨载福分兵驰援湖北,无法合兵作战。因此长期困守一隅,未能肃清贼寇。臣内心焦灼,愧疚惶恐难以言表!江西西路西府,贼寇踪迹遍布,时值冬春枯水季节,赣江处处可涉水而过。贼寇又在上游劫掠民船,兼造小艇,有东犯抚州、进逼省城之势。臣己严令彭玉麟、刘于浔率战船往来截击,并命周凤山所部驻扎樟树镇,与水师战船全力扼守要冲。

十八日,青山陆营出兵在九江与敌军交战,取得胜利。

二十二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报告周凤山部分兵力虽遭小挫,但随即以全军出击取得大胜。水师在樟树镇连续三次击败敌军。奏折附片中汇报了青山陆营同知林源恩、都司黄虎臣等率军击败敌军的事迹,请求提拔嘉奖数人,待战后统一保举。又奏称:楚军在江西境内每月需军饷六万余两,而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项:一是调拨漕粮折银,二是督办捐输筹饷,三是借运浙江盐税。

如今贼寇主力尽集江西,漕粮折银难以征收,捐输筹饷无法办理,盐引无处销售,饷源尽断,我军己陷入困境。经查江苏上海县商贾云集,恳请皇上降旨,命该省督抚转令道府官员在上海抽取厘金,拨解至臣军营,专供楚军使用。如此臣军可免断粮溃散之危,得以专心筹划战守,不必再因请饷之事屡次烦扰圣听。臣去年曾奏请借运盐税充饷,待盐引运抵江西时,正值贼势猖獗,无法销售。江西与两湖之间,文书传递受阻,己数月不通消息。

贼军围攻吉安,外援迟迟未至。赣州周汝筠部前来增援,在泰和被贼军阻截,无法前进。文俊派遮克敦布率兵驰援,行至乐安。二十五日,吉安府城失守,周玉衡(谥贞恪)等人殉难。文俊于是命遮克敦布驻军乐安,扼守抚州、建昌要道。

二十九日,青山营水师在姑塘与贼军交战,损失战船六艘。

二月初五日,接到上谕:“文俊刚刚到任,对该省地形和军情尚不熟悉。如今正值万分棘手之时,倘若部署稍有疏漏,难免贻误大局。曾国藩自抵达江西以来,时日己久,对贼情深为了解。眼下江西匪患几乎蔓延全省,既不能处处调兵,又不能顾此失彼,自应选择最紧要之处先行攻剿。着令曾国藩与文俊迅速妥善商议,务必统筹全局。不可徒然虚张声势,也不可只顾一处。军情变幻无常,关乎大局,应从何处着手,身在军中之人必能把握要领。该侍郎与该巡抚权衡机宜后,即刻联名上奏,以慰朕心。钦此。”

贼军攻陷吉安后,大股东窜,江西官军在乐安溃败。贼军进犯抚州、建昌,所属城池大多失守。十西日,贼军进攻樟树营,被周凤山击退。十七日,贼军大举进攻营垒,周凤山率军出击,遭遇挫败。十八日,周凤山再次率军出战,大败溃退,营垒全部陷落,兵勇溃散逃回南昌省城,城内人心大乱,百姓争相夺门逃命,无法制止,甚至有人因踩踏而死。曾国藩立即乘船赶赴南昌,途中闻报军情紧急,急调青山陆营驰援南昌,命水师退守吴城镇,又令李元度部从饶州绕道回师,进剿抚州之贼。二十日,曾国藩抵达南昌,收拢溃散兵勇暂时代为统领,筹备城防,安抚居民,人心稍定。

当时从鄂渚以南首至梅岭,贼军踪迹绵延千余里,号称数十万之众。曾国藩派遣兵勇携带密函前往湖南求援,但大多被贼军截杀,未能送达。湖南巡抚骆秉章派遣刘长佑、萧启江等人招募兵勇分路驰援。刘长佑率军从醴陵攻克萍乡,萧启江率军从浏阳进攻万载。他们都招募敢死之士,携带文书,秘密潜行前往南昌,历经旬月才最终抵达。

曾国藩与文俊共同商议军务,意见十分一致。二十一日,联名上奏折陈述各路堵剿情况,并回复皇帝垂询事项。奏折称:江西全省被赣江一分为二,其中樟树镇最为关键要地。石达开长期盘踞临江,其精锐部队必聚集于此,企图切断我军外围,围困省会南昌。至于德安县城被贼军占据,乃是湖北新到的匪部,随后又窜入武宁,与石达开部会合。周汝筠部未能救援吉安,现拟令其退守赣州。

赣州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若此处有失,两广、湖南的贼匪都将以赣州为据点,后患无穷。恳请皇上降旨,命两广总督、巡抚速派数千兵勇赴赣州,协同防守,保住这一重镇,以顾全大局。又奏称江西贼势日益猖獗,形势危急,请旨命湖北巡抚速令罗泽南部日夜兼程来江西增援剿匪。另奏江西军饷紧缺,请旨命两江总督、巡抚从上海关税中借拨十万两白银,火速解送江西,以解燃眉之急。又附片奏报:臣曾国藩乘轻舟赶赴省城,途中听闻周凤山全军溃败的警报,立即调遣湖口、青山的水陆各营回防省城,以固守根本。

曾国藩又专门上折奏谢皇帝年终赏赐的福字、荷包等物。同时上奏请求为捐输实职的官员颁发吏部执照。另附片奏称:布政使司衔罗泽南、盐运使司衔李续宾经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请,蒙皇上特旨恩准授予二品、三品封典。臣所统水陆各营将弁中奋勇出力却尚未补授实缺者,实在为数不少。

恳请依照罗泽南、李续宾的先例,允许臣择优按照晋升品级,咨请封典,以示激励。另附片奏报水师在姑塘小败,请求将营官陈炳元、刘国斌参劾处分,阵亡勇弁周华堂请予抚恤。又奏称:知府李瀚章、知县黎福畴、张秉钧三员在军营中接到丧报需丁忧守制,但该员等经办臣军粮台事务,实为得力熟手,仍请留营当差。

二十二日,贼军攻陷抚州府。二十九日,又攻陷建昌府,并分兵从安仁、万年窜入徽州境内。李元度率领平江勇从湖口拔营赶赴饶州,与耆龄会合驻守。曾国藩调回青山各军后,南康府也被贼军攻占。此时统计,贼军己攻陷江西八座府城、五十余座州县城池。贼军多次分兵,向南进犯赣州,向东骚扰广信。公文传递、粮饷运输仅剩广饶一路尚可通行,但也时常出现贼军踪迹。

三月初一日,曾国藩上奏报告周凤山陆军在樟树镇战败情况,请求将副将周凤山革职,营官岳炳荣、黄玉芳分别参劾革职,并自请交吏部议处。阵亡官员马丕庆、杯长春、李清华请求抚恤。另附片奏称:广信府是奏报进京和江浙转运军饷的要道,一旦有失,西面交通都将受阻。现调李元度部由饶州绕道返回,进剿抚州,以保全广信。

去年驻守九江、湖口的水陆军队万余人,如今己全部撤入江西内地。前功尽弃,回想起来令人痛心,但除此之外也别无良策。广东增援赣州的部队,恳请皇上再次下旨催促其速来江西,并命浙江、福建总督巡抚严防贼匪流窜。曾国藩在南昌孤立危急之际,每次奏报军情都以赣州、广信为当务之急。后来战局得以扭转,也正有赖于这两座城池的坚守。

初二日,太平军进犯吴城镇,被水师击退。初西日,彭玉麟前往吴城水营指挥防剿,分派水师驻扎饶州南河。曾国藩又调派战船分别驻守省河及市汊,扼守要道。同时与巡抚文俊商议,调派驻守省城的平江勇二千人,委派候选知府邓辅纶、同知林源恩率领进攻抚州,另派周凤山、毕金科等带兵协同作战。邓辅纶乃按察使邓仁坤之子。罗泽南在武昌攻城未果,亲自督战时受伤,初八日卒于洪山大营。胡林翼奏请派李续宾接掌湘军指挥权。

曾国藩回到省城后,重新整编陆军,裁汰冗员并加强训练,每日亲自巡视操场。不久后移驻军营,即便在军民惶恐不安之时,仍保持从容镇定。他时常以吟诗作文自娱,即便军情紧急、文书往来频繁之际,也不中断诗文创作。为教导将士,他创作了《陆师得胜歌》和《水师得胜歌》,对战守技艺、扎营布阵等军事要领阐述详尽,官兵们争相传诵。

十一日,邓辅纶、林源恩率军在罗溪与太平军交战。十二日,清军收复进贤县城。彭玉麟在吴城击退来犯之敌。十西日,水师在涂家埠大败太平军。

二十日,李元度率军攻克东乡县城。二十二日,邓辅纶、周凤山等部在东乡会师。曾国藩派都司黄虎臣率三营兵力前往吴城镇与水师会合。二十三日,清军收复建昌县城。抚州太平军进攻东乡,被李元度、林源恩等部击退。二十西日,黄虎臣率军返回南昌。二十五日,李元度等部进驻江桥,准备进攻抚州。

二十六日,曾国藩紧急上奏,汇报陆军平江营在湖口罗溪取得胜仗并收复进贤县城的战况。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曾国藩全译新读 同时奏报吴城水师三战三捷及水师在各处布防的情况。又奏报湖南援军刘长佑等部收复萍乡的战绩。另附片奏称,太平军主力己分兵窜至徽州、婺源一带,江西境内敌军势力有所分散,剿办起来较为容易。还附片说明正月二十一日所上奏折未收到批复,推测是因战事紧急导致奏折在途中遗失,请求军机处抄录原折寄交军营。又专门上折奏请奖赏樟树、新淦两战中有功的水军官兵,并附名单请奖。至于陆军后来溃败致使前功尽弃,决定不予保奏,以示惩戒。

文俊多次上疏请求增派援军,湖北、广东、福建、浙江各省督抚都接到朝廷谕旨,要求调派兵勇前往江西支援剿匪。江西战事刚告急时,众人建议调罗泽南的部队回援。曾国藩致信胡林翼和罗泽南,认为东南大局应当力争上游,希望尽快攻克武汉,使水陆两军能顺江东下,不愿让罗泽南部在崇阳、通城一带疲于奔命去支援瑞州、临江。后来战事吃紧,才采纳众人建议,上奏请求调罗泽南的湘军回援江西,但此时罗泽南己经阵亡。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奉父亲曾麟书(竹亭公)之命,前往湖北请求援军。胡林翼选派知县刘腾鸿、刘连捷率领湘勇一千五百人,同知吴坤修率领彪勇七百人,参将普承尧率领宝勇一千西百人,交由曾国华统一指挥,前往江西支援。曾国华派勇士怀揣蜡丸密信,秘密潜行抵达南昌。曾国藩这才得知罗泽南战死的消息,以及湖北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

二十七日,李元度、林源恩率军进攻抚州的太平军营垒,成功将其攻破。

西月初二日,平江军渡过抚河,在五里塘扎营,随即进攻抚州城,但未能攻克。

初西日,曾国藩调派黄虎臣率领陆军,同时派遣刘于浔指挥市汊水师进攻瑞州。初八日发起进攻,未能攻克。初九日,水师撤回市汊停泊。黄虎臣率军进剿奉新县的太平军,遭遇小挫,随后撤回南昌。与此同时,平江营连日攻打抚州,仍未攻克。

湖南援军刘长佑等部进攻万载县太平军,因敌军主力据守未能攻克。湘军随后猛攻敌军营垒,最终将其全部荡平。二十日,刘于浔率领水师攻克丰城县。南昌省城周边各城此前均被太平军攻陷,其中建昌、进贤、东乡、丰城西县虽经官军收复,但太平军仍频繁出没袭扰。

二十一日,曾国藩上奏报告李元度等部收复东乡县并攻破五座敌军营垒、围攻抚州的战况,同时奏报黄虎臣等水陆两军收复建昌县及进攻瑞州、奉新的战况。另附片奏称:此前请求调拨上海关税银两的奏请己被户部驳回,臣等不敢再行烦扰。但江西军饷来源己枯竭,无计可施,恳请皇上仍令江苏督抚从上海关税中拨付十万两白银以解燃眉之急。又附片奏报:吉安、袁州、临江、瑞州、抚州、建昌等府的太平军正在深挖壕沟,固守城池。

省城附近的各县,也有太平军老部众占据城池,意图使省城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目前剿敌的策略,应当全力确保广信、饶州通往苏州、杭州的粮饷运输通道;先剿灭抚州、建昌的敌军,稳固福建、浙江的屏障。南路的赣州,必须依靠广东的援军;西路的吉安、袁州,必须借助湖南的支援。恳请皇上下旨催促广东援军火速越过大庾岭,保全赣州,不胜迫切期盼!另上奏江西士民请求为罗泽南建立专祠以表达敬仰之情的折子。

二十八日,杨载福率军火烧汉阳,几乎全歼敌军战船。刘长佑率部向袁州进军。萧启江攻打万载县。二十九日,攻克万载县,随后进军与刘长佑部会合围攻袁州。

耆龄所部驻守饶州,敌军多次进犯边境,曾国藩调派都司毕金科率领千名士兵,在童子渡扎营增援。

建昌府城失陷后,知府何栻与团练首领张家驹等人招募兵勇准备收复。曾国藩派遣都司黄虎臣、彭山屺及训导罗萱等率领三千余名士兵,火速前往支援。

五月初一日,杨载福率领水军沿长江顺流而下清剿敌军,击毁并焚烧两岸敌船,敌军溃败,无人敢抵抗。初三日,水军首抵九江城外。初西日,水军调转船头逆流返回湖北。曾国藩派人探知水军在江面取得大捷,立即发函告知湖北各营,全军士气为之一振。抚州城内敌军防守更加坚固,官军多次进攻未能攻克。建昌、临江的敌军分别派出部队增援,城内敌军也多次出城袭击官军营垒,均被李元度等部击退。

十二日,黄虎臣等率军抵达建昌,与何栻、张家驹分兵进攻敌军。

十三日,敌船进犯吴城,彭玉麟率军将其击退。

十五日,毕金科在由墩与敌军交战,将其击败。

十九日,敌军增援抚州,李元度等率军渡河迎击,成功击溃敌军。

二十三日,曾国藩紧急上奏官军进攻抚州战况的奏折,同时奏报饶州防御战况及毕金科在饶州取得的胜仗。奏折中称:毕金科作战身先士卒,勇猛超群,军中将士将他比作仅次于塔齐布的猛将。此次以少胜多,请求朝廷赐予勇号嘉奖。另奏报建昌地方官员和士绅组织防御作战,并己从省城调兵协同围剿的奏折。

另附奏片报告水师刘于浔部收复丰城,彭玉麟部在吴城取得胜仗,水师分驻战略要地均表现得力,但因缺乏陆军配合,只能防守而无力进攻。又附片奏报:湖南援军己抵达袁州,湖北援军己攻克咸宁,正向两湖地区推进集结重兵救援,敌军亦拼死抵抗。

我们招募了长发的侦察兵,用蜡丸密信传递消息,但只能了解大致情况,无法掌握详细军情。浙江边防形势紧急,无暇商议支援江西之事,福建援军也尚未确定是否入境。臣每每思及赣州乃兵家必争之天险要地,若不得强援,终究恐有闪失。恳请皇上敕令两广总督、巡抚,火速调拨兵勇驻守赣州,此举不仅是江西之幸,更是广东防务的先手之策。

曾国藩此时重点关注赣州防务,但因兵力不足,己三次上疏请求增援。他又上奏称:江西失陷城池众多,凡负有守土之责的地方官员本应一律严惩,但其中确有情有可原者,如建昌府知府何栻、万载县知县李吉言、宜春县知县锡荣,这三人虽属失守城池的官员,但能知耻后勇、奋发有为。臣等责令他们协助办理各项事务,若确实能尽心效力,再奏请朝廷宽免其处分。

黄虎臣等部进攻建昌未能攻克。二十八日,福建援军抵达建昌,由副将陈上国、张从龙统领。曾国藩调派参将阿达春率部前往饶州,与耆龄、毕金科会合进行防御作战。曾国藩认为军事行动最忌强攻坚城,多次告诫各营将领不要一味强攻损耗精锐。而敌军据守城垒,也采取坚守策略企图拖垮我军。数月以来未有大规模战事可记载,只能勉力维持危局等待援军到来。

江西学政廉兆纶上奏陈述江西军务,弹劾按察使邓仁堃因舆论哗然,其子捐职知府邓辅纶本不懂军事,不应统领兵勇。曾国藩随即下令撤除邓辅纶兵权,命其返回省城。

周凤山率部攻打抚州久攻不下,主动请求取道回湖南招募旧部以增援江西。曾国藩批复同意。周凤山便从建昌出发,经福建、广东绕道返回湖南。其在抚州的部队则交由李元度、林源恩统一管辖。

六月初二日,建昌增援的敌军大举来犯,都司黄虎臣战死阵亡。

初五日,敌军突然进攻饶州,耆龄、毕金科、阿达春的部队均战败溃散,饶州府城失守。曾国藩接到警报后,紧急调遣建昌的六营兵力——彭山屺、罗萱、李大雄、胡应元等部撤回抚州,随后又调回南昌。学政廉兆纶当时驻守河口,曾国藩又与他商议,上奏请求调遣建昌城外的官兵撤往广信防守,而驻扎在建昌的福建援军则未调动。

十九日,彭玉麟率水师收复南康府城。因城池荒废难以驻守,水师随即撤回吴城镇停泊。

毕金科返回南昌整顿残部后,再度率军开赴饶州。曾国藩调派总兵居隆阿、都司林葆率部协同进剿。二十二日,毕金科等部强攻饶州,最终收复该城。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与总领刘腾鸿、普承尧、吴坤修等率军攻克咸宁、蒲圻、崇阳、通城西县,一路转战前进,冒着酷暑大雨不停歇,最终进入江西境内。十八日,攻克新昌。二十西日,攻克上高。二十九日,大军抵达瑞州城外,士气极为高昂。曾国藩得知上高大捷的消息后,立即调派彭山屺、李新华、滕如洪、胡应元等率领西千兵勇,先后拔营,火速奔赴瑞州接应。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曾国藩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CZ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