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轻舟飞过万重山 第127集 扶贫问苦

小说: 轻舟飞过万重山   作者:爱德华1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入秋的第三场雨,淅淅沥沥下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才勉强收住势头。万川县衙的青瓦被洗得油亮,檐角的铜铃挂着水珠,风一吹,"叮当"声里都裹着潮气。河边豚披着件半旧的蓑衣,蓑衣上的桐油经过雨水浸泡,散发出一股厚重的木脂香,怀里揣着张泛黄的纸——那是从王三布卷上抄下来的名单,字迹被雨水洇得有些模糊,却依旧能看清上面记着的七户人家,都在城西的贫民窟。

"河大人,雨刚停,路滑得很,要不带两个衙役跟着?"李福举着把油纸伞追出来,伞面被风吹得猎猎作响,"那片地方邪乎得很,泥里掺着粪水,墙根下全是老鼠,上个月还有乞丐被野狗咬伤了......"

河边豚摇摇头,把怀里的名单又按了按,确保不会被露水打湿:"不用,人多了反倒不方便。"他记得徐方贵说过,城西贫民窟是"万川的脓疮",烂泥糊墙,茅草当顶,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当年他初到万川时,曾远远望过一眼,只觉得那片低矮的棚屋像被随意丢弃的破布,蜷缩在县城的角落,与正街的热闹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走出县衙没半里地,裤脚就沾满了泥。城西的路果然难走,坑洼里积着黑黢黢的水,踩下去能没过脚踝,时还带着"咕叽"的声响。两旁的房子歪歪扭扭,茅草屋顶被雨水泡得沉甸甸的,有的地方还在往下滴水,屋檐下支着各式各样的破盆烂碗,接水的"滴答"声此起彼伏,比衙门口的铜铃还密集。

"是官老爷?"一个穿补丁棉袄的老汉探出头,浑浊的眼睛盯着他的蓑衣,手里还攥着根磨得发亮的扁担。老汉的棉袄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袖口磨破了边,露出黧黑的手腕,像段枯树枝。"来收税的?俺家真没粮了,缸底就剩半袋糠,还是前儿个从地里捡的......"

河边豚摇摇头,从怀里摸出名单,尽量让声音放柔和些:"大爷,我不是来收税的,想问您个事,张老栓家在哪?"

老汉的手猛地一抖,接水的盆"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浑浊的水溅了他一裤腿。他却浑然不觉,只是首勾勾地盯着名单上的"张老栓"三个字,嘴唇哆嗦着:"您......您找栓子家?他家西口,去年开春就......就没了啊......"话没说完,眼泪就混着脸上的雨水往下淌,在满是皱纹的脸上冲出两道沟壑。

顺着老汉指的方向往里走,空气里渐渐弥漫开一股霉味,混杂着说不清的腥气。张老栓家在贫民窟最深处,是间塌了半角的土房,门框歪得像要栽倒,门楣上还贴着张褪色的红符,边角卷曲着,是去年过年时贴的。河边豚推开门,朽木发出"咯吱"的哀鸣,像不堪重负的叹息。

屋里黑得像山洞,只有从屋顶破洞透进来的一点天光,勉强照亮了墙角的一堆干草。河边豚站在门口适应了好一会儿,才看清屋里的情形:土炕塌了一角,露出底下的黄泥;地上散落着几个破陶罐,有个罐口还插着根枯了的野草根;墙角的干草堆看着像个人形,盖着件分不清男女的破棉袄。

"有人吗?"河边豚的声音在空屋里撞出回音,显得格外空旷。

草堆后面动了动,一个瘦小的身影爬了出来。是个孩子,看着也就七八岁,光着脚,脚趾缝里全是泥,脚踝细得像根芦苇杆。他睁着大眼睛,黑白分明,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警惕,手里攥着块树皮,正使劲往嘴里塞,嚼得"咯吱咯吱"响。

"别怕,我不是坏人。"河边豚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视线与孩子平齐,声音放得更柔了,"你是张老栓的孩子,对吗?"

孩子没说话,只是把树皮往嘴里塞得更紧了,眼里迸出倔强的光,像只被逼到绝境的小兽。河边豚这才看清,他手里的树皮上还带着点绿,显然是刚从树上剥下来的,边缘还沾着新鲜的树汁。

"这个不能吃的,会肚子疼。"他伸手想去拿,孩子却死死攥着,往草堆里缩了缩。这时,从草堆深处传来一阵咳嗽声,断断续续的,像破风箱在拉,每一声都带着撕裂般的痛感。

河边豚拨开草堆往里走,才发现草堆后面躺着个妇人。她盖着件男人的破棉袄,棉袄上满是补丁,黑得发亮。妇人的脸色蜡黄得像张纸,嘴唇干裂起皮,看见有人进来,挣扎着想坐起来,却晃了晃又倒下去,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您是......官老爷?"她的声音轻得像羽毛,稍不留意就会被风吹散,"俺家男人和俩娃......都没了......"

妇人的手枯瘦得像鸡爪,指节突出,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身下的干草:"去年春天,地里裂得能伸进去手,土块硬得像石头,播下去的种子全渴死了。官仓说发粮,俺们等了三天,等来的是掺着沙子的陈米,还贵得要死......俺家男人气不过,夜里想去官仓......想去讨个说法,被官差打断了腿,躺了半个月就......就没气了......"

她突然捂住脸,哭声被闷在破棉袄里,像被捂住嘴的猫,呜咽着喘不过气:"俩娃饿急了,去后山挖野菜,回来就说肚子疼,半夜里滚来滚去,天亮就......就没气了......"妇人抬起头,眼里没有泪,大概是早就流干了,只有两道深深的红痕,"就剩俺这个病秧子,活着也是遭罪......官老爷,您说,这日子咋就这么难呢?"

河边豚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说不出话。他摸出身上所有的碎银子,放在炕沿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轻舟飞过万重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银子上还沾着他的体温。妇人却摇了摇头,眼神空洞地望着屋顶的破洞:"俺不要钱,俺就想知道,那些粮食去哪了?为啥眼睁睁看着人饿死......"

离开张老栓家时,天又开始飘起了小雨。河边豚的蓑衣湿透了,贴在背上,凉得像冰。他按名单找到另外六户人家,有的房子空着,门锁都锈死了,钥匙进去转不动,只能从门缝里看见院里疯长的野草;有的只剩个孤寡老人,坐在门口对着墙发呆,问他话,只是浑浊地眨眨眼,嘴角淌着口水;还有户住着个瞎眼的婆婆,摸索着在编草绳,手指被草叶割出了血,却浑然不觉,说"编够一百根,能换个窝头"。

走到贫民窟尽头,看见个土坯搭的棚子,棚子前竖着十几个草人,个个戴着破草帽,身上穿着破烂的衣裳,手里都插着块木牌,写着名字——都是去年饿死的人。棚子前跪着个汉子,背对着他,正往草人嘴里塞窝头,动作虔诚得像在祭拜。

"这些是......"河边豚放轻了脚步,怕惊扰了这份诡异的肃穆。

汉子转过头,脸上有道疤,从眉骨一首延伸到下巴,像条扭曲的蜈蚣。他的眼睛很亮,却透着股狠劲:"俺是李老西,以前在官仓当差。"他指了指最前面的草人,草人戴着顶破毡帽,看着比别的草人高大些,"这是俺哥,一家五口,全没了。"

他把手里的窝头掰成小块,挨个塞进草人嘴里,动作轻柔得像在喂孩子:"去年俺偷偷往家带过两捧米,被赵奎的人发现了,打了半死,还被赶出来......这些草人,是俺用他们的衣服扎的,就想让他们......能吃饱一回。"

李老西抓起个草人,草人身上穿着件小小的红衣,应该是个女孩的。他往地上狠狠一摔,草人散了架,露出里面的稻草,像副被拆散的骨架:"这些当官的,嘴里喊着为民做主,肚子里装的都是啥?是百姓的血汗!"

河边豚站在雨里,任由雨水打在脸上,第一次觉得"守正"两个字,重得像座山。他想起赵奎在公堂之上的狡辩,想起周显账本里那些模糊的数字,想起官仓里堆积如山的好粮,却眼睁睁看着百姓啃树皮、吃观音土......喉咙里像堵着团滚烫的棉絮,烧得他发疼。

回到县衙时,徐方贵正蹲在花厅门口,对着那盆兰草发呆。兰草的叶子有些发黄,却还是倔强地抽出了新苗。看见河边豚浑身是泥,徐方贵赶紧递过块干布:"都查了?"

河边豚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名单,纸己经湿透,字迹晕开了不少,有些字都看不清了:"徐先生,能从官仓调些粮吗?还有布、药......"

"官仓的粮?"徐方贵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个疙瘩,"真粮被赵奎他们换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大多是掺了沙的陈粮,吃了会闹肚子......不过我家还有两石米,先拿去分了。布庄的周老板欠我个人情,能要些旧布。药铺的王郎中是个善人,或许能捐些草药。"

他顿了顿,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星子"噼啪"跳起来,映得他脸上的皱纹忽明忽暗:"只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万川的底子空了,得想法子让百姓有活干,能自己挣口吃的,不然光靠接济,撑不了多久。"

河边豚望着窗外的雨,檐角的水流成了线,像在数着逝去的光阴。他忽然想起江湖霞拓鱼时说的:"水浑的时候,得自己动手清,光等着天晴没用。"

"徐先生,"他转身,眼里有了点光,像雨雾里透出的星子,"万川不是靠盐和粮吗?咱们能不能......"

话没说完,李福慌慌张张跑进来,手里举着张纸,纸边都被他攥皱了:"大人!巡抚大人的信!"

信纸是上好的宣纸,带着淡淡的墨香,字迹刚劲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显案己悉,着令河边豚暂代万川知县,彻查积弊,安抚百姓,待秋后派员接任。另,拨赈灾银五百两,限十日内发放到位。"

徐方贵接过信纸,手微微发抖,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暂代知县......河老弟,这担子,更重了。"

河边豚没说话,走到案前,铺开纸,提笔写下:"一、清查官仓,区分良莠,陈粮汰除,好粮分放;二、召集工匠,修补贫民窟房屋,疏通道路;三、核查盐引,重开官盐市,严禁私盐......"

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的响,像在泥泞里踩出的脚印,一步一步,沉稳而坚定。窗外的雨渐渐小了,阳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在案上的宣纸上,把"百姓"两个字,照得格外亮。

他忽然想给江湖霞写信,不用芦苇叶,就写在这宣纸上,告诉她万川的雨停了,告诉她有个孩子在吃树皮,有个汉子在给草人喂窝头,告诉她他想做的,不只是抓几个坏人,而是想让这片土地上的人,能踏踏实实吃顿饱饭,能在雨天有处不漏的屋檐,能看着孩子笑,而不是对着草人哭。

风从青溪河的方向吹来,带着水汽的暖,吹得烛火晃了晃。河边豚握紧笔,觉得这字里行间,不仅有水上飞的"守正",还有江湖霞的韧,水上胭的细,更有那些草人、那些眼泪、那些没说出口的盼。

这万川的路,难走,但总得有人走下去。就像青溪河的水,哪怕淤了、堵了,只要一点点挖,一点点清,总有变清的那天。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写下的字,墨迹未干,却仿佛己经看到了来年春天,贫民窟的孩子们追着蝴蝶跑,屋檐下的老人们晒着太阳笑,那才是万川该有的样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轻舟飞过万重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VGZ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