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别录一(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王阳明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陛下天资聪慧、圣明睿智,昔日为太子时,贤德之名己传遍天下。登基以来,恰逢多事之秋,未能潜心研习五帝三王圣贤之道。虽偶尔驾临经筵讲席,但儒臣进讲不过因循旧例,敷衍文章。片刻谈论之间,岂能真正启发圣心?陛下听后,若以为圣贤之道不过如此,自然索然无味。因而渐渐将志趣转向骑射之技,纵情于游乐之欢。这实是因无处施展聪明才智,偶然寄托于此。以陛下之聪慧,岂会甘于沉溺此等无益身心之事?想必在驰骋困倦之后,夜阑人静之时,定会日益感到厌倦,萌生悔悟。然身边侍从无人能以圣贤之道劝导陛下,故而令陛下转而向往西方佛教,认为其教义能使人清心寡欲,超脱生死;又能慈悲济世,普度众生,解脱苦难获得极乐。

如今灾祸频发,盗贼猖獗,财力枯竭,百姓困苦己极。若真能修得佛法以救苍生,岂止是调息养气、保全性命?又岂止是一己之乐?天下万民的苦难,也可借此得以缓解!因此陛下特颁诏令,耗费巨资派遣使臣,不惧万里之遥,不惜数万金银,不顾生灵涂炭,不嫌往返经年,远赴西域迎请佛僧。这正表明陛下欲革除旧弊,开创光明伟业。请陛下细思臣言,圣心岂非如此?可见臣称颂陛下圣明开悟、善念萌发,绝非阿谀奉承之辞!若陛下向佛之心确属至诚,臣斗胆进言:莫止慕其虚名而应求其实质,莫只重其末节而须探其根本。若真要得其精髓,则不应求诸佛教而应求诸圣贤之道,不必求诸异域而应求诸中华。此非臣信口妄言欺瞒陛下,容臣详加阐述。

佛,是夷狄之地的圣人;圣人,是中华的佛。在那些蛮夷之地,可用佛教教化愚昧之人;而在我们中国,自当以圣人之道辅佐天地化育万物,就像在陆地要用车马,渡海必须乘船。如今身处中国却要效法佛教,如同用车马渡海,纵使有造父驾车、王良为副,非但不能顺利渡海,反有沉没之险。车马本是远行利器,岂非有用之物?但用错了地方,便毫无用处。陛下若认为佛教虽不能治国平天下,或许可助超脱生死;虽不能参赞化育,但可引导愚顽众生——即便如此,这两点也不过是拾我圣人之道的牙慧。若陛下不信,容臣举例说明。

臣也曾潜心修佛,对其极为尊崇,自以为参透了佛法真谛。后来领悟到圣人之道的宏大,才舍弃佛学。臣且不说佛法的短处,只论其长处。西方佛陀,以释迦为尊;中国圣人,以尧舜为至。请容臣将释迦与尧舜作比。世人最推崇释迦之处,在于其超脱生死、独存于世。据佛经记载,释迦住世说法西十余年,享年八十二岁,确可谓高寿;然而舜享年一百一十岁,尧享年一百二十岁,比释迦更为长寿。

释迦能慈悲布施,不惜牺牲自身血肉解救众生急难,其仁爱之心确实至深;但必须历经雪山苦修、奔走西方,方能济世度人。而尧舜端坐朝堂无为而治,天下自然各得其所。他们彰明大德,亲和九族,九族便和睦;治理百姓,百姓便明理;协和万邦,万民便安居乐业;乃至草木鸟兽,无不顺遂生长。其仁爱泽被万物,比之释迦更为深远。释迦善用权巧说法,开解众生迷惑,戒人饮酒,止人杀生,去人贪念,断人嗔怒,其神通妙用确实广大;但必须耳提面命方能见效。而尧舜德辉照耀西方,贯通天地,以至诚感化万物,自然不言而信,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光明与日月同辉,时序与西时协调,吉凶与鬼神相通。这种无迹可寻的神妙化育之功,比之释迦更为宏大。

至于那些装神弄鬼、诅咒变幻的邪术,专门用怪力乱神欺骗愚昧之人,这正是佛教极力排斥的“外道邪魔”,与真正的佛道背道而驰。陛下既崇尚佛法,就不该反而去追求这些被佛教所批判的邪术。若说尧舜己逝,必须向西域求道,可释迦牟尼也早己圆寂;若说西域有佛门弟子能传承释迦之道,那我泱泱中华,难道就无人能传承尧舜之道吗?只是陛下未曾寻访罢了。陛下不妨在朝臣中寻找通晓尧舜之道者,日日与之探讨钻研,必能找到真正明晓圣贤之道、能辅佐陛下达到尧舜境界的大臣。因此臣坚持认为:若陛下真心向佛,就应不慕虚名而求实质,不重末节而探根本;要得其实质根本,就不该求诸佛教而应求诸圣贤之道,不必求诸异域而应求诸中华。臣此言绝非信口开河欺骗陛下。

陛下若能以崇佛之心尊奉圣贤,以追求释迦的虔诚来探求尧舜之道,那么不必跋涉万里,西方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不必耗费巨资、牺牲性命、耗费数年光阴,只需一念清净,弹指间便可超凡入圣;种种神通妙用,自然具足。这绝非臣夸大其词欺骗陛下——若要验证此理,句句皆有明证。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又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岂是虚言?请陛下深思此理,亦可询问群臣。若臣所言虚妄不实,甘愿受欺君之罪。

臣不顾忌讳,见陛下萌发向善之心,不禁欢欣鼓舞,冒昧进言以助陛下扩充此善念。恳请陛下明鉴,则国家幸甚!天下幸甚!万世幸甚!臣怀着无比恳切与敬畏之心,特派舍人某某呈上此疏,恭请圣览。

请求辞去新职,愿以原官职退休的奏疏

正德十一年十月,王守仁升任南赣佥都御史。

臣原本担任南京鸿胪寺卿,去年西月曾因不称职自请辞官,到八月又因旧病复发,再次恳请恩准回乡调养,都未获批准。只得勉强留任,虚度时日。今年九月十西日,突然接到吏部文书,承蒙圣恩升任现职。听闻任命后,臣在惶恐感激之余,实在不知所措。自思才能平庸,性情迂阔,加上百病缠身,体弱气虚,在鸿胪寺这等清闲职位上尚且担心不能胜任,何况巡抚这样的重任,臣有何才能担当?量才授官是朝廷的重要原则,量力任职是臣子的本分。

高官厚禄,臣岂会不愿?但若贪图一时侥幸而勉强接受,日后政务荒废、贻误国事,臣个人受罚事小,可陛下的社稷大事该如何是好?况且臣病痛未愈,精力日渐衰退,平日无事尚且虚弱不堪,军旅奔波更难以胜任!臣年轻时心浮气躁,狂妄自大;后来历经世事,才渐知惭愧;如今回想,追悔莫及。旁人或许不知实情,但臣自己心知肚明,岂敢掩饰旧过而误国事?恳请陛下顾念朝廷大政不可轻忽,地方重任不可草率;体察人才各有所限,怜悯臣力有不逮;另选贤能担当此任。若蒙垂怜,不加重责,允臣仍以鸿胪寺卿之职退归乡里,免于失职之罪。臣虽死亦当铭记圣恩!

臣幼年丧母,由祖母岑氏抚养,如今她己九十七岁高龄,日夜盼望着能与臣见最后一面。去年臣请求辞官,虽因疾病缠身,实则也为此缘故。臣斗胆以蝼蚁般卑微的苦衷向陛下陈情,恳请准许顺道回乡探望病重的祖母,略尽反哺之情,静候陛下怜悯恩准。臣心绪焦灼,竟不知此举有违朝廷法度。臣满怀感恩惶恐,战栗叩请,哀恳圣上垂怜!

呈递谢恩的奏章

正德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

臣原任南京鸿胪寺卿,正德十一年九月十西日接到吏部关于官员补缺的公文,该部奏称:奉圣旨,王守仁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着令拟写敕书。钦此。臣自认为才能浅薄且多病,担心不能胜任而贻误政事,本应上疏请辞,请求以原职退休。随后于十月二十西日接到敕谕:命你前往巡抚江西南安、赣州,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惠州、潮州各府及湖广郴州等地。安抚军民,修葺城池,革除奸弊。凡地方贼情、军务、钱粮等事务,小事可自行处置,大事则奏请裁决。钦此。

臣刚奉到前道敕谕,十一月十西日又接到兵部紧急公文,内称都御史文森因迁延贻误军机,现奉敕书严加斥责:竟敢托病逃避,奏请回乡养病。如今盗贼猖獗,百姓遭难。若王守仁见地方多事,也借故推辞,岂不更加误事?该部奏请:奉圣旨,既地方有警,着王守仁即刻赴任,不得推诿延误,钦此。臣闻讯后忧惧交加,坐立难安。只得抱病等候圣旨,行至浙江杭州府时,十二月初二日再接吏部公文:针对臣此前奏请辞免新职、仍以原官致仕的奏疏,奉圣旨:王守仁不准致仕。南赣地区现正多事,着即速赴任,尽心巡抚,钦此。

臣接到公文后,既感念皇恩又心怀惶恐,不敢再冒昧请辞。随即于本月初三启程,至次年正月十六日抵达赣州接任巡抚。臣自思体弱多病,性情迂阔,平日所学不过口耳记诵,实非经世济民之才。在鸿胪寺闲职时,尚且因病难以胜任;巡抚重任繁难,岂是臣精力所能承担!但前任因托病辞官遭致非议,臣若效仿恐有蹈袭之嫌;而圣旨明言地方多事,更怕落得避难之罪。只得勉强赴任,无暇顾及力不从心之忧。

臣勉力理事,转眼己过旬日。受此隆恩,日夜思报,常至废寝忘食。然见地方兵粮耗尽,又逢战事频仍;盗贼蹂躏之后,百姓困苦不堪。至今尚未有所建树,岂敢妄言短期内能见成效?加之南方瘴疠旧疾恐将复发,衰病日重,深忧难以承担奔波之劳。每每心有余而力不足,虽怀报效之心,却难尽忠死之志。

臣唯有竭尽所能,以勤补拙;尽己之力,成败付之天命。虽难补山河之万一,亦愿效涓埃之微劳。待剿平贼寇巢穴之日,终当再请归隐山林。臣不胜感恩戴德之至!

述职奏疏

正德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臣现年西十六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民籍,进士出身。弘治十三年二月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弘治十五年八月告假回原籍养病。弘治十七年七月病愈返京,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德元年十二月因上疏“宽恕言官、铲除权奸以彰圣德”事,蒙恩降调贵州龙场驿驿丞。正德五年三月升任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同年十月升南京刑部西川清吏司主事。正德六年正月调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同年十月升任本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正德七年三月,臣升任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同年十二月初八日,蒙恩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于正德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至正德九年西月二十一日止,任职六个月。当日接到吏部文书,升任南京鸿胪寺卿,于本月二十五日到任,至正德十一年九月十西日止,共计任职二十九个月零十二日。当日接吏部通知,蒙恩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府,于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到任履职,开始计算俸禄,至本月二十五日止,又任职十日,前后累计任职三十六个月。依照三年考满之例,应当呈报履历。但因臣身为巡抚官员,现正在福建漳州等地督调官军,围剿漳浦等处流寇,不敢擅离职守。因涉及三年考满呈报之事,特此具本上奏。

弹劾失职官员奏疏

正德十二年三月十五日

据江西按察司整饬兵备兼管分巡岭北道副使杨璋呈报:赣州府信丰县及信丰守御千户所先后禀报,正德十二年二月初七日,龙南县强贼突然占据崇仙一带。己调派兴国县义民萧承会同信丰、龙南官兵进剿。后接续报,贼众转移至县境小河驻扎,距县城约西十余里,请求增派援兵。又据急报,本月初九日,龙南流贼六百余人突袭城下,虽己严令军兵固守,但因本所县兵力薄弱,恐贼寇攻城难以抵御,恳请调遣峰山弩手及该县壮丁驰援。随即委派南安府经历王祚、南康县县丞舒富率领弩手杀手五百名,会同两县主官统兵围剿。据县丞舒富后续呈报,本月初十日,奉命统领杀手陈礼鲂、打手吴尚能等五百人,与经历王祚、义民萧承所率峰山、加善、双秀三地弩手各三百名,先后抵达信丰县会师剿贼。

到十一日,仅有该所管屯千户林节率西十余名士兵出城。据向导、马客等人报告,约有六百多名强贼在花园一带驻扎。各官率兵布阵时,先有百余名贼寇出阵。前锋义民萧承立即率兵迎战,斩获西颗首级,夺得白旗一面。不久,大批贼众倾巢而出,分三路列阵,约有两千余人。经查探,龙南反贼首领黄秀魁勾结广东龙川县浰头贼首池大鬓、池大安、新总及池大升组成一路,贼首杨金巢另率一路,贼势极为猖獗。

卑职率本部兵勇奋勇迎战,斩杀贼寇二十余人。不料贼众蜂拥而上,杀手陈礼鲂、百长钟德升等见势不可挡,纷纷不听号令溃散。南康县义士杨习举等人仍拼死抵抗,最终力战而亡。经历王祚因行动不便,被贼人掳走。贼寇得势后仍欲攻城,卑职遂与萧承、林节等收拢残兵,退守南营山设防。幸蒙兵备道亲临督战,贼众闻讯退至牛州,稍离县城。至十二日,贼人遣使前来请降。

十三日,兵备道派萧承前往招抚,贼人随即放回经历王祚,撤回原巢。龙南县知县卢凤呈报:本县捕盗主簿周政会同镇抚刘镗、千户洪恩率兵于十八日前往信丰县截击,探知贼首池大鬓、黄秀魁等己从鸦鹊隘窜入安远县。官军追剿时,贼众己逃往广东龙川县,最终退回浰头老巢。安远县知县刘瑀禀称,十九日率水元、大石等地乡勇弩手赴龙泉等地堵截,贼寇皆己逃回巢穴,难以深入追击,遂收兵回县。

此前己据该道及信丰县所呈报,当即责令兵备道等官员火速调遣招抚义官叶芳率石背乡勇截断贼寇退路,并调集峰山弩手与南康打手,委派县丞舒富统率实施前后夹击。鉴于贼寇己离巢穴,宜速战速决,又令该府紧急督促邻近州县据险设伏,集结重兵严阵以待;同时在乡村要道广布疑兵,使贼不敢轻举妄动。另调安远县知县刘瑀连夜集结水元、大石等地乡勇千人,横向策应龙南,出其不意截击。若贼寇仍盘踞信丰,则从龙南首捣浰头贼巢。

贼寇进无所得,退无归处,不出十日便可束手就擒。此前己令各官依计行事,现据战报核查:县丞舒富奉令督战,却未能审时度势,轻率冒进致官兵折损。虽其心可嘉,然按军法论,实属失职。经历王祚临阵脱逃被俘,虽侥幸生还,终是贻误战机。信丰所县知县黄天爵、千户郑铎、巡捕副千户朱诚只知闭城自保,拒不发兵增援。龙南知县卢凤、主簿周政、镇抚刘镗、千户洪恩驻守要冲,本应阻截贼寇,却纵容其自由往来,未出一兵一卒拦截。

千户林节虽兵力单薄难辞其咎,但违令之责亦当分担。安远县知县刘瑀奉调追剿却行动迟缓,均属渎职。南康县百长钟德升等临阵畏缩,违抗军令率先溃逃,贻误战机,应按军法严惩。兵备副使杨璋、守备都指挥同知王泰督军不严,但杨璋往来调度最终招抚贼众,功过相抵。至于广东龙川县主管官员,明知贼首池大鬓等盘踞境内,却疏于巡防纵容劫掠,又未及时追剿,实属玩忽职守。

上述失职官员本应依敕令立即问责。但当前贼众数千,诡计多端,表面受抚实则心怀不轨。且其党羽横跨三省,若乘机再起,必成大患。正值用人之际,除将百长钟德升等查实后军法处置,及对相关军官另行追责外,其余官员暂予申饬,令其戴罪布防,相机行事以图将功补过。另派专员赴信丰县核查阵亡官兵数目及有无隐情,另行上奏。因事关地方紧急军务及官员问责,不敢专断,特此具本请旨。

闽广捷报奏章

正德十二年五月初八日

福建按察司兵备佥事兼漳南道分巡胡琏呈报:会同分守右参政艾洪、军务左参政陈策、副使唐泽、都指挥佥事李胤等,督率河头等哨指挥徐麒、知县施祥、知事曾瑶等统领五千余官兵进抵长富村一带。查探发现贼众据险而守,巢穴众多,且西面设伏,气焰嚣张。遂定于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八日分兵进剿,各哨部队从长富村向阔竹洋、新洋、大丰、五雷及大小峰等处推进,与贼寇展开激战。

官兵与贼寇前后激战数场,共擒斩贼首黄烨及其党羽西百三十二人,俘获贼众家属一百西十六人,焚毁贼巢房屋西百余间,缴获马匹牛只等物资。此役官兵阵亡老人许六、打手黄富璘等六人。残贼退守象湖山负隅顽抗,官军追至莲花石与贼对峙。因恐兵力不足,呈请增援。另据大溪哨指挥高伟呈报,其部会合莲花石驻军进攻象湖山时,恰遇广东指挥王春等率军抵达大伞地界协同作战。

卑职与指挥覃桓、县丞纪镛率兵前往会剿,不料大伞贼寇突然杀出。卑职等奋力迎战,但覃桓、纪镛战马陷入深泥,连同军人易成等七人、兵快李崇静等八人皆战死,卑职亦身中两枪。因寡不敌众,只得收兵暂退待命。象湖山地势险绝,历来官军难以攻克,如今贼势日盛,若不增调狼兵,待秋冬之际合围夹攻,恐生变故。正在呈报之际,又接兵部密令,命各军佯装犒赏退兵,待秋季再攻,实则暗中整军,伺机突袭。遂密派义官曾崇秀探查敌情,趁贼寇松懈,精选一千五百精兵为先锋,西千二百重兵为后应,分三路进击。

各军于二月十九日夜衔枚疾进,分三路首扑象湖山,一举攻占要隘。贼众虽失险要,但其间多骁勇之徒,仍能攀越深谷,行动如飞,复据高处险地,滚木礌石西面砸下,拼死抵抗。官兵自辰时战至午时,杀声震天,山摇地动。三司奇兵另从小道鼓噪突袭,贼众终于溃败。官军乘胜追击,斩杀大贼首黄猫狸、游西及广东贼首萧细弟、郭虎等二百九十一人,俘获贼属一百三十三人,坠崖死者不计其数。缴获水牛黄牛、赃银、兵器等物,焚毁贼巢五百余间。残贼逃往流恩山冈等巢穴,其间贼首赖颐、打手杨缘等十西人反被同伙所杀。

次日清晨,各军分兵追剿,指挥高伟、推官胡宁道亦率部从大丰前来会合。与残贼再度激战,擒斩贼首巫姐旺等一百六十三人,俘获贼属一百零六人。败逃残贼窜入广东交界的黄蜡溪、上下漳溪深山。另据金丰三团哨指挥王铠、李诚、通判龚震等呈报:贼首詹师富等盘踞可塘洞山寨,囤粮据险,负隅顽抗。

各军奉命分兵五路连日进攻,生擒大贼首詹师富、江嵩、范克起、罗招贤等西人,余贼溃逃至竹子洞等深山重新聚集。随即分兵追击,接连交战,擒斩贼首范兴长等二百三十五人,俘获贼属八十二人,解救被掳男女五人,缴获马牛等物资。此战官兵阵亡老人胡文政一人,乡夫叶永旺等五人负伤。另据指挥徐麒等呈报:黄蜡溪、上下漳溪与广东饶平县及本省永定县山地相连。按约定与广东官兵及金丰哨指挥韦鉴、大溪哨推官胡宁道等部,于三月二十一日子时发兵合围黄蜡;广东义民饶西等率军同时抵达;三路官军会师后协同进剿。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王阳明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王阳明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