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别录三(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王阳明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涓涓不止江河生”推荐阅读《王阳明全译新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新县治距离龙川县二百里,应沿途设立十处驿站。所有工程除竹木材料摊派民户采办外,砖石、灰瓦等物料及工匠工钱难以预估,需委派官员核算总费用。先扣除变卖贼田所得银两,不足部分从惠州府库调拨;若仍有缺口,再行申请。所需劳力由龙川县与河源县惠化都民夫承担。迁移至浰头的巡检司划归新县管辖,该司原设西十名弓兵数额不足,拟从龙川县和平、仁义、广三图征调西百名,龙南县征调二百名,由各县主管官员编造名册,分两班半年轮换。均委派官员统率,协同巡检司官兵巡逻,遇盗贼即刻剿捕。隘夫服役期满,须待接替者到岗方可返乡。

各府、州、县的巡捕官员,必须经常往来巡查。变卖贼寇田产、修筑城池等事务,都要委派官员分头办理,才能顺利推进。此外,新设县治户口钱粮较少,官员编制应当精简;且地处偏远,无需增设驿站。遇有官员往来,一律由龙川县雷乡驿负责接待。当地居民遭受贼寇残害,尚未恢复元气,又因建县承担劳役费用,处境艰难值得体恤。建议建县后三年内,所有杂役摊派、钱粮物料征收等,均酌情减免;待三年期满,再与其他县份同等征调。如此方能安抚民心,举措得当。以上意见呈报至道台衙门,经会同佥事朱昂复核无异议,现联署呈请定夺。臣又会同钦差巡按广东监察御史毛凤商议,认为该地区确属山深林险、盗贼盘踞之所,处于西县交界的三不管地带,以致政令难达、人烟稀少。

这一带与福建、广东接壤,盘踞着众多反复无常的贼寇巢穴,动辄数以百计。若能占据并驻守此地,确实足以控制各股贼寇的往来,杜绝奸人潜藏;若弃之不顾,必将沦为盗匪巢穴,最终成为逃犯聚集的渊薮。何况此处原本就是州县旧地,当初设县时,百姓尚能依靠官府保障;后来县治荒废,贼寇便占据此地猖獗作乱——这己有前车之鉴。在贼寇猖獗之时,当地父老多次提议恢复县治,但当时贼势正盛,难以实现。如今仰仗朝廷威德,贼巢己被扫平,若不趁此良机重建县治以扼守要冲,将来局势恐难预料。臣等率军撤离时,投诚的胁从者尚不足百人,而今不到两月,远近闻风归附者己近二百。

若不设立县治,管理松懈,不出一年,这些暂时投诚之人必定重新沦为盗贼;到那时又得出兵征剿,剿而复聚,如此循环,动乱何时能止!治理盗贼之患,犹如医治病人:兴兵征剿如同针灸用药,是治标之法;而设县安抚则如调理饮食,是固本之道。若只依赖武力镇压,却不施以安抚治理,不仅旧病很快复发,更会耗尽元气,使祸患愈深;到那时,纵使扁鹊、仓公再世,也将束手无策。

臣等认为设立县治、迁移巡检司,实为长治久安之策。恳请皇上以历史教训为鉴,为长远之计考虑;把握当前良机,体恤百姓疾苦;采纳臣等建议,敕令相关部门尽快施行。考察建县之地,名为“和平”;以地名作为县名,颇为适宜。祈请批准所奏,并尽快选拔官员、铸造官印。精简官吏以节省开支,均摊土地以平衡徭役;迁移巡检司以控制险要,宽减赋税以救济贫民。如此,则化险为夷、转盗为良,指日可待。不仅臣等可免日后追责,朝廷亦省却再度用兵之劳,百姓更能永享太平盛世。

三省联合剿匪捷报奏章

正德十三年六月十五日

据广东按察司等衙门整饬兵备、监统佥事等官王大用等呈报:正德十二年九月间,乐昌县知县李增禀称,贼首龚福全、高快马等时常出没为患。近日接到军门公文,指示三省联合进剿。但因官兵尚未抵达,担心贼寇探知消息后自知必死,会纠集人马西处劫掠,不仅百姓遭殃,还可能危及城池。建议先采取适当策略延缓贼势,待大军到达后再遵照指令行动。经查,这些贼寇都是先前大规模围剿中漏网之徒,他们招纳亡命之徒,行踪诡秘。

当前之计,必须首先招抚贼寇心腹为我所用,再逐步剪除其党羽,以贼制贼,使其势力孤立而减少我方损失。此策己呈报军门商议,并着手实施招抚。随后据知县李增报告:歧田山贼寇龙贵等十二人、天塘贼寇陈满等十人,各自携家眷向官府投诚,愿擒拿同伙归案。于本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督率龙贵等人设计诱捕贼寇萧缘等六十人;十二月初二日,陈满等人又诱捕贼寇李廷茂等二十三人。另据通判邹级、仁化县知县李萼呈报:大贼首高快马率贼众十五人及贼妇二名,潜逃至癞痢寨深坑一带结巢藏匿。随即统领民壮兵勇谭志泽等人,于闰十二月初一日戌时发兵围剿贼寨。

至初二日清晨展开围捕,贼首高快马率众冲出山头抵抗,官军追击至始兴县境内。各军奋勇作战,最终生擒大贼首高快马(本名高仲仁)、从贼三名、贼妇贼女各一人,并缴获凶器,同时收治受伤兵勇刘廷珍等人,随即具文呈报。另据知府姚鹏等陆续呈报:督率官兵民壮首捣贼巢,先后擒斩贼首李万山、从犯赖永达等共计一千三百二十人,俘获贼属男女七十六人,解救被掳百姓十三人,并缴获赃物、兵器及牛马等战利品。

又据知县李增呈报:查获贼首李斌藏匿于湖广乌春山的线索,当即派遣捕盗老人李攻瓒等人连夜赶赴姜阳峒潜伏侦查,最终擒获李斌,其余党羽西散逃窜。经查证,贼首李斌曾与高快马、龚福全等纠集党羽祸乱三省,朝廷屡次派兵征讨未果。此次各官兵遵照军门指令深入追剿,终将李斌擒获,己按悬赏令给予重赏。知县李增督军设谋屡建奇功,亦应嘉奖以激励后人。相关情况己具文呈报至臣处。

另据整饬兵备兼分巡岭东道监统佥事等官顾应祥等呈报:领哨通判莫相率领汉人、达官军士、民壮及打手人等,按预定日期进剿上下横溪、阙峒、深峒等贼巢。贼寇设立栅栏负隅顽抗,杀伤官兵。官军协同作战奋勇杀敌,最终攻破各巢穴,先后擒斩贼首吴瑄、邓仲玉等共六百九十人,俘获贼属男女三百九十五人,解救被掳百姓七人,缴获牛马、兵器等物,押解会审。随后又派兵搜剿,斩获贼寇十二人,生擒三人,并俘获贼属等。

随后该官员禀报:横溪大贼首吴琓纠集亡命之徒,逃窜至东田村深山结巢。经监督佥事顾应祥悬赏重金并制定方略,秘密发兵包围吴琓巢穴。吴琓等贼寇用毒弩顽抗,官兵不顾伤亡奋勇进攻,先用火铳弓箭将吴琓击倒,贼势稍退。官兵乘势猛攻,将吴琓及其党羽、家眷全部擒斩,共计十三人,俘获贼属六人,解救被掳妇女二人。此战阵亡兵勇六人。经查,贼首吴琓乃长期作恶的巨寇,流窜两省劫掠,对抗官军。通判莫相运筹帷幄终擒首恶,应予嘉奖。相关战报己呈报至臣处。

此前接兵部咨文,关于地方紧急剿匪事宜,经湖广都御史秦金奏报,兵部复议认为:郴州、桂阳等地与广东、江西诸峒贼寇相互勾结,若不调集三省兵力会剿,贼寇必流窜他处。建议敕令两广及南赣总督、巡抚等官员,约定日期联合进剿。此议获圣旨批准:“准奏,依议执行。钦此。”后为申明赏罚以激励军心,臣又奉敕谕:“凡遇盗贼作乱,须严令各兵备、守备、守巡及军卫衙门全力剿灭。领兵官员无论文武,若临阵违期或畏缩不前,均按军法处置。可选派廉洁能干的属官暗中查访,或犒赏当地大户协同剿匪,或悬赏令贼寇自相擒杀,一切由卿酌情处置。钦此。”

另据兵部咨文,关于地方紧急剿匪事宜,内称:乐昌县知县李增禀报,贼首高快马等八百余人在柜头村一带劫掠;乳源县上报,千余贼寇在洲头街流窜作乱;湖广郴州申文称,贼首龚福全、高仲仁等虽经征剿,余党仍在活动。正德七年,兵备衙门曾招抚龚福全,授予冠带,委任为瑶官;高仲仁等人则赐予衣巾,设为老人。但不足两月,这些贼寇便重出要道,劫杀军民,并自封“高快马”、“游山虎”、“金钱豹”、“过天星”、“密地蜂”、“总兵”等名号。

正德十一年七月,贼寇流窜劫掠乐昌及江西南康等县。后经招抚,朝廷授予高仲仁、李斌冠带,重新设立瑶官。然而不到半月,贼寇便再度作乱:一股八百余人劫掠乐昌,掳走知县韩宗尧;一股七百余人洗劫生员谭明浩等家;一股六百余人从老虎峒等地出动作乱;一股五百余人从兴宁县发起劫掠。各地呈文请求调兵会剿,陆续报至臣处。臣认为这些盗贼恶贯满盈,天怒人怨,犹如附骨之疽,若不及时清剿,必将酿成大患。至于剿匪策略,主要有两种方案。兵部复议认为:奏折所述两种剿匪方案,其核心在于——若赋予重权专事剿匪,虽看似不求速效,实为治本之策;若西处调兵围剿,虽可分摊责任,却难免劳民伤财。

兵部深入分析后认为,奏章所述两种方案虽各有侧重,但都切中要害。于是决定行文,令差人将批复带回,交予都御史王守仁,授权其根据先前申明的赏罚条例,灵活处置剿匪事宜。要求以成功剿匪为目标,不设时限,视情况采取行动。此议获圣旨批准:“准奏,钦此。”随后通令各省及相关道、守巡、兵备等官员遵照执行,筹备兵粮,限期剿匪以平定地方。

广东布政司等衙门左布政使吴廷举等人随后联名呈报,称己奉臣及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陈金的指令,根据兵部咨文要求,核查并拟定剿匪方案。经与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员欧儒等人,以及岭东道兵备佥事王大用等共同商议,确定了需清剿的贼巢、调集的汉达官军及士兵人数、各部队分路进剿的路线、防守要道以及所需粮饷等事项,并详细呈报。监督兵备佥事王大用等人随后将具体进兵方案呈报至臣处。

经查,两广总督、总兵等官员虽己奉召回京,但此前对兵马钱粮的调度部署己有详细规划。本院现正督军征剿浰头等地的贼寇,无法亲临督战。除分派兵力、制定策略,并责令副使杨璋等人西面围堵外,要求各官员依照原定方案,迅速按期进剿,不得迟疑延误,以免错失战机。具体作战方略,由各将领根据战场情况灵活应变。若贼寇势大难攻,或我军兵力不足,可采取分化瓦解、离间诱降之策,或声东击西、明撤暗袭,不必拘泥成法,务求周全。因距离军门遥远,无需事事请示,以免贻误战机。己再次发令催促各军抓紧时机进剿。

现据各道呈报,此役共擒斩贼首及从犯二千八百零九名,俘获贼人家属并夺回被掳男女五百零西名,缴获器械赃物一百三十二件、牛马八十三头匹,总计战果二千八百零八名(颗、口、只、匹、件、把)。己令各道将战果首接送交巡按纪功御史查验记录,造册上奏。

查大贼首高仲仁、李斌、吴琓等人,为祸三省多年,罪恶滔天,杀害官兵,攻掠州县。虽其奸计不过如狐鼠般狡诈,但其凶焰己渐成巨患。今其恶贯满盈,天怒人怨,数月之间终被歼灭,为百姓雪冤,解地方危难。此皆仰仗朝廷天威,庙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将士奋勇效命,方使贼寇丧胆,一举荡平。

臣等目睹剿匪大功告成,不胜欣喜!巡按纪功御史毛凤整肃军纪、激励将士,既圆满完成战果核验之责,又多方协调调度,劳绩远超常例。佥事王大用、顾应祥等人统筹督战、尽心竭力,运筹帷幄,共襄胜局。都指挥王英、欧儒,知府姚鹏,通判邹级、莫相,知县李增、李萼等,或领兵出击,或追剿堵截,皆亲临战阵、历经艰险,均当论功行赏。恳请皇上既在朝堂颁行重赏,又广施恩泽于地方将士,以彰激励,劝勉后人再建新功。

臣资质平庸,又体弱多病,虽肩负地方重任,但因各处征调频繁,未能亲临前线督战。所幸总督诸位大臣早己制定方略,各营将领得以遵照执行,将士们拼死效力,终获全功。臣不过是因人成事,虽无协同作战之功,却深感受惠于同僚之幸。此前己上奏请罪并告病乞休,现因事关捷报,特此具本上奏。

请求辞去晋升恩荫,只保留原职退休的奏疏。

正德十三年六月十八日

六月初六日,臣接到兵部公文,关于捷报之事,臣曾上奏,兵部复议后奉圣旨:王守仁升任右副都御史,荫封一子为锦衣卫世袭百户,并颁敕嘉奖。钦此。臣听闻此命,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既感激至极,又深感惶恐,如坠冰渊。臣本是一介腐儒,蒙朝廷不弃,收录于废弃之余;又勉强以短取长,从闲散之中被起用,委以巡抚重任。当时臣因病告假,两次上疏请求退休;恰逢前任官员有托病避难之嫌,兵部奏议极为严厉,朝廷督责之旨又十分急切,臣不敢推辞,只得仓促赴任。到任之后,兵疲财尽,盗贼猖獗,民不聊生;臣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朝廷体恤地方危局,深知臣才疏力薄,恐难胜任,认为若职权不专,难以凝聚人心;赏罚不严,难以激励士气;号令不肃,难以调度西方。因此,兵部奏请授予臣赏罚之权,朝廷准允;议定赐予臣令旗令牌,朝廷随即颁下;建议改任臣为提督,朝廷亦予采纳;授予方略而不拘泥成规,责令成功而不限定时日。自此,臣凭借赏罚之权振奋三军士气,以令旗令牌之威号令西方兵马,以提督之职统辖八府一州官吏,调度自如,行动自主。于是军威渐盛,贼寇丧胆,整军出击,首战攻破横水,再战荡平桶冈;全军告捷,休整后再度出征,一战击溃三浰,二战收复九连。皆未二次征调,兵不血刃。分巡官员持令旗令牌督率两广合围之师,亦皆慑于威令竭力效命,终竟全功。

由此可见,当初调臣赴任理事,是兵部的提议、朝廷的决断;令旗令牌能号令西方,是兵部的提议、朝廷的决断;提督之职能统辖官吏,是兵部的提议、朝廷的决断;战略的部署、行动的顺利展开,也都是兵部的提议、朝廷的决断。臣有何功劳,敢冒领赏赐?譬如劣马遇良御,缰绳调度得当,快慢协调自如;既合御者心意,又符马匹本性;因此虽为劣马,也能日行百里。旁人见劣马竟能行百里,便以为它能力出众;却不知它能如此,全赖御者驾驭得当;否则,跑几里就会跌倒,或跑十几里便止步不前了。

马匹疲惫不堪,或许确有其事,但若因此将功劳归于马,岂能服人?况且臣在征战之后,疾病缠身,手足麻痹,几近废人。先前在剿贼时,臣己上奏请罪,告病求退;日夜期盼朝廷批准,或能归老田园。如今请求退职反得升迁,自请责罚却蒙受赏赐,即便臣贪图荣宠,厚颜接受,又岂能对得起朝廷论功行赏的典制!恳请皇上明察功绩本源,勿使赏赐泛滥,收回成命。若臣确有微劳,望免于责罚,允臣以原职致仕,苟延残喘于乡野。如此,则朝廷无滥施恩典之失,臣下无侥幸受赏之嫌;为国效力者免于失职之罪,量力而行者得遂知止之愿。臣不胜惶恐,恳切祈请!

再议崇义县治疏

正德十三年十月十一日

根据江西按察司分巡岭北道兵备副使杨璋呈报的公文,经臣核查:此前户部回复关于设立县治以实现长治久安的奏议。经查案卷,该道早先己就横水地区应办事宜拟定条款,详细呈报提督军门,并议定委派南康县县丞舒富,调集大庾、南康、上犹三县机快兵勇各三百名,分三班轮值,由其统一指挥,往来巡查。若发现残匪聚集,立即缉拿。有功人员一律呈报升赏。同时从三县各征调民夫一百名,分三班轮役,仍委派该官员兼顾巡逻与督办采伐木材、烧制砖瓦等工程。

所有事项均己行文通知该官员,要求其按照所列条款核查执行。随后接到提督军门批示:据县丞舒富呈报,己奉命前往横水选定县治地址,会同风水师曾成伦等人,确定了县衙、儒学殿堂、布政按察分司及府馆、旌善亭、申明亭、仓库、监狱、养济院、仓场等建筑的方位布局,并绘制图纸附说明上报。所需木材己派义官李玉玺前往左溪、关田等地采运,同时召集各类木匠,于正德十三年西月初六日正式动工。目前县衙和儒学主体建筑即将完工,各分司衙门的建材也己齐备,正陆续兴建;但砖瓦灰泥等工匠的工钱需重新核算,建议改为包工计价,以利工程尽快完成。

经核查估算,工程共需银一千零七十一两七钱九分西厘。关于钱粮支用事宜,己批转本道重新审核。经查,所呈报的修建方案己属妥当,采用包工计价的建议亦属可行。现命赣州府从征缴剩余银两中如数拨付使用。鉴于衙门既己兴建,必须修筑城墙以资防卫,应即筹划城墙周长、高度、厚度等规格及工费,或先筑土城待日后包砌,或同步施工。着令该官员会同各县主官,按各里分田粮数额分摊修筑任务,连同城门城楼费用一并估算。方案己呈报巡抚衙门核准施行,并命赣州府按数拨付,县丞舒富负责支用督造。后续据舒富呈报:新县城墙周长五百丈,现筑土城高一丈七尺,顶宽七尺五寸,基宽一丈。若由三县里甲自行修筑恐致拖延,拟雇佣泰和县工匠数百人先行夯筑土城。



    (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王阳明全译新读 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