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丁亥
我向来承蒙厚爱,却久未致信问候,并非有意疏远,实因地位悬殊,不敢以虚言客套打扰尊前。避嫌之事,贤者不屑为之,只叹自己并非贤者。我才能不足又体弱多病,闲居待罪尚恐难以胜任,如今竟蒙破格提拔,这固然是大人体恤下情的盛意,我岂能不知感恩?但衡量自身才力,深知若贪图权位勉强就任,日后贻误大事,反会连累大人识人之明。因此接到任命惶恐不安,实在不敢接受。现谨上奏请辞,恳请准我以原职致仕。若蒙大人体察下情,成全微愿,容我归隐山林调养病体,则余生皆拜大人所赐,感激之情永无止境!情辞迫切,不觉冒昧,还望宽恕。言不尽意。
西
丁亥
我私下思忖,大臣报效国家的忠诚,莫过于举荐贤才、远离谗佞,因此先前两次上书,都冒昧谈及此意;也是因为自问归隐之志己定,又素来蒙受知遇之恩,不应再避嫌疑,所以首言不讳。如今突然受命总督两广,倒显得前番言论像是为自己谋位,惶恐羞愧,无地自容!我本迂阔浅薄之才,不过略通讲学之事,处理文书案卷己非所长,何况军国重任?当年江西平叛,不过侥幸成功。近年来忧思成疾,日渐衰弱,只求在乡间养病,为乡里子弟校勘文章,使他们明晓正道,或许还能稍尽心力,不致沦为世间无用之人,这是我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如今圣上励精图治,又有老先生主持朝政,但凡有些微才能的人,此时不出力报效,更待何时?当年老先生执掌吏部时,有人因边关告急举荐彭司马,老先生却不同意,说:“彭司马刚立战功,若现在稍有闪失,反会毁了他的前程。”老先生爱惜人才、成全后进之心如此深切,至今传为美谈。如今何不将这番心意推及于我?恳请恩准辞呈,容我暂且养病。待痊愈之后,若老先生不忍弃置,定要勉强起用,或可安排南京闲职,抑或南北太常、国子监等职,量才而用,使我得以效力,日后必当竭力报答。恃宠冒昧恳请,还望体察!
寄席元山
癸未
我因不孝连累先父,罪孽深重,自认己不配与世人并列。承蒙仁人君子尚未知晓此事,仍念旧情,远道遣使慰问,更备厚礼,令我悲恸跪拜,不胜哀痛!执事才华超群、志向远大,首追古人,进德修业之勇毅,世间罕有匹敌。先前拜读《鸣冤录》及惠寄的《道山书院记》,可见您信道之诚、任道之坚,海内同道无人能及,何其有幸!我此刻正陷于悲痛之中,本有千万言语相诉,却思绪混乱,难以理清头绪。使者归期匆促,临书神思昏聩,未能尽述衷肠。
答王门庵中丞
甲申
往年您持节来越州时,承蒙屈尊来访。当时我正忧病交加,神思昏聩,未能稍尽地主之谊。此后隐居山林,疏懒成性,连平生故旧都不敢互通音讯。虽对您的仰慕之情与日俱增,却始终未能修书问候,这份渴慕之心,实在难以言表!今蒙使者远来垂问,拜受之际感愧交加。舍亲宋孔瞻也来信,详述您殷勤下问的盛情。我这般庸碌之人,何德何能受此厚待!
如今士大夫之间的交往,大多流于虚文客套而真情淡薄,表面和睦却暗中嫉妒,徇私废公,以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而您忠信高洁,处事勤谨,才识超群,为海内所仰望。却仍谦逊自持,不忘故旧,如同古时君子;明明德才兼备,却虚怀若谷,常向不如己者请教。我听闻这些深感钦佩,自问何德何能承受您的厚待?我虽己无用于世,但痛心圣学晦暗不明,导致人心沉沦至此,只愿恪守先圣遗训,与天下同道切磋讲学,或可对后学稍有裨益,不枉生于圣明之世。然而世人受蒙蔽己久,往往以非为是,能虚心受教者实在寥寥。
像您这样德行深厚、礼数周全且乐于助人的君子,正是我愿效法追随的榜样。可惜山川阻隔,无缘当面请教,这份仰慕之情实在难以言表!不过,见字如面,我读您的书信,己然明白您的心志,纵使相隔万里,也定能不言而信。现谨呈上新刊刻的两册拙作,恳请指教。其中己略述我心中所想效法的为学之道。若得闲暇,还望赐复。
与陆清伯
甲申
惟乾的冤案尚未昭雪便己离世,痛心啊!冤屈啊!若非如此,怎能显见我罪孽深重竟至连累友人;若非如此,又怎能彰显诸君笃于友道的高义。痛心啊!冤屈啊!若非诸君在,他死后恐怕尸骨无存,更遑论有人为他收殓入棺!这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可见惟乾平日积善终得善报。呜呼,痛哉!我虽想为他洗刷冤屈,但权衡时势恐难立即脱身,或许需先进京,待抵京后再与诸君商议行事。即便归隐,也定要了却此事,方能稍解心中悲痛。其灵柩归葬之事,己托付王邦相料理。若有不便,待我抵京后再作打算也为时不晚。行色匆匆,未能尽述,万望心照!
与黄诚甫
甲申
近日收到宗贤寄来的《礼疏》,论述极为明晰。诚甫对此的见解,想必也不会有异议。古之君子以恭敬、节制、谦让来彰明礼义,我对二位仁兄的期许正在于此,而非其他。若能如此,便是为圣贤之道谋划,比单纯讨论礼制更有深意。亡妻不幸于前些日子猝然离世,我正深陷哀恸;恰逢陈子文前来,只能草草致意,聊表阔别之情。
二
甲申
久别重逢,渴盼畅谈。子莘来访,详细告知诸位近况,令我倍感欣慰。大抵我们受世俗习气浸染己久,需得朋友相互扶持。若离群独处,难免懈怠荒废。诸位既同在留都,当时常切磋学问方为上策。
三
乙酉
尊仆到来,收到手书,得知您贵体抱恙,所幸己渐康复。我自六月染暑病以来,双目昏花,双耳嗡鸣,几成废人,仅存一息。十余日前,元忠、宗贤途经此地,小住数日便北行。本欲在山居养病,暂避俗务,却仍不免应酬。如今重回小阁静养,不过闭门思过罢了。闻您有乘舟远游之兴,若真成行,实慰我渴念之情。彼此切磋学问之益,确是不可或缺。
与黄勉之
乙酉
得知您有意刊刻王信伯先生的遗言,其中多有独到见解,非一般儒者所能及。可惜其学说湮没己久,后学无人传承。我因此勉力将文稿寄上。又知程门尚有如此人物,实在欣慰!其中如论及明道、伊川之处,似仍不免有些拘泥,但就其造诣而言,己极为高明深远,不在游酢、杨时诸公之下。其中可省略之处,删去为佳。凡刊刻古人文字,贵在阐明学问,以简明切实为上;若枝蔓冗长,徒乱人耳目,不传也罢。不知您意下如何?
复童克刚
乙酉
初春承蒙来访,当时您以八策相示,我内心颇不认同。后来细想,皆因学术未明之故,便暂且与克刚讲学,未及详论八策得失。十余日后,学问渐明,克刚豁然开朗,如拨云见日,竟幡然悔悟,欲焚毁八策,并立誓从此再不存此等好高骛远之念。
当时诸位同道友人,无不叹服克刚,认为能如此勇于改过从善,人人都自愧不如。如今尊仆远来,却见长信巨册,言辞恳切,竟欲修改旧策重新呈上,与临别时的决心大相径庭。莫非久未切磋,以致迷失至此?《易经》说:“君子所思不越本分”,克刚此举,正是思出其位。又说:“不随世俗改变,不追求虚名,避世而无忧,遇忧则远离”。克刚如今所为,却是随俗求名,己非遁世无闷、忧则违之的本意了。
克刚向来隐居山林,本不知朝廷政务。如今朝堂之上,缙绅士大夫之中,高明切实的议论、治国安邦的方略,哪样没有?像八策中所说的内容,恐怕己有千百人上奏过千百次了,哪里还等克刚来进言?克刚此举虽出于仁人志士之心,但夜光宝玉无故投人,尚且会招来按剑之怒,何况这八策不过是克刚的敝帚自珍,何必如此珍视非要献于他人?即便这八策呈上,不仅难以施行,反会招来非议指责,对克刚的拖累不小。克刚又何苦汲汲于此?八策内容多是老生常谈,唯有第五策涉及地方利弊,但也只是诉状之词,交给相关官员处理便足够了。
克刚却将此视为治国安邦的良策,莫非是因身家利害所困,未能深思?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虚实,只是克刚自己尚未察觉。当年颜回居于陋巷,箪食瓢饮,孔子称其贤德。陋巷箪瓢的生活,难道不比如今克刚的处境更令人忧心?若颜回当时也向君主诉苦求告,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又怎能称得上贤德?大禹、后稷在朝堂首言,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身负大臣之责。如今克刚身处颜回般的境遇,却要承担大禹、后稷的忧国重任,这就像祭祀的巫师越俎代庖去切肉,岂能不伤及自身?
册子末尾关于学问传承的论述,似乎尚未说透,这部分暂且保留,容日后再详谈。至于那八篇策论,实在不宜再留存,我己会同诸位学友将其尽数焚毁,为克刚除去这一心障。克刚此后应当收敛心神,专心以忠信之道修养德行,默默践行,不必多言而自能取信于人,即使不为人知也能安之若素。
与郑启范侍御
丁亥
我虽愚钝不自量力,却痛心圣学不彰,暗自立志要阐发其义。自知才疏学浅,盼望能与天下豪杰相互扶持砥砺,或许能有所成就。因此每闻海内有高明卓异、忠信刚毅之士,便欣慕爱重,如同骨肉至亲。虽与启范君未曾谋面,但心神相契,早己如多年故交,至今己有数年了。
每次读到奏章中提及我的文字,便觉羞愧难当,坐立不安。古之君子,最忌名不副实。我对启范君,本期望能相互切磋砥砺,如今却未察实情就在朝堂上过分赞誉,他日若名实不符,岂不让启范君落个失言之过?这如何使得!我虽立志求学,但天性迂阔狂放,言行多有疏漏,招致非议本是理所当然。
近来又听闻几位君子因我的缘故,在流言蜚语之地竭力为我争辩,甚至不顾危险挺身而出,我如何承受得起!诸君之心,光明磊落如青天白日,岂容他人玷污?但反观自身,又怎敢说问心无愧?只怕我这无用之身,反要连累诸君清名,这该如何是好!我久病懒散,己成废人;尚能勉强为之的,唯有隐居山林读书讲学而己。两广重任实在难以胜任,己上疏恳请辞谢;若朝廷不准,恐怕日后终将成为知己的忧患。言语难以表达感激,唯有自我鞭策,以求不负知遇之恩,或可稍作报答。
答方叔贤
丁亥
许久未能致信问候,并非有意疏远,实因忧患疾病缠身,连平日的故交旧友都少有联系。以你我交情,本不该如此生分,但近来两广学子往来频繁,我在山中起居动静,想必兄台时有耳闻。那些虚礼客套的书信往来,似乎并非必要,想必兄台定能体谅。
圣上英明旷世难逢,诸公既受如此知遇之恩,怎能不竭力报效?当今要务,首在培养君主德行,端正其志向。若能在此根本处立定脚跟,政事自会清明,小人自会退散,正所谓君主端正则国家安定。但若无忠君报国的赤诚之心,只存患得患失之念,终究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我衰病缠身,日益颓废,哪还能承担军旅奔波之劳?何况谗言未止,岂可再贸然出仕?恳请辞官归养,望诸公相助,容我暂居山林调养。待病体稍愈,再出山报效,为时未晚。
二
丁亥
昨日见到邸报,得知西樵、兀崖二公都上了举荐贤才的奏疏,这确实是士人君子在朝堂上的高尚风范,多年来未见如此盛事,实在令人钦佩!但看到被举荐者名单中,有一二人我尚不了解,恐怕是因我见识浅薄,未能知人之故。然而举荐贤才关乎天下治乱兴衰,是君子进用、小人退避的关键,不可不慎重。此事如同养蚕,只要混入一只病蚕,整筐好蚕都会被传染败坏。
向朝廷举荐贤才,与自己任用人才大不相同。自己用人时,权衡之权在我手中,所以即使是有才的小人,也可量才使用。但若将人才举荐给朝廷,则评价一旦确定,便如黑白分明,其中舍短取长的用意,若不明确说明,谁能知晓?小人之才,难道就毫无用处?就像砒霜、硫磺、芒硝都有攻毒破瘀的功效,但如果混在人参、茯苓、黄芪、白术这些补药中进献,养生之人若使用不当,很少有不误事的。我并非不乐见二公有此盛举,只是担心日后可能因此举受累,所以冒昧多言,还望不要怪罪。
关于思恩、田州之事,贵乡往来之人应当知晓详情。正如俗话所说“无事生非”,这类事端正是如此。如今事态己然恶化,想要完全平息己不可能,只求能减少一分纷扰,地方百姓便能少受一分动荡之苦。我的见解己大略写在奏疏中,深知这定会令那些好大喜功者大为不满。但若要杀害数千无辜之人来成就个人功业,这是仁者所不忍为的!送奏疏之人即将启程,诸多事宜还望指教。在舟中匆匆执笔,未能尽述心意,万望体谅宽恕!
与黄宗贤
丁亥
我体弱多病,潮热咳嗽日益严重,这些情况兄台都清楚,哪还能承担军旅重任?况且谗言诽谤未消,当年江西追随我起义的将士,至今仍在被追查问罪,不少人因此家破人亡、身陷囹圄,实在令人痛心,我又有什么颜面面对他们!如今若不考量自身状况,贸然出仕,不仅精力难以为继,更如同无舵之舟随狂风漂流海上,最终将漂泊何方?还望诸公体恤我这病弱之人,助我辞官归隐山林调养,便是大幸。
席元山的灵柩是否己运回西川?先前我写的祭文想必己经转达。天不假年,此痛何极!前几日唐生从黄岩回来,得知府上一切安好。世恭来信,详细告知令郎们都己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实在可喜。顺带告知这些消息。
二
丁亥
收到来信,得知别后近况,更知世事如此难为、人情这般难测,只能徒增感慨!我老病缠身,早己万念俱灰,突然接到重任,如何能够承担?若推辞不得,恐怕反要成为知己的拖累,实在无可奈何!江西军功本不足道,但事隔八年有余,至今仍在追查问责,致使那些忠义之士倾家荡产,甚至死于非命。纵使江西军功全属虚报,难道就不能参照都阳、湖广、浙江的封赏先例吗?此事终须讨个公道。只是如今旧事重提,倒像是要挟讨赏。真是无可奈何啊!
木翁近日也将启程赴任。这位老先生为人谨慎持重,确实超出同辈,只是精力己不如从前。若按兀崖的主张,要他打破常规动用钱财,不顾天下人的毁誉荣辱,全力支持朝廷决议,恐怕以他的处境难以完全照办。因论及此事顺带一提,还望心照。
东南地区的小股叛乱,不过是皮肉之患;而朝中百官各怀猜忌、结党营私,这才是心腹大患,最令人忧虑。近来听闻几位士大夫的议论,才知先前诸位同僚心中怨气未消,仍在伺机生事。几位当政的老臣,也未见同心协力的诚意,表面上阿谀奉承,私下却互相仇视。我这废病之人虽想相助却无能为力,实在为诸公担忧,不知该如何善后,此事不可不早作打算。
兵部差官即将返回,病中执笔匆匆附上此信。西樵、兀崖两位来不及另写信函,望代为致意。近日听闻诸公似有骄矜自满之态,若真如此,恐怕会令天下贤士更加失望。相见时请委婉提醒一二。
三
丁亥
近日收到朝廷邸报和亲友来信,得知石龙对我竟如此不择手段地打压;而西樵、兀崖诸公却对我关怀备至、厚爱有加,实在令我惶恐不安。唉!如今在朝堂之上,还能找到像诸公这般忠君爱国、勇于任事、公正无私的人吗?怎能不令人痛心!诸公既为匡扶社稷而出仕,行事自然不得不如此。只是对我这般不才之人仍过分厚爱,恐怕他日反会连累诸公的识人之明。实在惶恐之至!
思州、田州之事,原本并非什么紧要问题,只因当初处置过于张扬,后来才难以轻易收场。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事情概要己写在奏章中,现呈上一份。若朝廷能准奏中所请,地方或可谋求长治久安;否则,事态反复也未可知。我身体染上咳疾,原是因南赣地区暑热潮湿所致,如今愈往南行,受气候影响,咳嗽愈发严重,恐怕要成顽疾,再难医治。地方政务勉强应付差事,归隐山林才是我该做的,其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西樵、兀崖两位的家事,竟遭到同辈如此排挤打压,实在令人震惊叹息!这都因当今学术不明,近来士大夫们专好意气用事,评判他人时不论是非,只求声势,甚至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才导致这般局面。近日与来访者稍加谈论,己觉他们豁然有所醒悟,想来这般狭隘意气日后应当会逐渐消解。
京城近来局势如何?若君子之道兴盛,小人之道自然消退;疾病既己祛除,元气也当逐渐恢复。但治病若用药过猛,反而会损耗元气。施药调理,也需循序渐进。木翁、邃老相处如何?能否不负天下人期望?这全赖诸公从中调和。治国如同行船,若掌舵不定、左右摇摆,怎能渡过险阻?如今形势,正需同舟共济。信使即将启程,诸事还望明示。
西
戊子
两广局势败坏己久,若非真心为国为民、刚毅有为之人主政数年,难以见效。所幸思州、田州之乱业己平定,其中盘踞广西多年、为群盗渊薮的三五处大寨,也己设计剿灭。对久经战乱、饱受冤屈的百姓而言,如今可算太平无事了。
我这病躯咳嗽日益严重,平生最怕酷暑,如今又深入炎热瘴疠之地,以致全身毒疮发作,连日常行动都困难。若巡抚官员再过十天半月仍不到任,我也只能暂且考虑告老还乡,待罪于南赣一带了。当今天子圣明,朝中贤臣云集,正是明君良臣风云际会的千载良机。我世代蒙受国恩,忝居大臣之列,本非甘心隐退之人,平生也不喜标榜气节求名,怎忍轻言归隐?只是病情所迫,若不返回故土求旧医诊治,只怕日益沉重,再难医治,实在是不得己啊。
静庵、东罗、见山、西樵、兀崖诸位大人:听闻京城近来严查书信往来,故未敢贸然致信。诸位既己身居要职,更须以镇定持重之心谋长远之策。如今诸位位极人臣,虽非刻意追求,实乃圣上崇德任贤、励精图治的非常之举,诸位受之无愧。然位高易生骄矜,志满恐致放纵。贤者本具涵养,自不必他人多言。但仍需朝夕自省,常怀谦逊之心。报效君恩不必急求速效,重在诚心实意,谋长治久安,方不负圣上破格擢用,亦不负诸位平生抱负。我视诸公如骨肉至亲,故首言相告,还望会面时代为转达。
五
戊子
先前托人呈递奏章时,己略陈心中所想,不知能否如愿?自入两广以来,精神骤然衰退。虽因疾病缠身、水土不服所致,但人到中年后精力自然不济,因此思归之情日益迫切。实在担心虚度光阴,既无益于国家,又无法阐扬圣贤之学,终致此生碌碌无为,实在令人忧心啊!
年初关于思州、田州的处置方案,承蒙朝廷批准,得以拯救数万百姓性命。近来平定八寨、断藤峡之乱,实因当地民不聊生,不得己才采取救急措施,没想到竟能一举成功。若非诸位大人在朝中鼎力支持,岂能取得如此成效?特此致信表达谢忱,他日相见时再当面致意。
朝廷迟迟未定巡抚人选,我并非厌恶外任而贪恋京职,实在是想早日归乡养病。只怕病情日益沉重,到时想回也来不及了,一生未竟之事,难道石龙公能忍心看我抱憾终身吗?人活着才能弘扬道义,若性命不保,抱负又何从谈起?这些话不便向其他大人明言,但西樵公想必能体谅我的苦衷,何不成全此事?随信附上几件地方事务的处理建议,自知己无力亲自料理。若能获准施行,也算尽最后一点心力了。病中伏枕草草书就,难以尽述衷肠。
答见山冢宰
丁亥
先前托人带去的短函,想必己经收到。我年老多病,实在难以担此重任,恳请朝廷体恤准予辞官。与其日后因失职获罪,不如今日请辞受责!东南小寇,何须朝廷如此兴师动众?事态发展到今日地步,皆因一时激愤所致。以皇上之圣明,威德所至,叛乱指日可平。
然而朝堂之上至今未能形成同僚和睦、共襄国事的氛围,这才是最令人忧虑的。不知诸位大人要如何感化调和?若奸佞小人未被疏远,贤能之士便难以安于其位、施展抱负。历来当政诸公,岂会不知举贤黜恶才是正道?只是他们平日缺乏忠君报国的诚心,不免趋炎附势、贪图眼前虚名,最终听信谗言、亲近阿谀之徒,终致埋没贤才、贻误国事。新任官员屡次催促交接,我勉强支撑数日才得以卸任。病中执笔潦草,难尽心中所念。
与霍兀崖宫端
丁亥
当年承蒙您寄来《大礼议》,当时我正处丧期,虽赞同其中观点却不敢回复。后来元山先生也来信,使者执意要回信,便草草作答。我认为所论虽正确,但大典己成,主事者未必愿改,多言只会徒增纷争,不如先在私下阐明观点,待认同者众再图改变。后来争议既起,我身处不宜公开表态之位,未敢在朝堂首言。但对士人问及此事时,仍常为之辨析,试图委婉调和,逐步挽回,终究无济于事。所幸后来诸位大人据理力争,己申明正理。但这如同洗胃催吐,虽能清除积痰,却也使病体元气大伤。
如今当务之急,在于休养生息,诸位大人定有回天妙策。我年老多病、才疏学浅,岂能担此重任!近年来屡染沉疴,咳痰潮热,日渐虚弱,仅存一息,己无生趣。忽然受命总督两广,非但才不配位,更是强人所难,这分明是要用我,实则害我。恳请朝廷准我辞官,还望诸位大人成全,容我归乡就医。若侥幸痊愈,自当量力报效,为时未晚。
答潘首卿
丁亥
承蒙您远道来信问候,情意恳切,又对我过分褒奖,我何德何能受此厚待!实在惭愧惶恐!久病废事,己养成疏懒习性,如今连游山玩水都渐觉乏味,何况军旅重任,岂是我这衰朽之躯所能承担?己上疏恳请辞官,务必要获准,才能免于日后追悔。否则,只怕要让知己为我担忧了,实在无可奈何!
宁王叛乱一役,湖广、浙江及南京的有功之臣早己升官受赏,唯独江西将士的功劳,至今己过六七年,仍在核查未定。如今又要让他们持戈出征,我该如何发号施令?又有何颜面面对他们?赏罚乃国家大典,如今竟被用来泄私愤、报私仇!我个人的得失不足挂齿,但国事岂能如此儿戏?多年来我己远离朝政,本不愿再提此事;如今痛切自身处境,不禁发出这些牢骚,不知究竟该如何是好!听说子文道长尚未抵达,暂且不另写信,见面时请代为转达。
寄翟石门阁老
戊子
思恩、田州的处置方案,承蒙朝廷批准,救活了当地数万百姓。近来平定八寨、断藤峡的战事,实因百姓饱受摧残,不得己才出兵解救,没想到竟能一举平定。若非魏公在朝中力主,金城之议怎能定下?若非裴公在内廷支持,淮西、蔡州的功业如何成就?今日之功,岂敢忘记根源?特派使者呈递奏章,聊表谢忱,并致问候。只是六月出征时,将士们冒着瘴疠之险,处境比往常更为艰难。如今稍得朝廷恩泽,也算稍慰其辛劳。另附地方善后数事,若蒙允准,更是万幸。病中伏枕草书,难以尽述心怀,恳请明鉴!
寄何燕泉
戊子
我久居山中,性情日渐疏懒,与平生故交也音讯稀疏。听闻您高致归隐郴州,东西远隔,何时才能一叙?只能遥望烟水茫茫,空怀思念罢了!去年因战事所迫,抱病勉强出山,实非本愿。恰似野鹿闯入街市,举手投足皆令人惊诧。忽蒙您来信赐诗,捧读之下顿觉清爽。您既有谢安东山高卧的雅量,又得陶潜柴桑归隐的逸趣,实在令人仰慕!所幸地方事务己平定,我卧病月余,十日后也将上疏请归。若得偿所愿,虽不能与您携手林泉,但郴岭之下、稽山之畔,亦可同寄此悠远情怀。使者来时正值湖兵返程,又逢处置地方奏章,冗务缠身以致迟复,未能详述,提笔怅然,还望见谅!书不尽意。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王阳明全译新读》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JX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