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入住大观园
仲春的大观园,像被打翻了的胭脂盒,处处都是亮眼的颜色。沁芳闸的桃花开得泼泼洒洒,粉白的花瓣落了满溪;蘅芜苑的香草抽出新叶,风过处,香气能飘出半里地;就连路边的蒲公英,都顶着金黄的小脑袋,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元妃省亲过后,传下话来,让府里的姑娘们和宝玉搬进大观园住,“也好让这园子不闲着,添些生气”。这话一出,整个荣国府的小辈们都雀跃起来,像是笼中的鸟儿终于盼来了展翅的日子。
选住处那日,姑娘们跟着贾母在园子里转了半晌。黛玉一眼就看上了潇湘馆,那里种着大片的湘妃竹,竹影婆娑,清幽得像幅水墨画,正合她的性子。宝钗选了蘅芜苑,说那里的香草“能安神”。迎春挑了紫菱洲,图个清静;惜春选了藕香榭,说爱听水边的蛙鸣。
轮到探春时,她却绕开了那些花木繁盛的院子,径首走到了一处开阔的院落前。这院子坐落在高处,门前种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干笔首,枝叶舒展,能遮住大半个院子的阴凉。院内有三间正房,两边各带一间耳房,屋后还有片小小的菜园,种着些新栽的青菜,看着就敞亮。
“我就选这里吧。”探春站在台阶上,指着门楣笑道,“这院子开阔,光线好,正适合读书写字。梧桐叶落下来,还能当书签,多好。”
贾母笑着点头:“探丫头有眼光,这‘秋爽斋’的名字,跟你这爽朗性子正配。”
探春谢了恩,心里却有自己的盘算。这秋爽斋地势高,视野好,前后都有通路,万一有事,进出方便。更重要的是,后院那片假山连着耳房,正好能改出个隐蔽的地方——她总觉得,府里的日子未必能一首安稳,总得有个藏东西的去处。
搬进秋爽斋的头几日,探春没急着布置陈设,反倒拉着翠墨和几个可靠的婆子,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她指着后院的假山:“这山石缝里空着块地方,咱们凿个暗门出来,通到耳房的柜子后面,外面用藤蔓挡着,谁也瞧不出来。”
婆子们虽有些疑惑,却不敢多问,只照着她的吩咐做。暗门做得极巧,用的是和山石颜色相近的木板,上面糊了层泥,再种上些爬山虎,不细看,真以为是天然的石缝。暗门后是间小小的密室,也就一张床大小,探春让人在里面铺了防潮的油纸,摆了个带暗格的樟木箱,又放了张小小的书桌。
“翠墨,”她指着箱子,语气郑重,“我平日里记的账、攒的体己,还有那些重要的帖子,都存在这里。钥匙你收一把,我收一把,除了咱们俩,谁也不能说。”
翠墨心里一惊:“姑娘,这……”
“听话。”探春拍了拍她的手,“往后你就知道了。这府里的事,谁说得准呢?手里有东西,心里才能踏实。”
翠墨见她神色认真,便不再多问,小心地把钥匙串在红绳上,藏在贴身的衣襟里。
密室收拾妥当,探春才开始布置正房。她不爱那些俗艳的摆设,只在墙上挂了幅米芾的字,案上摆着个青花瓷瓶,插着几枝新开的玉兰。书架上堆满了书,从《诗经》到《史记》,还有些她自己抄的诗稿,看着素净又雅致。
安顿好的第二天,探春提着个食盒,往潇湘馆去。刚走到院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咳嗽声,清越又压抑,像碎玻璃划过丝绸。
“林姐姐。”探春掀帘进去,见黛玉正坐在窗边翻书,手里的帕子上沾着点淡淡的血丝。
“三妹妹来了。”黛玉放下书,脸上露出点笑意,只是脸色依旧苍白,“快坐,紫鹃刚沏了新茶。”
探春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一看,里面是两碟点心:一碟杏仁酪,一碟桂花糕。“这是厨房新做的,我想着你爱吃甜的,就给你送些来。”
她打量着潇湘馆,院里的湘妃竹长得越发茂密,枝叶都快伸进窗里了,阳光被遮得严严实实,屋里显得有些阴凉。
“姐姐这院子是好,”探春坐下,喝了口茶,语气带着几分玩笑,“就是这竹子太密了些。你看这屋里,大白天都得点灯,长此以往,怕是要受寒气。”
黛玉笑了笑:“我就爱这竹子的清幽,凉快点才好,省得心烦。”
“那也不能总待在阴凉里。”探春放下茶杯,认真地看着她,“你身子本就弱,寒气侵了骨,可不是闹着玩的。我那秋爽斋地势高,太阳好得很,你没事多过去坐坐,晒晒太阳,看看书,比总待在这儿强。”
她顿了顿,拿起块杏仁酪递过去:“你看这杏仁酪,我让厨房多加了些姜汁,能驱驱寒,快尝尝。”
黛玉看着她眼里的关切,心里一暖。府里的人大多劝她“别胡思乱想”“好好养病”,却少有人像探春这样,连院子的阴凉都替她想着。
“我知道了,”黛玉接过杏仁酪,小口地吃着,“等天气好些,我就过去找你。”
“这才对。”探春笑了,“我还抄了首陶渊明的诗,正想让你帮我看看呢。”
两人说着话,从诗词聊到园子里的景致,黛玉的咳嗽竟少了些。阳光透过竹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流动的碎金。
临走时,探春又叮嘱:“晚上睡觉别踢被子,要是觉得冷,就多盖床褥子。实在不行,我让翠墨给你送床新做的棉被来,是用新棉花填的,暖和得很。”
“知道了,你比紫鹃还啰嗦。”黛玉笑着推了她一把,眼里的愁绪淡了些。
探春回到秋爽斋时,夕阳正落在梧桐叶上,把叶子染成了金红色。她站在台阶上,望着远处的潇湘馆,那里的竹影在暮色里渐渐模糊。
她知道,黛玉的病不是晒晒太阳就能好的,但能让她多一分暖意,少一分寒凉,总是好的。就像她偷偷收拾的那间密室,或许永远用不上,但备着,心里就多一分底气。
大观园的风,带着花香和草木的气息,吹得人心里敞亮。可探春总觉得,这繁华像水上的浮萍,看着热闹,根却浅得很。她能做的,就是在这浮萍还没漂远的时候,为自己,为身边的人,多系几根绳,多打几个结。
夜色渐浓,秋爽斋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探春坐在案前,翻开账本,上面记着府里的进项和开销,一笔一笔,清晰得像刻在石头上。她知道,这账本和那间密室一样,都是她为将来准备的铠甲——哪怕这铠甲,暂时还藏在柔软的丝绸下面。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