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赏赐风波
上元节后的荣国府,还浸在年节的余温里。廊下的宫灯虽己撤去大半,檐角的红绸却还系着,风一吹,晃出细碎的暖光。这日午后,宫里的太监踩着青石板路进来时,府里的人都竖起了耳朵——元妃娘娘又赏东西了。
传旨的太监是赖大的干儿子,在宫里当差多年,脸上堆着惯有的笑,却掩不住眼底的郑重。他站在正厅中央,展开明黄的圣旨,尖细的声音在屋里荡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贾氏,念及家人,特赏荣国府贾氏亲眷以下物品……”
赏赐的单子念了足有一刻钟。贾母得了一对赤金镶珠的镯子,王夫人是两匹云锦,邢夫人是一匣东珠,迎春、惜春各得一匹素绸和两盆新茶。到了小辈,太监顿了顿,特意提高了声音:“贾宝玉,赏:宫制堆纱花两盆、雨过天青釉笔洗一个、上等宣纸十刀、新制龙井两斤、赤金点翠汗巾一条。”
宝玉站在底下,听见“赤金点翠汗巾”,眼睛亮了亮——这料子和琪官送的那方有些像,却更显精致。
太监接着念:“薛宝钗,赏:宫制堆纱花两盆、雨过天青釉笔洗一个、上等宣纸十刀、新制龙井两斤、赤金点翠汗巾一条。”
话音刚落,厅里静了一瞬。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宝玉和宝钗之间打了个转。两人的赏赐,竟是分毫不差,连汗巾的样式、茶叶的斤两都一模一样。这在宫里的赏赐里,是极少见的——通常总要依着辈分、亲疏,略有差别。
宝钗脸上依旧是温和的笑,双手接过赏赐,规规矩矩地谢恩,仿佛没察觉这异样。可垂在袖边的手,却悄悄攥紧了帕子。
宝玉起初没在意,只觉得“和宝姐姐一样”是件有趣的事,还笑着对宝钗道:“你看,娘娘也觉得咱们该用一样的笔洗呢。”
倒是黛玉,站在迎春身后,手里捏着自己的赏赐——一匹藕荷色绫罗、一匣胭脂、半斤雨前茶,比宝玉和宝钗的少了汗巾和笔洗。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片阴影,指尖无意识地着绫罗的边缘,料子滑腻,却暖不了心里的凉。
她不是计较东西多少。自打进府,贾母和王夫人的赏赐从未短过她的。可元妃这“一模一样”的赏赐,像根细针,轻轻刺在心上——宫里的娘娘,也觉得她和宝玉不配么?连赏赐都要特意把宝钗和他捆在一处。
太监走后,众人捧着赏赐散去。宝玉还在兴奋地摆弄那支笔洗,宝钗被王夫人叫去说话,黛玉却没回潇湘馆,只沿着抄手游廊,慢慢往沁芳闸去。
廊下的红梅开得正艳,花瓣上沾着残雪,红得像火。黛玉站在梅树下,看着落在肩头的花瓣,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声音轻得像叹息。
“林姐姐怎么在这儿?”
探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些微的暖意。她手里提着个食盒,里面是刚从厨房取的杏仁酪,原是要送去潇湘馆的。
黛玉回头,勉强笑了笑:“出来透透气。三妹妹也得了赏赐?”
“嗯,得了匹月白绸子,说是江南新贡的,做件夹袄正好。”探春走上前,把食盒递给她,“刚从老太太院里过来,见你没回去,就猜你在这儿。尝尝?厨房新做的,加了些姜汁,不那么凉。”
黛玉接过食盒,没立刻打开,只望着梅树发呆:“娘娘的赏赐,倒是厚待宝姐姐。”
话里的落寞,像梅枝上的残雪,轻轻往下掉。
探春早看出她的不快,也知道症结在哪。她掰了块杏仁酪,递到黛玉嘴边,语气随意得像说闲话:“姐姐这就不懂了。娘娘在宫里,最看重的就是‘稳重’二字。宝姐姐性子沉静,府里上下谁不佩服?娘娘赏她这些,许是觉得她能替老太太、太太分些心,多照看咱们这些妹妹呢。”
她顿了顿,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最新章节随便看!指着黛玉手里的藕荷绫罗:“你瞧这料子,颜色多衬你?比我那月白的俏多了。娘娘定是想着,林姐姐爱清雅,这绫罗做件披风,配着你窗下的竹影,才是最好看的。”
黛玉被她逗笑了,咬了口杏仁酪,甜香混着姜的微辣,熨帖得心里舒服了些:“就你会说。”
“我说的是实话。”探春认真道,“娘娘离得远,哪能事事细想?不过是依着各人的性子赏罢了。宝姐姐稳重,就多赏些实用的;你爱清雅,就赏些俏艳的;我性子躁,就赏素净的——这才是真疼咱们呢。”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黛玉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元妃在宫里,哪会特意琢磨这些弯弯绕?许是真如探春所说,不过是顺着各人的性子罢了。心里的刺,不知不觉就淡了。
“倒是我多心了。”黛玉释然地笑了,眼里的落寞散了大半。
两人正说着,就见宝玉提着那方赤金点翠汗巾,兴冲冲地跑过来,身后跟着袭人。
“林妹妹!三妹妹!你们看这个!”宝玉把汗巾往黛玉面前一递,“娘娘赏的,和宝姐姐的一模一样!你说巧不巧?”
他光顾着高兴,压根没瞧见黛玉刚舒展的眉头又轻轻蹙了下。
探春在旁边轻轻咳嗽了一声,给宝玉使了个眼色,笑道:“宝二哥这汗巾确实好看,金翠耀眼的。只是……”
她故意拖长了调子,目光扫过不远处的迎春和几个丫鬟,她们正偷偷往这边看,显然是听见了宝玉的话。
“只是妹妹们都在呢,”探春的声音不高,却正好能让周围的人听见,“你总拿着汗巾说‘和宝姐姐一样’,仔细让她们笑话。再说了,宝姐姐的东西,她自己还没细看呢,你倒先替她炫耀上了。”
宝玉这才反应过来,脸上一红。他这才注意到黛玉手里的赏赐比自己的简单,也想起刚才厅里众人的眼神,顿时觉得刚才的话确实不妥。
“我……我不是炫耀,就是觉得巧。”他挠了挠头,把汗巾往怀里塞了塞,“林妹妹,你的绫罗真好看,比我的汗巾俏多了。”
黛玉见他知错,心里的不快又散了些,故意嗔道:“就你嘴甜。我的绫罗再好,也不如你的笔洗金贵。”
“哪能呢?”宝玉连忙摆手,“你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探春在旁边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都是娘娘赏的,哪有贵贱?走,咱们把东西送回房,我刚得了新茶,去我那儿尝尝?”
“好啊!”宝玉立刻应了,又转向黛玉,“林妹妹也去?”
黛玉看了眼探春,见她眼里闪着促狭的笑,便点了点头:“去瞧瞧你的新茶也好。”
三人往秋爽斋去的路上,迎春和丫鬟们远远看着,见刚才还透着点僵的气氛缓和了,都悄悄松了口气。
到了秋爽斋,探春让翠墨泡上新茶。茶烟袅袅升起,混着窗台上兰花的香气,屋里暖融融的。宝玉摆弄着他的笔洗,黛玉翻看探春新得的月白绸子,宝钗被王夫人打发人叫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幅平和的景象。
“宝姐姐来了?”探春笑着招手,“快来尝尝这茶,娘娘赏的龙井,果然比咱们府里的香。”
宝钗坐下,接过茶盏,目光在三人脸上转了一圈,见黛玉神色平和,宝玉也没再提“一样的赏赐”,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对探春投去个感激的眼神。
茶过三巡,宝玉又说起冯紫英家新得的棋谱,黛玉和宝钗都凑过去看,三人头挨着头,讨论得热络,刚才的一点尴尬,早被茶香和笑语冲淡了。
探春坐在旁边,看着这一幕,轻轻舒了口气。她知道,元妃的赏赐像块小石子,在三人心里投了圈涟漪。但只要轻轻一拨,这涟漪就能散开,变回平静的湖面。
窗外的红梅还在开,风一吹,落了片花瓣在窗台上,像个温柔的句号。这深宅里的牵绊,原就该是这样——有小摩擦,更有彼此体谅的暖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