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 诗社成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28章:诗社成立

秋分刚过,大观园的秋意就浓得化不开了。秋爽斋门前的梧桐落了满地金叶,被扫成一堆堆,像铺了层碎阳光;蘅芜苑的香草结了籽,风一吹,香气里带着点清苦;最惹眼的是怡红院的海棠,别处的花都谢了,它偏开得热热闹闹,粉白的花瓣堆在枝头,沉甸甸的,像堆了半树云霞。

探春坐在窗下,看着案上那盆刚从怡红院折来的海棠,忽然来了兴致。这些日子,园子里总因些小事起波澜——黛玉葬花伤怀,宝钗劝她反惹了几分生分;宝玉夹在中间左右不是,常被两人嗔怪。倒不如寻件雅事,让姐妹们聚在一处,少些闲气,多些笑语。

“翠墨,”她扬声唤道,“去把宝二爷、林姐姐、宝姐姐,还有迎春、惜春、云丫头都请来,就说我这儿有好东西瞧。”

翠墨刚走,探春就找出几张素笺,研了墨,提笔写起帖子来。字是她惯有的爽利笔锋,却比平日多了几分雅致:“今秋海棠盛放,恰值闲暇,拟结一诗社,以助雅兴。敢请诸公赏光,共赋佳章……”

没半个时辰,众人就陆续到了。宝玉跑得最快,进门就嚷:“三妹妹有什么好东西?快拿出来瞧瞧!”他穿着件月白夹袄,袖口沾了点海棠花瓣,显然是从花树下钻过来的。

黛玉随后进来,披着件藕荷色披风,手里捏着块帕子,帕角绣着几枝秋菊。见了案上的海棠,眼睛亮了亮:“这花儿开得真好,倒像是特意等咱们似的。”

宝钗穿着石青刻丝袄,含笑走在最后,手里还提着个食盒:“听翠墨说三妹妹有雅兴,我让厨房做了些桂花糕,来凑个热闹。”

众人坐定,探春才把那几张帖子推出来:“我想着,园子里日子清闲,总该有些正经事做。今儿见怡红院的海棠开得好,便想约着姐妹们结个诗社,就叫‘海棠社’,如何?”

“好!”湘云第一个拍手,“我最爱作诗了!只是我才疏学浅,还得靠姐姐们带带我。”

迎春性子静,笑着点头:“我虽作不好,凑个热闹也好。”惜春也跟着应了,手里己捏起笔,似在琢磨该画些什么配诗。

宝玉更是乐坏了,搓着手道:“要得要得!我这就回去把我的新砚台拿来!只是……这诗社总得有个起头,谁先来?”

探春笑了笑,目光在黛玉和宝钗之间打了个转。她知道黛玉诗风灵动,像风拂柳梢,藏着股说不尽的缠绵;宝钗的诗却稳得很,似山立云端,字句里都是从容气度。两人各有千秋,偏又都有些傲气,若不细细调和,怕是要比出高下,反倒生了嫌隙。

“既以海棠起社,不如就以‘海棠’为题。”探春把素笺分下去,“咱们各作一首七律,不拘韵脚,写完了互赏,如何?”她说着,特意把最中间的位置让给黛玉和宝钗,“林姐姐、宝姐姐先来?你们的才思,我们都盼着呢。”

黛玉看了宝钗一眼,嘴角噙着点笑意,没推辞,提笔就写。她的笔尖在纸上轻轻一点,墨痕便洇开,像滴进水里的花露。写着写着,眉头微蹙,像是在和词句较劲,忽然又展颜一笑,笔走龙蛇,快得几乎看不清字迹。

宝钗则从容得多,先拿起茶盏抿了口,目光在海棠花上转了半晌,才慢慢提笔。她的字圆润平和,一笔一划都透着稳当,写几句便停下来,指尖在案上轻轻敲着,像是在掂量字句的轻重,待想妥了,才又往下写,不疾不徐,像春蚕食叶,润物无声。

宝玉凑在两人中间,一会儿看黛玉写,一会儿看宝钗写,嘴里啧啧称奇:“林姐姐这笔锋,真像要飞起来似的!宝姐姐这字,看着就舒服,像坐在暖炉边喝茶。”

探春坐在对面,看着这一幕,悄悄松了口气。至少此刻,她们眼里只有诗,没有往日的疏离。

不多时,众人都写好了。探春先拿起宝钗的诗,轻声念道:“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念到“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时,她停了停,笑道:“宝姐姐这诗,真是‘稳’。‘淡极始知花更艳’,把海棠的风骨写透了——不与春红争艳,却在秋日里开得这般从容,像极了姐姐的性子。”

宝钗脸上泛起微红,谦虚道:“三妹妹过奖了,不过是凑句罢了。”心里却暖烘烘的——她的诗向来重“理”,旁人多赞她“得体”,却少有人说她写出了“风骨”,探春这点评,算是说到了她心坎里。

接着,探春拿起黛玉的诗,目光一扫,便被吸引住了。她清了清嗓子,念道:“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读到“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己昏”时,她放下诗笺,眼里带着赞叹:“林姐姐这诗,是‘灵’。‘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等巧思,怕是只有姐姐想得出。海棠的娇、海棠的愁,都像活过来似的,在纸上动呢。”

黛玉本有些紧张,怕探春偏着宝钗,听了这话,紧绷的肩膀松了松,嘴角弯起个浅淡的弧度:“三妹妹也太夸我了,不过是瞎写罢了。”话虽如此,眼底的光彩却亮得像落了星子——她的诗向来重“情”,最怕被说“矫情”,探春说她“灵”,是懂她的。

湘云在旁边拍着手:“都好!都好!宝姐姐的诗像温酒,越品越香;林姐姐的诗像清茶,一口就醒了!”

宝玉更是得意,仿佛自己得了夸奖似的:“我说什么来着?咱们园子里的姐姐,都是神仙下凡!”

探春见两人脸上都带着笑意,没有半分不快,便顺势道:“依我看,宝姐姐的诗稳重大气,该居第一;林姐姐的诗灵动别致,该居第二。至于我这拙作,就排在后面,给两位姐姐捧哏吧。”

她说着,把自己的诗递过去,上面写着:“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字迹虽也清秀,却少了黛玉的缠绵、宝钗的从容,倒多了几分爽朗。

宝钗忙道:“三妹妹太谦了,你的‘玉是精神难比洁’,比我的句子有力多了。”

黛玉也点头:“是啊,这‘雪为肌骨易销魂’,把海棠的艳写得不落俗套,该当并列才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竟难得地达成了一致。宝玉在旁边看得首乐:“我就说嘛,咱们姐妹哪有什么高下?都是最好的!”

探春让翠墨把诗稿收起来,笑道:“好了,不争高下了。今儿算是开了个好头,往后咱们每月一聚,咏花、咏月、咏雪,什么都能写。我这秋爽斋,就当咱们的社址,如何?”

“好!”众人异口同声。

宝钗打开食盒,把桂花糕分给众人:“尝尝这个,刚做的,配诗正好。”黛玉拿起一块,见上面的桂花摆得精巧,像极了她院里的竹影,忍不住笑道:“宝姐姐这手艺,比诗还巧。”

宝钗也笑了:“林妹妹若是喜欢,我让厨房多做些送去。”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诗稿上,字里行间都透着暖意。海棠花的香气从窗外飘进来,混着桂花糕的甜香,像把这秋日的温柔,都揉进了这小小的屋子。

探春看着黛玉和宝钗凑在一起说笑着分糕点,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熨帖过,暖暖的。她知道,一首诗、一次点评,未必能彻底消弭她们之间的隔阂。可至少此刻,她们眼里有诗,有花,有彼此的笑意——这就够了。

诗社的事定了,众人又说笑了半晌才散去。宝玉临走时还嚷着要给诗社写副对联,湘云拉着黛玉约好下次要咏菊花,宝钗则悄悄对探春道:“三妹妹这主意,真好。”

探春站在廊下,看着众人的背影消失在梧桐叶影里,秋风卷起几片花瓣,落在她的裙角。她知道,这诗社就像这秋日的海棠,或许开得短暂,却总能在微凉的日子里,添几分暖,几分香。而她能做的,就是让这暖,这香,留得久些,再久些。

作者“业羊八”推荐阅读《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