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刘姥姥二进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29章:刘姥姥二进府

秋深了,大观园的银杏叶落得满地金黄,像铺了层碎金。荣国府的门房刚打开角门,就见一个穿着青布棉袄的老妇人,背着个蓝布包袱,被小厮领着往里走。她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根铜簪子绾着,脸上堆着憨厚的笑,正是二进荣国府的刘姥姥。

比起头次来的拘谨,这次刘姥姥明显从容了些。贾母听说“乡下老亲家”来了,特意让人请去见了面,听她讲些田间地头的新鲜事,笑得合不拢嘴。王夫人、邢夫人也陪着说了会话,连王熙凤都少了几分往日的锐利,给她端了碗热汤,让她暖暖身子。

探春是在秋爽斋里接到消息的。翠墨说刘姥姥正在贾母院里讲“地里的倭瓜如何爬藤”,逗得满屋子人首乐。她放下手里的账本——那是她刚理出来的大观园花木开销,光是每月买花肥、雇园丁的银子,就够寻常人家过半年的。

“走,咱们也去瞧瞧。”探春站起身,顺手拿起件石青夹袄披上。她总觉得,这深宅大院里的人,离土地太远了,听个乡下故事都当稀奇,倒不如真听听庄稼人怎么说。

贾母院里果然热闹。刘姥姥正坐在炕边,手里比划着,讲得眉飞色舞:“……那倭瓜秧子,可野了去了!你今儿不给它搭架子,明儿就顺着墙根爬,能爬到房顶上结瓜!结出来的瓜,有圆的有长的,最大的能有几十斤,切开了熬粥,甜津津的,顶顶养人……”

贾母笑着拍着扶手:“倒是比咱们园子里的南瓜有趣。”

刘姥姥又道:“可不是嘛!地里的东西,实诚!你伺候它,它就给你长东西;你懒了,它就给你撂荒。庄稼人不容易,春种秋收,风里来雨里去,就盼着天公作美,能多打几担粮……”

这话落地时,满屋子的笑谈声忽然静了一瞬。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太太姑娘们,虽还笑着,眼里却多了些茫然——她们只知粮米从仓里来,却不知“春种秋收”要流多少汗。

探春站在门口,听得格外认真。她想起大观园里那些荒着的空地:蘅芜苑旁的半亩闲地,只长些杂草;沁芳闸边的坡地,能种些菜蔬,却被园丁们荒着,反倒每月花钱去外面买……刘姥姥说“地里的东西最实在”,这话像颗种子,轻轻落在她心里。

“刘姥姥,”探春走上前,笑着福了福身,“听您说话,比读十本书还明白。我这院里刚沏了新茶,是南边送来的雨前龙井,您若不嫌弃,去我那儿坐坐?”

刘姥姥连忙站起身,往炕沿挪了挪,显得有些局促:“三姑娘太客气了,老身粗手粗脚的,别污了您的屋子。”

“哪儿的话。”探春拉起她的手,她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却暖烘烘的,带着泥土的气息,“我正想听您说说,地里的菜该怎么种。我们园子里有块地,荒着可惜了。”

贾母笑道:“去吧去吧,让三丫头陪你说说话,她最是个实在人。”

秋爽斋里,探春让翠墨摆了桌点心,不是什么精致的细点,而是蒸得暄软的玉米面饽饽、煮得粉糯的红薯,都是刘姥姥熟悉的吃食。

“尝尝这个,”探春递过块红薯,“是厨房用咱们园子里的窖存的,甜着呢。”

刘姥姥咬了口,眼睛亮了:“真甜!比俺们乡下的红薯甜,许是水土好。”她叹了口气,“说起来,这园子可真俊,就是空地太多了。您瞧那墙角,要是种些豆角、黄瓜,搭个架子,夏天能遮凉,秋天还能摘着吃,多好?”

探春心里一动,正合了她刚才的念头:“您说得是。只是园子里的人,都不会种这些。”

“这有啥难的?”刘姥姥放下红薯,掰着手指头数,“春天撒籽,夏天浇水,见了虫就捉,见了草就拔,不用多精细,它自己就能长。俺们村的姑娘媳妇,谁不会?”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包袱里掏出个小布包,打开来,是些的菜籽,“这是俺家今年新收的菠菜籽、萝卜籽,三姑娘要是不嫌弃,种在空地里试试?保管能长出绿油油的菜来。”

探春接过布包,指尖触到那些圆滚滚的菜籽,沉甸甸的,像握着一把实在的希望。“多谢刘姥姥,我定让人试试。”

两人又说了会话,刘姥姥讲了些“如何用草木灰当肥料”“如何看天浇水”,探春都细细记在心里,偶尔插句嘴问些细节,听得比看账本还专心。她忽然觉得,这园子里的花木虽好看,却不如能结出粮食的菜蔬实在——既能省钱,又能让园子里的人尝尝“自己种的东西”,多好。

傍晚时分,刘姥姥要告辞了。王熙凤让人封了二十两银子,又给了些绸缎、点心,笑着说:“姥姥拿回去,给孩子们添件衣裳,买些年货。”

刘姥姥捧着银子,眼圈红红的,给王熙凤磕了个头:“二奶奶的恩情,老身记一辈子!”

她刚走到角门,就见探春的丫鬟翠墨追了上来,手里拿着个沉甸甸的布包。“刘姥姥,我们姑娘让给您的。”

刘姥姥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五十两银子,还有两匹厚实的棉布。“这……这太多了,三姑娘这是……”

翠墨笑道:“姑娘说,您家里人口多,二十两怕不够用。这些银子您拿着,开春买些好种子,多种些地。棉布厚实,给孩子们做棉袄正好。姑娘还说,往后要是有难处,就来府里说,别客气。”

刘姥姥的手哆嗦起来,捏着银子的手心里全是汗。她知道二十两银子对乡下人家己是巨款,三姑娘竟偷偷多给了三十两,还想着孩子们的棉袄……她对着荣国府的大门,“咚”地磕了个响头,声音哽咽:“三姑娘的大恩,老身就是做牛做马,也得还啊!”

翠墨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回府。

秋爽斋里,探春正对着那包菜籽出神。窗外的月光洒在菜籽上,泛着淡淡的光。她想起刘姥姥说的“庄稼人不容易”,想起那些荒着的土地,忽然提笔在账本上写下一行字:“大观园空地,可分地段,试种蔬果。”

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的轻响,像在为日后的日子,悄悄埋下伏笔。她知道,这深宅大院的繁华,终究要靠实在的东西撑着。刘姥姥带来的不只是菜籽和故事,还有一种她从未细想过的“活法”——靠着土地,靠着自己的手,总能长出些什么来。

夜风穿过梧桐叶,带来远处厨房的烟火气。探春把菜籽收进小匣子里,放在案头最显眼的地方。她想,等开春了,一定要试试——让这园子里,不仅有花开花落,还有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有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希望。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 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