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贾母游大观园
深秋的大观园,像被打翻了的调色盘。枫叶红得像燃着的火,沿着沁芳溪一路铺过去,映得溪水都泛着胭脂色;篱边的菊花挤挤挨挨地开着,黄的、白的、紫的,把青砖小径都衬得热闹起来;只有蘅芜苑的香草,还透着股清冽的绿,风一吹,香气漫过石子路,带着点深秋的凉意。
贾母被众人簇拥着游园,坐在竹椅上,由西个小厮抬着,慢悠悠地往前走。她穿着件酱色绣福寿纹的锦袄,手里捏着串蜜蜡佛珠,时不时指点着路边的景致,笑道:“这枫叶比去年红得艳,定是园丁们上心了。”
王夫人、邢夫人陪在旁边,笑着应和;宝玉跟在椅后,手里拿着根树枝,时不时打落飘到贾母身上的落叶;黛玉和宝钗走在一侧,黛玉扶着贾母的椅边,轻声说着“这菊花是三妹妹新移来的,说是从乡下寻来的异种”,宝钗则留意着路边的青苔,提醒小厮“慢些走,当心滑”。
探春走在最后,手里拿着本小册子,上面记着园子里各处花木的长势——这是她连日来带着翠墨一一核对的,哪里的菊花开得好,哪里的梧桐该修剪了,都记得清清楚楚。她看着贾母兴致高昂,心里盘算着,正好趁这机会,把打理园子的事提一提。
一行人先到了潇湘馆。黛玉的院里种满了湘妃竹,竹影婆娑,窗台上摆着几盆幽兰,清雅得像幅水墨画。贾母赞道:“还是林丫头的屋子住着舒坦,有股子清气。”黛玉红了脸,忙让人端上刚沏的枫露茶。
接着往蘅芜苑去。宝钗的院子却截然不同,青石板铺得整整齐齐,除了墙角的香草,竟没什么像样的花木,屋里的陈设也极简,案上只摆着个素白瓷瓶,插着两枝干莲蓬,连绣屏都是半旧的青缎子,透着股说不出的素净。
贾母进了屋,环视一圈,眉头轻轻蹙了蹙。她虽也爱素雅,却觉得这般冷清,少了些人气。“宝丫头,你这屋子也太素净了些。”她摸着椅上的青布坐垫,“连个鲜亮些的靠垫都没有,坐着也不暖和。”
宝钗脸上依旧是温和的笑,亲手给贾母递上茶:“老太太说笑了,我素来爱素净,觉得这样反倒自在。”话虽如此,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她知道贾母偏爱热闹,自己这屋子,确实显得有些寒酸了。
王夫人正要开口说“回头让绣房做些新靠垫送来”,探春却抢先笑道:“老太太,宝姐姐素来爱素净,这屋子瞧着清爽,只是深秋了,是该添些暖意。”她转向宝钗,语气亲昵得像自家人,“我瞧着你院角那片空地闲着,不如种些石榴树、月季,这两种花泼辣,花期又长,开春能开得热热闹闹的,看着也喜庆。”
她又指着案上的素瓷瓶:“再说这屋里,不必添什么金贵物件,找几个景德镇新出的粉彩小瓷罐,插些干花;再让莺儿绣几个青底白花的靠垫,既不张扬,又添了些活气,老太太您说呢?”
贾母听着,眉头渐渐舒展开了。这提议既合了她爱热闹的心意,又没驳了宝钗的素净性子,反倒显得贴心。“探丫头说得是!”她笑着点头,“宝丫头,就依探丫头的,添些花草物件,住着也暖和些。你素日里懂事,也该对自己好些。”
宝钗心里一暖,忙起身谢道:“多谢老太太疼我,也谢三妹妹惦记。我回头就让人去办。”她知道探春这是在为她解围,既没让她落了“不讨老太太喜欢”的话柄,又给了她台阶下,那份细致,比送多少物件都贴心。
出了蘅芜苑,一行人往秋爽斋去。路上经过一片荒着的空地,地里长着些杂草,只在角落种着几株半死不活的向日葵。贾母瞥了一眼,随口道:“这地荒着怪可惜的,若是种些菜蔬,倒也实用。”
探春心里一动,连忙上前一步,笑道:“老太太说得是。我前几日核了核园子的账,光是雇园丁打理花木、买花肥花籽,每月就得花二十多两银子。其实园子里的花草果蔬,许多都能让婆子们学着打理。”
她指着路边正在修剪菊花的两个婆子:“您瞧她们,手脚麻利得很,只是没学过怎么侍弄精细花草。若是教她们些法子,让她们分片管着——这处种菊花,那处种月季,空地里种些萝卜、青菜,一来能省下雇园丁的银子,二来她们自己种出的东西,吃着也尽心,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夫人听着,点了点头:“探丫头这话在理,府里最近开销紧,能省些是些。”
贾母捻着佛珠,沉吟片刻。她知道府里的进项一年不如一年,探春这提议既实在又贴心,不像那些只会说空话的。“你既有这心思,就去办吧。”她缓缓道,“让赖大媳妇配合你,挑几个本分的婆子,先试试。若是好,再往大了推。”
探春心里一喜,忙福身道:“谢老太太成全。”她知道,这声“成全”,是给了她打理园子的实权,那些记在账本上的改革念头,总算能落地了。
说话间到了秋爽斋。探春的院里倒真是热闹,窗台上摆着盆开得正盛的芙蓉,廊下挂着几串晒干的红辣椒、黄玉米,看着就透着股烟火气。贾母进了屋,见案上摆着刚摘的橘子,金灿灿的堆了一盘,笑道:“还是探丫头的屋子住着舒坦,有股子过日子的劲头。”
探春笑着递过个橘子:“这是园子里石榴树下摘的,酸中带甜,老太太尝尝。”又让翠墨端上栗子糕,“这栗子是前儿让婆子们去山里捡的,自己磨了粉做的,比外面买的干净。”
贾母尝了口栗子糕,点着头道:“嗯,是这个理。自己动手做的,吃着也安心。”她看了眼探春,眼里多了几分赞许——这丫头不仅心思活络,还懂得实在,比那起子只知享乐的强多了。
游园到日头偏西才散。贾母被送回荣庆堂时,还念叨着“探丫头提议得好,让婆子们打理园子,既省了钱,又添了活气”;宝钗回蘅芜苑的路上,让莺儿记下“明日去花市买石榴苗、月季秧”,脸上带着释然的笑;只有探春,回到秋爽斋就翻开了那本花木账,在“婆子分工”一栏下,提笔写下“蘅芜苑片区:负责香草、新种花果”,笔尖划过纸页,沙沙的声响里,藏着她对这园子的期许。
暮色漫进窗棂,把账本上的字迹染得柔和。探春望着窗外的芙蓉花,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让这大观园从“只供赏玩”到“能生实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今日贾母的默许,像给这深秋添了把柴,让那点改革的火苗,能烧得更旺些了。
作者“业羊八”推荐阅读《红楼:探春重生,挽贾府狂澜》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M1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