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热茶与冷眼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连绵的雨总算歇了,留下湿漉漉的天地和泥泞难行的村巷。陈十一裤脚挽得老高,露出的小腿上还沾着干涸的泥印,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半山腰李阿婆家的蜿蜒小径上。雨后初晴的阳光努力穿透厚重的云层,在山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气息。

李阿婆的家孤零零地杵在山坳里,土坯墙,灰瓦顶,几丛野竹从墙根顽强地钻出来。院门虚掩着,陈十一轻轻推开,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小院不大,倒还算整洁,只是角落堆着些干柴,几只芦花鸡在湿漉漉的地上悠闲地踱步。

“阿婆?李阿婆在家吗?”陈十一扬声问道。

堂屋门帘掀开一角,一个佝偻瘦小的身影探出来。李阿婆头发几乎全白了,稀疏地挽在脑后,脸上皱纹深刻,像风干的核桃皮,眼神却带着山里人特有的清亮和警惕。她扶着门框,眯着眼打量陈十一,目光在他胸前的工作牌上停留片刻,又移到他沾满泥浆的裤腿和鞋子上。

“你是……”她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和迟缓。

“阿婆,我是村里新来的小陈,社区工作站的。”陈十一赶紧扬起笑脸,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温和可亲,“来看看您,最近身体还好吧?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没有?”

李阿婆没立刻答话,只是慢腾腾地挪到屋檐下一张磨得油亮的竹凳上坐下,指了指旁边一个小马扎:“坐吧,后生仔。”

陈十一依言坐下,掏出笔记本,准备记录。这是他摸索出的“工作法”——随时记下村民反映的问题。

“帮忙?”李阿婆慢悠悠地开口,目光望向远处雾霭沉沉的山峦,“我一个老婆子,黄土埋到脖子根了,能有啥事麻烦政府?你们忙你们的。”语气平淡,却透着一股疏离。她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些烟丝和一小叠裁好的旧报纸。她熟练地卷起一支粗大的烟卷,划燃一根火柴点上,辛辣的土烟味立刻在潮湿的空气里弥漫开来。

陈十一的心微微一沉,这态度和王老倌的愤怒不同,是一种更深的、近乎认命的漠然。他想起网格图上李阿婆名字旁那个小小的红色标记——“高龄独居,无子女”。他合上笔记本,决定换个方式。

“阿婆,您这烟丝看着挺有劲啊,自己种的?”陈十一没再提工作,目光落在她布满老茧、关节粗大的手指上。

李阿婆抽烟的动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微光。“嗯,屋后头坡上自己种了点,不值钱,抽个味道。”她吐出一口烟雾,声音似乎松动了一丝丝。

“那您可真是好把式!我爷爷以前也爱种烟,可惜我小时候他就……现在想闻闻那味儿都难。”陈十一语气里带着真诚的遗憾,顺势把话题引开,“您一个人住这半山腰,挑水砍柴什么的,多不方便啊?我看您这院子收拾得真利索,比我强多了。”

“惯了。”李阿婆简短地说,但紧绷的嘴角似乎柔和了一点点。她磕了磕烟灰,忽然问:“后生仔,你是青山本地的?听着口音不像。”

“我家是山那边陈家坳的,隔两座山梁子,口音是有点不同。”陈十一老实回答,“刚毕业,考了咱村这个社工。”

“哦……”李阿婆拉长了音调,不知在想什么。沉默了一会儿,她又卷了一支烟,递给陈十一:“抽不?”

陈十一连忙摆手:“谢谢阿婆,我不会。”

李阿婆也不勉强,自顾自点上,烟雾缭绕中,她似乎陷入了某种回忆,眼神变得有些悠远,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讲起过去的事:山洪冲垮过老房子、年轻时采草药摔下过陡坡、老伴走得早……话语零零碎碎,像山涧里时断时续的溪流。陈十一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也没有再翻开笔记本,只是偶尔应和一声。

首到日头渐渐西斜,给小小的院落镀上一层金边。陈十一看到墙角堆着的柴火不多了,便起身道:“阿婆,天不早了,我看您柴火快没了,我帮您劈点吧?正好活动活动筋骨。”不等李阿婆拒绝,他己经走到柴堆旁,捡起那把沉重的老柴刀。

李阿婆张了张嘴,终究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个陌生的年轻后生,笨拙却卖力地劈砍着那些潮湿的木柴。柴刀落下的“梆梆”声,在寂静的山坳里回荡。汗水很快浸湿了陈十一的后背。

劈了小半堆柴火,码放整齐,陈十一抹了把汗,准备告辞。临走前,他像是不经意地问了一句:“阿婆,我听说镇上有个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好像八十岁以上符合条件的独居老人能申请点补助?您……”

李阿婆正看着那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火,闻言愣了一下,摆摆手:“那都是虚的,麻烦得很,我一个老婆子,过一天算一天……”语气依旧平淡,但陈十一敏锐地捕捉到她眼底一闪而过的、极其微弱的光亮,那是一种被长久压抑的、对“好一点”的极其渺茫的期待。

“不麻烦的,阿婆!”陈十一立刻接口,语气带着年轻人特有的热切,“政策就是给咱们老百姓用的!您把身份证、户口本给我看看就行,我帮您去问问,跑跑腿!成不成另说,试试总不亏!”

李阿婆沉默了,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眼神复杂地看着陈十一,又看看那堆新劈的柴火。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慢吞吞地站起身,一言不发地走进昏暗的里屋。陈十一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几分钟后,李阿婆出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洗得发白的旧手帕包。她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保存得还算完好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小心翼翼地递到陈十一面前。

“那……就麻烦你,小陈同志。”她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久违的、近乎陌生的客气,甚至用上了“同志”这个称呼。她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陈十一心头一热,双手郑重地接过那带着老人体温的证件,用力点头:“您放心,阿婆!我回去就查清楚政策,尽快给您回话!”他掏出笔记本,仔细记下李阿婆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联系电话(其实是一部放在床头、很久没响过的旧座机号码),然后把证件仔细包好,交还给李阿婆。

离开小院时,夕阳的余晖正将李阿婆佝偻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站在屋檐下,对着陈十一离开的方向,微微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是深深的皱纹,眼神却似乎不那么空洞了。

回村的路上,陈十一的脚步轻快了许多,虽然双腿依旧沾满泥泞。他翻开笔记本,在李阿婆的名字后面,不再是冰冷的标记,而是写下了具体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申请(待核实政策细则)”。而在这一页的页眉空白处,他用力写下一行字,墨迹深重:“信任的起点:倾听、看见、去做。” 他抬头望向炊烟袅袅的青山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些写在网格图上、印在政策文件里的“服务”二字,要真正落到地上,需要踏破多少双鞋,磨破多少嘴皮,又需要怎样去焐热一颗颗或冰冷或麻木的心。这社工的路,比他想象的要泥泞崎岖得多,但此刻,他脚下却仿佛有了那么一丝踏实的触感。

作者“青山宗陈十一”推荐阅读《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