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培训课堂的破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编制待遇攻坚战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陈十一丝毫没有放松对社工专业能力提升的关注。他深知,即使解决了“留人”的问题,“育人”和“用人”同样关键。现有的碎片化、脱离实际的培训模式,必须打破重构!

他否决了李科长递交的、充满高校理论术语的新培训方案初稿。“李科,方案理论性很强,但缺了点‘土腥味’。”陈十一指着方案说,“我们的社工不是在实验室做研究,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吵架的邻居、走失的老人、叛逆的青少年、复杂的家庭关系。培训要解决的,是他们‘不会干’、‘干不好’的燃眉之急!”

他提出了全新的培训体系构建思路:

1. **需求导向,精准滴灌:** 由各街道社工站征集一线社工最迫切需要的培训主题和技能(如:老年痴呆症早期识别与沟通技巧、青少年心理问题介入方法、复杂家庭纠纷调解策略、社区资源链接实操等),汇总形成“需求清单”。

2. **师资重构,实战为王:** 建立“双师型”师资库。一方面,邀请高校教授、行业专家讲授前沿理论和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遴选一批像白云镇赵建国、河口街道刘芳这样的优秀社区书记、资深“金牌社工”,担任“实践导师”,分享他们的“独门秘籍”和失败教训。陈十一亲自担任“首席实践导师”,计划开设“社区书记治理案例解析”课程。

3. **形式创新,注重实效:** 采取“小班工作坊+线上案例库+实地跟岗”模式。减少大课灌输,增加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开发线上平台,建立“海西社工案例库”,收集整理全区典型服务案例(成功与失败并存),供社工随时学习研讨。安排新入职社工到优秀社区跟岗实习。

4. **考核倒逼,学以致用:** 培训考核不再是一纸试卷,而是要求学员结合所学,提交一个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的行动方案或案例报告,由“实践导师”和专家共同评审。

这个方案在部内讨论时,再次引发争议。李科长担心:“陈部,让基层社工当老师?他们讲课能行吗?会不会不够专业?影响培训权威性?”

“权威性不是靠头衔,是靠解决问题!”陈十一斩钉截铁,“基层社工的‘土办法’,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检验的真知!让他们讲,就是要打破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壁垒’!我们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是能真正帮到一线同行的‘战友’!”

方案最终获得通过。陈十一亲自点将,组建了由部内培训骨干、优秀街道社工站长和几位高校专家组成的课程研发小组。他要求小组必须下沉社区,与一线社工同工同勤至少一周,切身感受他们的工作场景和痛点,再回来设计课程模块。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最新章节随便看!

首期“海西区社工骨干能力提升工作坊”在区党校开班。与以往不同,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主席台,桌椅被摆成了便于讨论的“岛屿式”。开班第一课,站在讲台上的不是西装革履的专家,而是穿着朴素夹克、拿着翻旧笔记本的陈十一。

他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打开投影,展示了一个真实案例——他在青山村处理赵大奎和钱福贵宅基地纠纷的全过程记录(隐去姓名和具体地点)。从最初的激烈冲突、村民的质疑,到发现核心诉求、寻求“共赢”方案,再到最后的成功调解和后续回访。他详细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自己的思考、运用的策略和踩过的“坑”。

“大家看,”陈十一指着记录里王老倌摔门的那段,“这个时候,是据理力争还是暂时退让?我当时选择退一步,不是因为理亏,而是为了保存沟通的渠道。基层调解,有时候‘退’是为了更好地‘进’。”他又指着“公共通道”方案形成的思考过程,“跳出‘争’的框架,寻找‘共’的可能,这是解决复杂矛盾的关键钥匙。”

他的讲述生动具体,充满细节和反思,没有空泛理论,全是实战干货。台下的社工们听得聚精会神,频频点头,不时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

接着,来自不同街道的几位“实践导师”轮番登场,分享各自领域的绝活:

* 一位资深社工分享如何识别和帮助隐匿的受家暴妇女;

* 一位社区书记讲述如何动员“刺头”居民参与社区治理;

* 一位负责青少年事务的社工演示如何用“桌游”打开叛逆少年的心扉……

课堂气氛热烈,互动不断。下午的工作坊,围绕一个真实的、悬而未决的社区矛盾案例(一户多残家庭因照料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学员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方案设计,“实践导师”和专家现场点评指导。思想的碰撞、经验的交流、解决问题的热情,在小小的教室里激荡。

工作坊结束时,学员们意犹未尽。一位年轻的社工激动地说:“陈部长,各位老师,今天学到的东西太有用了!比听十场理论报告都强!感觉一下子有了方向和底气!” 刘芳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眼含热泪:“以前总觉得培训是负担,是走形式。今天才知道,培训可以这么接地气,这么解渴!感谢陈部长,感谢部里给我们搭建这么好的平台!”

看着学员们眼中重燃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陈十一欣慰地笑了。这堂“破壁”之课,不仅传授了技能,更传递了一种理念:基层的经验值得尊重,实践的力量无比珍贵。笔记本上,他记录下课堂的精彩瞬间,并写下:“培训体系初见成效!核心:以实践为师,以问题为引,以实效为尺。下一步:推广模式,完善案例库,固化机制。” 为社工赋能,他正努力打通从“知道”到“做到”的最后一公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基层晋升路:从编外社工到政坛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