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总会发光。刘青在区民政局的表现,尤其是那份关于优化社区治理体系的调查报告,得到了区里主要领导的赏识。恰好,区内一个街道的副主任位置空缺,经过组织程序,刘青被任命为该街道的副主任,分管民政、社建等工作。
某种意义上,这是“重回”基层,但身份己截然不同。从执行者变成了管理者之一。
再次回到熟悉的场景——街道会议室、社区服务中心、居民纠纷现场——刘青的感觉很奇妙。他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琐碎与压力,但手中多了一份权限和资源。他开始尝试将理想照进现实。
他推动在自己分管的几个社区试点“参与式预算”,将一部分街道的惠民资金使用权交给居民代表讨论决定,用于解决他们自己认为最迫切的问题。起初阻力很大,社区干部嫌麻烦,居民也不相信。刘青耐心组织,全程指导,当第一个由居民自己决定安装的公共晾衣杆建成时,带来的成就感和信任感是巨大的。
他联系辖区内企业、商铺,建立“社区合伙人”制度,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反哺社区。比如,律师事务所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理发店为老人提供优惠理发,小超市设立爱心物资兑换点。虽然规模不大,但探索了一条整合社会资源的新路。
一天中午,刘青和街道同事在外吃完午饭,步行回单位。路过离街道办两条街外的一个临街商铺时,他无意中瞥见一个熟悉的侧影。
那是一家新开的服装店,装修雅致。一个穿着时尚连衣裙的女子正在橱窗前调整模特造型。那是……小丽?
刘青愣了一下,几乎怀疑自己看错。小丽似乎感应到目光,转过头来。西目相对,两人都显露出惊讶。
“小……刘主任?”小丽先开了口,脸上掠过一丝不自然,随即露出笑容。 “小丽?你怎么在这里?”刘青走上前。 “我……我开了这家店。”小丽捋了一下头发,“有半年多了。” 半年多?那比他自己调来这个街道的时间还早。刘青心里咯噔一下,这难道是巧合?还是…… “生意还好吗?”刘青压下心头的异样,客气地问。 “还行,刚起步。”小丽笑了笑,眼神有些复杂,“听说你高升了,调到这边当领导了?恭喜啊。” “谢谢,只是正常工作调动。”刘青感觉对话有些干涩。
此后,刘青上下班有时会刻意绕过那条街,但偶尔还是会“偶遇”小丽。有时是她在搬货,刘青会搭把手;有时是她店门口的下水道堵了,打电话到街道求助,恰好转到刘青这里,他让城管科的人去处理了一下。
接触渐渐多起来。刘青发现,离婚后的小丽变了很多。不再是那个只会哭诉的柔弱主妇,而是变得独立、干练,言谈间多了几分生意人的精明和洒脱。她从不提过去社区的不愉快,也从不主动要求刘青做什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刘青的心情却很矛盾。他对小丽有好感,甚至有一丝愧疚(总觉得当初自己的处理方式间接导致了她的家庭破裂)。下班后,他确实没那么忙了,有时小丽约他一起吃个便饭,他犹豫后也会答应。和她聊天很放松,能暂时摆脱工作的压力。
但另一个声音总在警告他:别忘了之前的举报风波!如果真的和她在一起,那当初在社区受的委屈岂不白受了?岂不是坐实了那些流言蜚语?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就像屁股坐到黄泥巴,没屎也是屎。”他自嘲地想。
“顺其自然吧。”最终他这样告诉自己。反正两人现在都是单身,为什么一定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只要行得正坐得首,问心无愧就好。这种不清不楚、若即若离的关系,就这样维持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VOP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