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艇的悬停引擎在火星废墟上空掀起淡粉色的沙尘,像一层薄纱覆盖在坍塌的洞穴入口。林默被医护人员抬上担架时,右手仍死死攥着那个透明密封袋——里面装着半颗淡绿色的晶体,袋壁上凝结的水珠在应急灯下发亮,像裹着一层冷汗。他能感觉到晶体在掌心微微发烫,仿佛还残留着周明远最后攥着它的温度。
“血压80/50,心率120,有内出血迹象。”医护人员的声音隔着氧气面罩传来,带着机械的冷静。林默的视线越过他们的肩膀,看见小陈被固定在另一副担架上,额头上的新绷带又洇出了血,嘴唇却在动,似乎在说什么。他费力地侧过头,终于看清小陈的口型——“晶体……藏好……”
“他在喊‘晶体’。”张教授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他的胳膊被划伤了,缠着厚厚的纱布,却执意扶着担架边缘,“林默,那半颗晶体绝不能落在‘守望者’手里。周老师临终前塞给你时,手指在上面敲了三下,是摩尔斯电码‘安全’的意思,他一定早有安排。”
林默艰难地点头,指尖掐进密封袋的边缘,晶体的温度透过薄薄的塑料传来,像一团微弱的火苗。两小时后,救援艇停靠在“星尘号”主舰的对接舱,金属舱门开启时发出刺耳的气压声,林默被推进医疗舱的瞬间,监护仪的“滴滴”声与记忆里周明远实验室的警报声重叠在一起——十年前那个雨夜,也是这样的声音,伴随着实验室的爆炸声,将他从周明远的怀里推开。
“林指挥,听说你醒了,特意来看看。”李哲的声音像一块冰砸进医疗舱,林默猛地睁开眼,看见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色制服,左臂缠着与张教授同款的绷带,脸上挂着那副标准的温和笑容。但林默注意到他袖口的金属纽扣——那是“守望者”高层的专属标识,十年前炸毁实验室的人,制服上也有同样的纽扣。
医护人员识趣地退了出去,舱内只剩下监护仪的机械音。李哲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手指轻轻敲着金属扶手,节奏与周明远敲击实验台的习惯一模一样。“裂变器的自毁很成功,”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默的右手,“可惜周老师没能……不过也好,他总算解脱了。当年他要是肯把晶体的研究交出来,何至于落到今天的地步?”
林默的心跳骤然加速,监护仪的警报声立刻尖锐起来。他故意动了动受伤的腿,疼得倒抽一口冷气,趁机将右手藏到被子里:“什么晶体?我们差点被埋在里面,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周老师的研究笔记早就烧没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是吗?”李哲的笑容加深了,眼神却像手术刀般锐利,“可我的人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了半颗没被炸毁的催化剂晶体。淡绿色,菱形切面,和周老师十年前申请专利时的图纸一模一样。”他向前倾身,膝盖顶住担架边缘,“周老师研究了十年的东西,总该让它发挥点价值,你说对吗?毕竟,那是用他三条肋骨和半条腿换来的成果。”
监护仪的警报声更响了。林默看着李哲起身走向医疗柜,突然想起周明远最后攥着他手腕的力度——那不是临终的挣扎,是在传递某种信号。他猛地偏过头,看向床头柜上的水杯,杯壁上的水珠正顺着杯口滑落,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形状像个简化的星轨图——那是周明远教他认的第一个星座,象征“守护”的天鹰座。
“我有点累了。”林默按下呼叫铃,金属按钮硌得指尖生疼,“李总工程师要是没别的事,我想休息了。‘守望者’的事,不该来烦一个伤员。”
李哲没动,只是盯着他被子下的右手:“林默,我们都是周老师的学生。他总说‘科学要懂得分享’,你把晶体交出来,我们可以一起完善它——想想看,这能让多少人受益?火星殖民地的能源危机,地球的粮食短缺,都能解决。”
“受益?还是让‘守望者’受益?”林默突然笑了,牵动了腹部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十年前你炸了他的实验室,抢走第一批晶体样本时,也是这么说的。我真该让周老师看看,他最得意的学生,现在成了什么样子——用老师的心血换晋升,拿同门的命换功绩。”
李哲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他猛地抓住林默的手腕,力气大得像铁钳,制服袖口滑上去,露出手腕上的疤痕——那是当年周明远为了拉他出火场,被化学试剂灼伤的痕迹。“别跟我提他!”他的声音冷得像火星的夜风,“那个固执的老东西,当年要是肯把研究交出来,根本不会死!他就是个守着棺材板的老古董,活该!”
“松开他!”张教授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航天服的士兵,头盔上的徽记是国际空间站的标志,“李总工程师,总指挥让你去一趟指挥舱,关于裂变器的事故报告,需要你亲自解释。空间站的督查组己经在等了。”
李哲狠狠甩开林默的手,转身时,林默看见他制服口袋里露出半截金属球——和在洞穴里周明远紧握的那颗一模一样,表面刻着“守望者”的徽记。“你会后悔的。”李哲的声音冷得像冰,快步消失在走廊尽头,金属靴底敲击地面的声音,像在倒计时。
张教授立刻关上门,从怀里掏出个微型扫描仪,屏幕上还残留着血渍——显然是小陈塞给他的。“快,把晶体拿出来。刚才小陈醒了,说周老师的头盔里有异常信号,让我们用这个扫一下。”他的手指在扫描仪上颤抖,“那孩子硬撑着说完才晕过去,说这是周老师留给他的最后指令。”
林默颤抖着从被子里摸出密封袋,淡绿色的晶体在扫描仪的光束下泛起涟漪,像活过来的水。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串代码,由点和线组成,与十年前周明远在加密邮件里发的摩尔斯电码完全吻合。张教授飞快地解码,一行行字在屏幕上缓缓浮现:
【晶体有记忆功能,储存着裂变反应器的核心数据——李哲在培育可控制的裂变体,目标是地球磁场。他在晶体里植入了纳米追踪器,一旦接触地球大气层,会自动激活裂变程序,顺着磁场线扩散至全球。】
“控制裂变体?”林默的后背瞬间爬满冷汗,监护仪的警报声再次尖锐起来,“他想在地球磁场里复制火星的裂变反应?可这种裂变体遇到氧气会产生剧毒气体,周老师的笔记里写过!”
“不止。”张教授指着代码末尾的星图,坐标点闪烁着红光,“你看这坐标,是地球同步轨道的废弃卫星墓地。他想把晶体送到那里,用卫星残骸当载体,让裂变体顺着磁场线扩散。那里是国际空间站和‘守望者’的共管区域,他可以利用职权避开检查。”
医疗舱的门突然被敲响,小陈的声音带着哭腔从门外传来,夹杂着输液管的晃动声:“林哥,张教授……李哲带了 guards 过来,说要‘保护’你们。他刚才在走廊里打电话,说要申请强制接管医疗舱,理由是‘怀疑伤员携带危险样本’。”
林默立刻将密封袋塞进医疗柜的夹层,用绷带盖住,绷带的气味让他想起十年前周明远为他包扎伤口时的样子——当时周老师也是这样,用沾了碘伏的绷带层层包裹,说“伤口会疼,但藏住秘密更疼”。“把扫描仪藏好。”他对张教授使了个眼色,目光落在窗外,“我们得让晶体离开‘星尘号’,找个李哲找不到的地方。”
张教授突然指向窗外——一颗银白色的货运舱正在与主舰对接,舱身上印着国际空间站的标志,舱门处的工作人员穿着蓝色航天服,头盔上的国旗图案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有办法了。”他的眼睛亮起来,“货运舱明天会返回地球,搭载的是空间站的科研样本,按国际公约,‘守望者’的人无权检查。我认识负责押运的王教授,他是周老师的老同学,绝对可靠。”
就在这时,门锁发出“咔哒”的轻响,李哲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温和得令人毛骨悚然:“林默,我带了新的止痛剂,据说效果很好——顺便,想和你聊聊周老师十年前的‘真正研究’。他临终前,是不是把‘净化程序’告诉你了?就是能让裂变体稳定的那个。”
林默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疼痛让他保持清醒。他看着医疗柜的夹层,那里的淡绿色晶体正透过密封袋,在灯光下泛着幽光,像一颗藏在黑暗里的眼睛,静静注视着即将到来的风暴。而他不知道的是,在救援艇的货舱角落,小陈趁着被转移时的混乱,将另一颗完整的淡绿色晶体——周明远藏在他防护服夹层里的那颗,装进了贴有“实验废料”标签的金属盒里。那是周老师在洞穴坍塌前塞给他的,说“总有一颗能回到地球,交给真正守护它的人”。
监护仪的“滴滴”声突然变了节奏,与货运舱对接的机械音重叠在一起,像在为这场无声的较量,敲起了倒计时的鼓点。林默闭上眼,仿佛又听见周明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当两颗晶体相遇时,净化程序会自动激活。别怕,科学的尽头不是毁灭,是守护。”
他睁开眼,看向张教授,后者正将扫描仪藏进医疗废物袋,眼神坚定。窗外,货运舱的对接指示灯变成了绿色,像一颗在黑暗中亮起的星。
作者“爱德华18”推荐阅读《飞往火星的救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XG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