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的煤炉子烧得正旺,铁壶嘴嘶嘶吐着白汽,混着机油与图纸的油墨味在空气里打旋。
林卫国背着手站在挂着蓝图的墙前,指尖点了点“模块化应急供电系统”几个大字:“老耿头,你说这玩意儿要是能接上咱们轧钢厂的备用电路,遇上停电能顶多久?”
老耿头把老花镜推到额头上,布满老茧的手指沿着图纸走线比画:“按这功率算……三小时保底!上个月高炉检修停电那回,要能有这东西,至少少废半炉钢水。”他喉头动了动,“就是这集成模块的精密度……”
“所以才要整合铁路系统的维修网络。”林卫国抽出另一张图纸,“我托小赵联系了丰台机务段,他们的电机师能帮忙校准线圈;再找轧钢二车间的王师傅,用咱们的特种钢材做外壳——”他目光扫过围坐的七八个核心成员,“不是单打独斗,是攥成拳头。”
小赵在笔记本上唰唰记录,笔尖突然顿住:“师傅,刚收到科委的招标细则。”她推过油印文件,“申报项目要附技术可行性报告、产能承诺书,还有……核心成员的资质证明。”
最后几个字说得轻,目光却扫过李师傅——这位跟着林卫国学了三年钳工的老师傅,至今只有初级技工证。
李师傅的糙手捏着茶杯,指节发白:“要不我……”
“说什么浑话。”林卫国一巴掌拍在他肩上,震得茶沫子溅出来,“资质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修了二十年机床,拆过的电机比有些工程师翻过的书都多,这就是最好的资质。”
他转身时,后颈的旧疤在暖光下泛着淡粉——那是刚穿越时被贾东旭拿扳手砸的,“都记着,咱们不是求着他们批项目,是给他们个机会,把好技术用在刀刃上。”
众人正听得热血上涌,仓库木门“吱呀”被推开条缝。
小赵的徒弟小孙探进半张脸,额角沾着雪:“赵姐,传达室王大爷说有您电话,说是……清华来的。”
小赵的眉峰跳了跳,冲林卫国使个眼色,跟着小孙出去。
五分钟后她回来时,手里多了张皱巴巴的纸条,指尖攥得发白。
林卫国接过一看,字迹是李师傅儿子的——那孩子去年高考差三分没上大专,正跟着他爹学手艺呢。
“机械系破格录取,学费全免,条件是协助完成一项社会实践调研。”林卫国念完抬头,正撞进李师傅骤然收缩的瞳孔。
老工人的喉结动了动,像被人掐住脖子的老黄牛:“这……这是好事吧?”
“是好事。”林卫国把纸条折成小方块,塞进铁皮茶筒底下,“但得先说好,你儿子要是去了,这项目里你负责的线圈绕制部分,我得另找人。”他顿了顿,“毕竟人家清华要的是'社会实践',总不能让你一边教儿子,一边给咱们干活儿。”
李师傅的脸腾地红了,抄起桌上的搪瓷缸灌了口茶:“我明儿就给那招生办回电话,就说孩子想先跟我学满三年徒!”
话音未落,仓库外突然传来嘈杂的脚步声。
三瘸子瘸着腿撞进来,怀里揣着个磨旧的布包,额角渗着汗:“卫国!刚有个戴眼镜的来传达室,说要花八百块买我那手工校平的技法——”
他掀开布包,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的铜尺、角规,“说什么这手艺要是失传了可惜,可我琢磨着……”
林卫国伸手按住他发抖的手背:“琢磨得对。”他转向众人,目光像淬了火的钢,“他们挖人、买手艺,图的不是咱们这点儿本事,是怕咱们把本事传给更多人。”他指节敲了敲墙上的“技术创新试点”铜牌,“今天散会就去各班组传话:明儿中午全体大会,我有话要说。”
第二天中午,实训基地的大礼堂挤得水泄不通。
林卫国站在临时搭的木台上,身后挂着新写的黑板:“第一项,技术传承津贴。”
粉笔重重敲在“十五元”三个大字上,“带徒三人,考核通过,每月多拿半拉月工资。咱们工人教徒弟,什么时候要过钱?
可有人想用一张录取通知书买走咱们的手艺,我偏要让大家知道——传手艺,光荣;被传手艺,更光荣!”
台下爆发出轰鸣的掌声,老耿头抹了把脸,袖子上沾着铁屑:“我教了西十年徒,头回有人说'传手艺光荣'!”他身旁的小徒弟攥着笔记本,眼睛亮得像淬了火的钢。
“第二项,家属就业帮扶。”林卫国举起厂办刚盖好章的文件,“互助会出面协调,给骨干家属安排仓库保管、食堂帮厨这些稳当活儿。咱们在车间拼命,家里人不能跟着受穷。”
掌声更响了,李师傅的媳妇在第三排抹眼泪,三瘸子的闺女攥着他的拐棍蹦跳:“爹,我能去厂幼儿园当阿姨啦?”
同一时刻,清华机械系的副教授办公室里,梁振邦的茶杯“啪”地摔在地上。“李师傅拒绝了?三瘸子也不卖手艺?”他踹翻脚边的藤椅,“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泥腿子!”
“还有更糟的。”助手递来张纸条,“听说红星互助会在搞什么'技术确权',设计贡献都登记备案,以后赚钱按比例分……”
梁振邦的脸瞬间煞白。
他抓起桌上的《研究会内部会议纪要》,目光停在“必须阻止红星模式扩散”那行字上,喉间泛起腥甜——他们最怕的从来不是林卫国的技术,是这个从西合院里杀出来的工程师,正用最朴实的规则,撬翻他们经营了二十年的技术壁垒。
当晚,林卫国在宿舍台灯下翻着小吴匿名寄来的会议纪要,嘴角勾起冷笑。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时,他正盯着商城界面上“国匠级”权限的灰色锁头——“感激×8、愤怒×3、震惊×2,荣耀点+13”,锁头边缘泛起若有若无的金光。
窗外的雪停了,月光漫过窗台上的老陈笔记。
林卫国合上会议纪要,听见走廊里传来工人们的笑声——李师傅在教徒弟磨钻头,三瘸子的闺女哼着儿歌蹦跳。
他摸了摸兜里的技术确权登记本,里面夹着老耿头刚签的带徒协议。
距离申报截止还有三天。
实训基地的大喇叭突然响起:“各项目组注意,科委物资处明天送实验器材来!”声音混着北风撞进窗户,惊起几片未化的雪。
林卫国望着墙上的倒计时牌,12月25日的红圈被他画得格外深——那列载着新挑战的列车,己经鸣着汽笛,驶进了最后的弯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W1P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