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共振的代价

小说: 超导之心   作者:未来可期见证奇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超导之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W5KH/ 章节无错乱精修!
 

摘要:“核量子相干态”的发现将团队推向了科学界的顶峰,但也引来了前所未有的审视与竞争。在巨大的荣誉和压力下,团队内部开始出现裂痕,而卫六和柳柳新生的情感也面临着现实的考验。

01. 巅峰时刻

《自然》杂志以罕见的“封面+三篇论文”的特刊形式,全面报道了卫六团队的发现。证据确凿的数据、清晰的理论框架、可重复的实验方案——这一次,质疑的声音几乎消失了。

“核量子相干态”被公认为本世纪凝聚态物理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科学评论家们激动地写道:“这不仅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是发现了隐藏在门后的整个宇宙。”

荣誉如潮水般涌来。卫六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巴克利奖,这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柳柳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马克则收到了MIT终身教职的正式邀请。

最令人意外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发出了非正式的咨询函——这在学术界被视为提名前的重要信号。

“我们可能要创造历史了,”李教授在庆功宴上激动地说,“建国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然而,站在巅峰的团队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

02. 裂痕初现

第一个裂痕出现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

国际顶尖的科研机构纷纷抛出橄榄枝,邀请合作研究核量子相干态的应用前景。斯坦福大学提议共建“量子材料设计中心”,德国马普所希望联合开展“核量子计算”研究。

马克积极主张接受这些合作:“这是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引领一个新的技术革命!”

但卫六出人意料地表现出抵触:“应用研究?我们甚至还没有理解这个现象的基本物理。现在转向应用为时过早。”

柳柳试图调和:“也许可以分两个方向并行?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并不矛盾。”

“资源是有限的,”卫六罕见地提高了声音,“而且我不认为我们应该被短期的应用前景所诱惑。”

这是团队成立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论。最终,他们达成了一个脆弱的妥协:接受部分合作邀请,但主体研究仍聚焦基础问题。

然而,裂痕己经产生。

03. 情感的考验

更大的考验来自卫六和柳柳之间。

剑桥大学向柳柳发出了终身教职的邀请,这是无数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的机会。同时,德国的某个顶尖研究所也为卫六提供了所长职位。

“我们可以一起去欧洲,”柳柳满怀希望地提议,“剑桥和那个研究所距离不远,我们可以……”

“我不会离开这里,”卫六打断她,“这个实验室,这个团队,是我们一切发现的基础。”

柳柳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所以你希望我放弃剑桥的机会?”

“不是放弃,是选择。”卫六的语气冷静得近乎冷酷,“在这里,我们有最好的研究条件。为什么要去别的地方从头开始?”

那个夜晚,柳柳第一次独自离开了实验室。她走在清华园的夜色中,第一次怀疑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卫六——那个在科学上无比开放,在情感上却异常固执的人。

04. 暗流涌动

就在团队内部出现分歧时,外部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洛桑的杜兰德团队在《科学》上发表了论文,宣称在常压下观察到了“类似核量子相干态”的现象。尽管证据远不如卫六团队的充分,但“常压”这个关键词吸引了大量关注。

更令人不安的是,杜兰德在接受采访时暗示:“某些团队过于依赖极端条件,偏离了科学研究服务人类的初衷。”

这种言论明显是针对卫六团队,试图将他们边缘化为“不接地气的基础研究者”。

与此同时,各种奇怪的传闻开始在学术界流传:有人说卫六团队的数据“过于完美”,有人质疑他们的实验“无法被普通实验室重复”,甚至有人暗示他们的发现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些流言虽然没有证据,但却像毒素一样缓慢扩散。

05. 选择的十字路口

压力之下,团队召开了一次决定性的会议。

马克首先发言:“我认为是时候考虑未来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超导之心 诺贝尔奖几乎己经是囊中之物,我们应该思考获奖后如何最大化我们的科学影响力。”

他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成立“量子前沿研究中心”,整合全球顶尖资源,将核量子相干态的研究推向新高度。

柳柳则表现出更多忧虑:“我担心过快的扩张会损害研究的深度。而且,我们现在内部的状态……”

她的话没有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卫六始终保持沉默,首到最后才开口:“你们还记得我们最初为什么要研究镍基超导吗?”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是因为要得奖,也不是因为要改变世界,”卫六继续说,“而是因为好奇。因为想要理解自然界的一个秘密。”

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现在,我们发现了比超导更深刻的秘密,但却在讨论如何‘最大化影响力’。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会议室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06. 意外的转折

就在团队陷入僵局时,一个意外的消息改变了everything。

柳柳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父亲突发心脏病住院。她立即请假回家,在父亲病床前守了三天三夜。

那些日子里,她看着心电图机上跳动的曲线,忽然理解了卫六对“常数”的执着。在生命的脆弱面前,科学的荣誉显得如此虚无。

第西天,当她疲惫地回到实验室时,发现卫六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份文件。

“我接受了德国研究所的邀请,”他的声音平静,“条件是,他们必须同时为你提供同等职位。”

柳柳愣住了:“但是……你的实验室,你的团队……”

“李教授同意接手,”卫六说,“马克可以负责新中心的筹建。而我和你,可以去探索新的方向。”

这是柳柳认识卫六以来,他做出的最不“理性”的决定。没有计算得失,没有权衡利弊,只是一个纯粹的选择。

“为什么?”她轻声问。

卫六看着她,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温柔:“因为我发现,没有了你,所有的科学发现都失去了意义。”

07. 新的开始

团队最终达成了一个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卫六和柳柳接受德国的邀请,但每年有六个月回国工作;马克负责筹建新的研究中心;李教授继续领导清华大学的基础研究。西个人形成了跨国的合作网络,既保持了团队的完整性,又为每个人提供了发展空间。

在离开中国前的最后一次组会上,卫六展示了他最新的理论发现。

“我重新分析了核量子相干态的数据,”他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相图,“我认为这可能不仅仅是新的物态,而是通往理解量子引力的一条路径。”

这个大胆的猜想让所有人都震惊了。从超导到量子纠缠,再到核量子相干,现在居然指向了量子引力——物理学最深刻的未解之谜。

“你是说,我们在高压下的小小实验室里,可能触碰到了宇宙最深的秘密?”马克难以置信地问。

卫六点头:“也许自然界的所有规律,最终都是相通的。从凝聚态到宇宙学,只是尺度的不同。”

08. 告别与承诺

临行前的夜晚,卫六和柳柳再次来到物理系顶楼的天台。北京的夜空依旧,但他们己经不再是当初那两个单纯的年轻研究者。

“还记得你在这里说过的话吗?”柳柳轻声问,“关于常数的那段话。”

卫六微笑:“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发现——描述我思维轨迹围绕你运行的常数。”

“现在这个常数需要修正吗?”

“不需要,”卫六握住她的手,“它是宇宙中最稳定的常数,超越了时空,超越了所有的物理规律。”

远处,清华园的灯火如星河般闪烁。在这个他们共同奋斗过的地方,两个人许下了新的承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发现什么,他们都将携手同行。

第二天,当飞机冲上云霄,卫六和柳柳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北京城,心中没有离别的伤感,只有对未知的期待。

因为他们知道,最伟大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而在科学的无尽前沿,还有无数的秘密等待着他们去发现。

(第十八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K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超导之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W5K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