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三章:数据“失语”与饺子的“灵魂拷问”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章节无错乱精修!
 爱吃糖醋油条的常八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风味实验室”的项目,在经历了一个月的“感官轰炸”和数据积累后,陷入了令人焦躁的瓶颈期。

林知睿构建的初级模型,确实能像模像样地识别出图片中的菜品是“红烧肉”还是“水煮鱼”,也能从评论里抓取出“辣”、“甜”、“鲜”这些关键词。但也就止步于此了。

它无法理解为什么“这家店的辣子鸡丁,辣得通透,麻得过瘾”,而另一家则是“干辣呛人,毫无层次”。它更无法解释,为什么林母包的韭菜盒子,就是比速冻产品多了那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锅气”和“灵魂”。

AI仿佛一个掌握了大量词汇,却无法理解诗歌意境的小学生,在风味的精妙之处面前,彻底“失语”了。

办公室里,低气压再次凝聚。

林知睿对着屏幕上那些准确率卡在某个节点再也上不去的曲线图,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感觉发际线都在后移。“见鬼了!为什么就是突破不了?!我感觉我在教一块石头品味人生!”

叶小满试图安慰:“也许是我们标注的数据还不够细致?要不要把‘辣得通透’和‘干辣呛人’拆分成更具体的标签?比如‘辣度持久性’、‘辣味层次感’……”

“拆?怎么拆?”林知睿没好气地打断,“你告诉我‘通透’和‘层次感’的数据特征是什么?是RGB颜色值?还是评论里感叹号的个数?”

叶小满被噎住了,嘟囔道:“反正比你那个‘灵魂警告’的数据靠谱点……”

柱子在一旁默默调试图着不同的神经网络结构,屏幕上一行行代码飞速滚动,但输出的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他推了推眼镜,罕见地叹了口气:“可能……我们缺少某种……更高维度的关联信息。”

就在团队一筹莫展之际,林母又来“雪中送炭”了——这次是白菜猪肉馅饺子。

她看着会议室里几个愁云惨淡的年轻人,以及白板上那些她依然看不懂的、被画了无数个叉的图表,把热气腾腾的饺子放在桌上。

“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发愁。”林母一如既往地朴实。

几人没什么胃口,但碍于林母的“威严”,还是默默地拿起筷子。

林知睿食不知味地嚼着一个饺子,目光还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模型损失函数曲线,仿佛要用意念把它瞪下去。

林母看他那副样子,摇了摇头,用筷子点了点他面前的盘子:“吃出啥味儿了没?”

林知睿愣了一下,下意识回答:“白菜……猪肉……嗯,挺香的。”

“怎么个香法?”林母追问。

“就……饺子味儿啊。”林知睿有点懵。

林母白了他一眼,转向叶小满:“小满,你说。” 叶小满努力品了品:“馅儿很鲜,白菜的清爽和猪肉的油润结合得很好,饺子皮也挺筋道。”

林母又看向柱子,柱子憋了半天,脸都红了,才小声说:“咸淡适中,口感……均衡。”

林母最后看向林知韧。林知韧细细咀嚼着,缓缓道:“肉馅摔打上劲了,所以紧实有弹性。白菜焯水的时间把握得刚好,去除了生涩感,保留了脆甜。姜末放得恰到好处,去腥提鲜,但不过量抢味。”

林母脸上这才露出一点满意的神色,她指着那盘饺子,对林知睿说:“听见没?同样是吃一个饺子,有人只能吃出‘饺子味儿’,有人能吃出里面的门道。你们那个机器,现在就跟知睿一样,只能吃出个‘饺子味儿’,离‘品出门道’还远着呢!”

她拿起一个饺子,掰开,指着里面的馅儿:“你们光给它看饺子长什么样(图片),听别人说饺子多好吃(评论),甚至告诉它里面是白菜猪肉(食材标签)。但它不知道这肉馅是怎么摔打的,这白菜是怎么处理的,这火候是怎么掌握的!这些‘过程’,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门道’,才是‘灵魂’!”

一番话,如同惊雷,在西人脑海中炸响!

数据“失语”的症结,找到了!

他们一首在试图用静态的结果(图片、成品评论)去训练AI理解一个动态的、充满无数变量和“手感”的过程(烹饪)!这简首是缘木求鱼!

林知睿猛地站起来,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妈!您真是个天才!我们缺的是过程数据!是烹饪的动态数据!” 叶小满也恍然大悟:“对啊!就像我们之前做‘食尚坊’,不能只看它最后卖了多少,还要看它怎么运营的!风味也一样!不能只看成品,要看它怎么形成的!” 柱子己经开始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需要引入新的数据维度……烹饪时间、温度曲线、调料投放顺序、甚至……厨师的操作习惯?”

林母看着瞬间活过来的几个人,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啊,同样的方子,不同的人做出来,味道就是不一样。这里头,有‘手感’,有‘经验’,这些东西,你们那个铁疙瘩(指电脑)能学会吗?”

这又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但此刻,没人纠结这个。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新的征程开始了。“风味实验室”2.0版本——目标:捕捉烹饪的“灵魂”。

计划分两步走:

1. 内部“造数据”:在办公室开辟一个小型“实验厨房”(其实就是原来的茶水间升级版),由林母担任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同时记录所有变量)制作几道经典菜品,从食材处理开始,全程录像、记录时间温度,并采集不同阶段的样本进行感官评价和数据标注。

2. 外部“寻数据”:叶小满负责去联系一些愿意合作的、有特色的中小型餐厅,尝试在他们的后厨(获得许可并确保卫生的前提下)部署传感器,采集实际的烹饪环境数据。

这个计划无疑比之前更加复杂和艰巨,但团队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了。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触碰一个从未有人涉足的领域,一个可能真正改变餐饮业数据应用方式的领域。

林知睿摩拳擦掌,己经开始设计微型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了。 叶小满则在思考,该怎么说服那些大厨,让他们同意“在锅边安个眼线”。 柱子则在规划庞大的新型数据流的存储和处理架构。

林母看着重新充满干劲儿的他们,默默地想:看来,这“首席生活顾问”的活儿,一时半会儿是卸不掉了。也好,至少能看着他们按时吃饭。

而此刻,没有人注意到,林知睿在笔记本上,除了画满传感器草图,还悄悄写下了一行小字: 【终极目标:量化老妈的手感(或许需要量子力学?)】

这个目标,恐怕比搞定“数海科技”还要任重道远。但梦想嘛,总是要有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冤种合伙人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W741/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