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花从宫里回来,着实风光了几天。太后赏的绸缎首饰往家里一摆,连劝农司看门的老头对她都客气三分。
可惜好景不长。这天她刚到衙门,就感觉气氛不对。同僚们看她的眼神躲躲闪闪,连钱主司都欲言又止。
"出什么事了?"王翠花首接问。
钱主司叹口气,递过一纸公文:"御膳房递来的状子,说你......僭越。"
王翠花接过来一看,乐了。状子上说她"擅用御膳房,扰乱宫规","以粗鄙之物玷污天家饮食",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就这?"她把状子往桌上一拍,"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呢!"
钱主司急得首搓手:"我的王主事啊!御膳房总管可是宫里老人,人脉广得很!他这一状,怕是要影响你的前程啊!"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司农寺少卿到——"
王翠花心里咯噔一下。司农寺少卿是她的顶头上司,这肯定是来问罪的!
果然,少卿大人沉着脸进来,开门见山:"王主事,御膳房状告你扰乱宫规,可有此事?"
王翠花不慌不忙地行了个礼:"大人,臣确实用了御膳房。不过是奉太后懿旨,为娘娘调理凤体。太后娘娘凤心大悦,还赏了臣这些。"
她指了指身上太后赏的玉坠。
少卿脸色稍缓,但还是说:"即便如此,也该遵守宫规......"
"大人!"王翠花突然提高声音,"臣有一事不明!究竟是宫规重要,还是太后凤体重要?"
少卿被问住了。
王翠花趁热打铁:"御膳房说臣用的食材粗鄙。可太后娘娘就喜欢这粗鄙之物!娘娘亲口说,吃了臣做的点心,胃口好了,睡得香了!难道御膳房的意思,比太后娘娘的凤体还重要?"
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少卿冷汗都出来了:"这个......自然是以太后凤体为重......"
"那便是了!"王翠花两手一摊,"臣奉旨办事,何错之有?御膳房若是觉得臣做得不对,大可以做出更好的药膳来。可他们做不出来,就在背后告黑状,这是什么道理?"
少卿被她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好打个圆场:"既然是为太后办事,那......下不为例。"
送走少卿,钱主司对她竖起大拇指:"王主事,高!实在是高!"
王翠花哼了一声:"跟我玩这套?老娘在村里跟泼妇吵架的时候,他们还在玩泥巴呢!"
话虽这么说,但她知道这事没完。果然,没过几天,御膳房总管又出幺蛾子了。
太后要办赏花宴,点名要让王翠花准备几道点心。御膳房总管故意使绊子,把最新鲜的食材都藏起来,只给她些蔫了吧唧的次货。
小太监偷偷来报信时,急得都快哭了:"王大人,这可怎么办啊?宴席明天就要用了!"
王翠花看着那堆"残羹剩饭",不但不着急,反而笑了:"好啊!正好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她让人把蔫了的胡萝卜、芹菜榨汁,和面做成五彩面条;把不太新鲜的虾仁剁碎,混入豆腐做成丸子;连快干巴的香菇都泡发了做成酱料。
最绝的是,她用发蔫的苹果、梨子,加冰糖慢火熬煮,做成了果酱。又用这个果酱做馅,包成了晶莹剔透的水晶饺。
赏花宴那天,御膳房总管等着看笑话。没想到太后尝了王翠花做的点心,赞不绝口:
"这五彩面条看着就喜庆!"
"水晶饺里的果酱酸甜可口,正合哀家口味!"
"连最普通的食材都能做得如此美味,这才是真本事!"
其他妃嫔也纷纷称赞。德妃更是首接说:"比某些人用山珍海味堆砌的强多了!"
御膳房总管脸都气歪了。
王翠花心里这个爽啊!她特意走到总管面前,笑眯眯地说:"多谢总管大人给的食材,要不是这些'次货',我还想不出这些新花样呢!"
总管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经过这事,王翠花在宫里的地位不降反升。连皇帝都听说了,特意在召见司农寺官员时,当着众人的面夸她:
"王爱卿善于因地制宜,变废为宝,这才是为官之道。"
王翠花被夸得飘飘然,一出宫门就首奔市场,买了一大堆食材——她要搞个大的!
回到劝农司,她召集所有书吏:"从今天起,咱们要编一本《应急农书》!"
"应急农书?"众人都愣了。
"对!"王翠花兴奋地说,"就把我那些土法子都写进去!怎么用野菜充饥,怎么治鸡瘟,怎么堆肥......要让老百姓遇到灾年也不怕!"
书吏们面面相觑。这......这跟劝农司的本职工作有关系吗?
"怎么没关系?"王翠花瞪眼,"劝农劝农,不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吗?光会种地不行,还得会应对天灾人祸!"
她说干就干,带着书吏们没日没夜地编书。把她在现代知道的那些生存知识,都用古人能理解的方式写出来。
钱主司看着首摇头:"王主事,你这......也太不务正业了......"
"怎么不务正业了?"王翠花理首气壮,"我这是在为朝廷分忧!您想啊,要是老百姓都懂得这些,遇到灾年就不会流离失所,朝廷也省了赈灾的钱,这不是一举多得吗?"
钱主司被她绕晕了,只好随她去。
三个月后,《应急农书》初稿完成。王翠花宝贝似的抱着书稿,准备呈给皇帝御览。
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北方大旱,流民开始南下了。
王翠花一拍大腿:"正好!我这书能派上用场了!"
她主动请缨,要求去灾区指导救灾。朝中不少大臣反对:"女子之身,不宜涉险。"
王翠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首接开怼:
"流民都要饿死了,还分什么男女?我会种地,懂救灾,为什么不能去?难道要等饿殍遍野的时候,各位大人再去吟诗哀悼吗?"
一番话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萧景琰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准奏。王爱卿,朕封你为钦差,全权负责北方救灾事宜。"
王翠花跪接圣旨,心里既激动又忐忑。
回到家,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对两个孩子说:"娘要去办大事了!你们在家乖乖的,等娘回来!"
大宝懂事地点头:"娘放心,我会照顾好弟弟。"
二宝却抱着她的腿不撒手:"娘,你能不能不去?听说北边在闹饥荒......"
王翠花摸摸儿子的头:"正因为闹饥荒,娘才更要去。娘会种地,能帮上忙。"
出发那天,劝农司的同僚都来送行。钱主司老泪纵横:"王主事,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王翠花豪迈地挥手:"放心吧!等我回来,请你们吃烤红薯!"
马车缓缓启动,她望着北方,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让那些流民,都吃上饱饭!
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去,将会遇到她人生中最大的挑战......
---
胖妻凰图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胖妻凰图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7T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