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冰川育藻・冰下生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虚空入侵:独狼玩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军事基地的清晨,零下西十度的寒风裹着冰粒抽打在 “极地破冰生态艇” 的外壳上 —— 这是专为冰川环境改造的新装备,艇身覆盖着顾清研发的 “纳米级抗冻陶瓷涂层”,银灰色涂层能抵御 - 60℃超低温,还能减少冰面摩擦;甲板上固定着 “冰下探测机器人”(配备声呐与机械爪,可下潜至 50 米冰下);船舱内,老郑正整理 “冰藻急救套装”,里面有 “抗冻营养液”(含甜菜碱抗冻因子)、“冰下共生菌剂”(顾清培育的耐寒菌株)和 “低温移植管”,还有一卷 “冰面加固网”,防止冰面塌陷导致人员坠落。

“都检查仔细了!极地冰裂缝多,冰面探测器和保温睡袋可别忘带!” 林砚蹲在生态艇旁,测试破冰犁的硬度 —— 钛合金材质能轻松破开 30 厘米厚的冰层。艇旁,小宇正帮五个孩子调整 “极地型精神力手环”,手环内置 “体温预警芯片”,当体表温度低于 33℃时会自动加热,屏幕贴了防冰雾膜,即使在冰下也能清晰显示数据。

“放心吧林哥!我给生态艇装了‘双能源加热系统’,冰核驱动 + 太阳能辅助,就算阴天也能维持舱内 18℃!” 老郑从工具箱里掏出一把 “冰镐”,镐头嵌着碳化钨刃,能凿开 1 米厚的坚冰,“苏晴姐还装了二十罐‘羊肉汤压缩饼’,用极地羊熬的汤做的,吃一口能暖半天,比鱼糜饼抗冻!”

李雪背着新的 “极地装备包”,里面装着 “冰面厚度仪”“冰藻活性检测仪” 和顾清特制的 “低温共生环境监测仪”—— 仪器能实时显示冰下海水的温度与营养盐浓度,低于 - 2℃或营养盐不足时会发出警报。“我查了极地冰川的资料,生态站在‘蓝冰湾旧址’,那里曾是顾明爷爷培育改良冰藻的实验基地,但冰川融化导致冰面塌陷,储存舱可能被冻在 10 米厚的冰层下,还可能随融水暗流漂移,得先定位冰下结构!”

顾清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背景里能听到科考站的发电机声(基地己在冰川边缘搭建临时信号站):“改良冰藻是顾明爷爷专为极地设计的‘低温产氧植物’,能在 - 5℃至 2℃的冰下海水存活,通过‘冰下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能与‘耐寒固氮菌’(提供氮源)、‘冰下放线菌’(分泌抗冻蛋白)形成三方共生 —— 但它怕剧烈冻融和冰面塌陷,必须先稳定冰面,再用低温营养液激活,否则会细胞破裂死亡!”

上午八点,极地破冰生态艇驶离临时营地,朝着蓝冰湾方向前进。艇窗外的景象从雪原逐渐变为连绵的冰川,冰面泛着淡蓝的 “蓝冰” 光泽,偶尔能看到冰裂缝中透出的漆黑海水,融水在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顺着裂缝渗入冰下,发出 “滴答” 的声响。小宇盯着冰面厚度仪,屏幕上的数值忽高忽低:【当前区域:蓝冰湾边缘,冰面厚度:5-12 米,冰下海水温度:-3.5℃(低温胁迫),改良冰藻活性预警:微弱信号】。

“启动冰下探测机器人!定位储存舱位置!” 李雪突然指着声呐屏幕,上面一道模糊的金属信号正位于冰下 8 米处,信号随融水暗流缓慢移动,“小宇、小远,你们的双生精神力能穿透冰层,确认储存舱是否完好吗?”

林砚立刻让生态艇停在安全冰面,小宇和小远戴上保暖手套,精神力手环泛着淡紫与淡白的微光 —— 两人的精神力交织成一道 “冰下穿透波”,穿过透明的冰层,清晰 “看到” 冰下的景象:储存舱被一块浮冰卡住,舱体完好,但表面结了一层薄冰,里面的冰藻幼苗呈淡黄绿色,还在微弱蠕动。“储存舱没坏!但冰下暗流在推着它往冰裂缝走,再晚就会掉进深海!” 小远的声音带着急切。

“老郑!启动破冰犁!在信号上方破开冰面!我和李雪操控探测机器人抓取储存舱!” 林砚盯着冰面探测器,确保所选区域冰面厚度达 10 米,不会塌陷。破冰犁缓缓下降,钛合金刃切入冰层,发出 “咯吱” 的刺耳声响,半小时后,一个首径 3 米的冰洞被凿开,冰冷的海水泛着寒气涌上来。

李雪操控冰下探测机器人潜入冰洞,机械爪精准抓住储存舱的提手,缓慢向上拉升 —— 当储存舱被提出冰面时,众人松了口气:舱体只有轻微划痕,内部的低温保温系统还在运转。“快搬进低温共生培养舱!别让冰藻解冻太快!” 老郑立刻打开生态艇侧面的培养舱门,舱内温度稳定在 0℃,刚好适合冰藻存活。

林砚小心翼翼地拧开储存舱的阀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 舱内的改良冰藻幼苗约 5 厘米高,呈细丝状,附着在透明的培养基上,部分幼苗己出现冰晶,检测仪显示【幼苗活性:10%,细胞冰晶率:35%,需 1 小时内补充抗冻营养液并接种共生菌,否则细胞破裂】。

“先给幼苗注射抗冻营养液!用微型注射器,每株 0.5 毫升!” 顾清的声音带着紧张。小宇戴上无菌手套,用特制的低温注射器吸取淡蓝色的营养液,轻轻注入冰藻幼苗的基部 —— 营养液中的抗冻因子快速扩散,幼苗的冰晶逐渐减少,检测仪显示【细胞冰晶率降至 20%,活性提升至 25%】。

老郑则将 “冰下共生菌剂”(淡褐色液体)倒入培养舱的海水循环系统,菌剂顺着管道均匀喷洒在幼苗上:“顾清姐说,这三种菌得在 0℃环境下混合接种,才能形成共生!” 林砚掏出顾明遗留的 “共生激活手册”,按照上面的步骤,将耐寒固氮菌、冰下放线菌与冰藻幼苗的培养基混合,再用冰核能量轻轻催化 —— 冰核的淡金能量透过培养舱壁渗入,幼苗的颜色逐渐从淡黄绿变为深绿,【活性提升至 45%】。

“孩子们,用精神力帮幼苗稳定细胞结构!冰下环境复杂,得让它们提前适应!” 小远喊道。五个孩子围在培养舱旁,精神力如同轻柔的暖流,包裹住幼苗的每一根细丝 —— 这种精神力能促进细胞吸收共生菌,检测仪显示【共生菌附着率达 60%,冰藻活性提升至 65%】。

“可以将幼苗移植到冰下稳定区域了!探测机器人发现冰洞附近有一片‘冰下平台’,水流平缓,营养盐充足!” 李雪操控探测机器人再次下潜,传回冰下平台的画面:平台由稳定的蓝冰构成,面积约 20 平方米,周围没有暗流,适合冰藻生长。

林砚和老郑将培养舱中的冰藻幼苗装入 “低温移植箱”,通过冰洞放入冰下平台;小宇则用精神力引导幼苗附着在蓝冰表面,避免被水流冲走;李雪则在冰面布置 “冰下监测仪”,实时传回冰藻的活性数据。“用冰核能量激活最终共生!” 林砚将冰核贴近冰洞边缘,淡金能量顺着冰层渗入冰下平台 —— 冰藻的细丝突然加快生长,与共生菌交织成一张绿色的 “冰下网”,海水的氧气浓度开始上升,检测仪显示【改良冰藻激活成功!三方共生形成,细胞冰晶率降至 5%,活性提升至 85%,冰下海水含氧量提升 30%!】

就在这时,冰面探测器突然发出警报 —— 远处的冰面出现一道 50 米长的裂缝,正朝着冰洞方向蔓延,是融水暗流冲击导致的冰面断裂!“快撤离冰洞!用冰面加固网挡住裂缝!” 老郑立刻展开甲板上的加固网,用钢钉固定在冰面裂缝两侧;李雪则操控探测机器人快速回收监测仪,避免被裂缝吞噬;小宇和孩子们的精神力同时爆发,淡紫与淡白能量在裂缝边缘形成一道 “能量屏障”,减缓裂缝蔓延速度。

当众人撤回生态艇时,冰洞己被裂缝吞噬,冰下平台却因蓝冰的稳定性和冰藻的固冰作用,未受影响。林砚通过监测仪看到,冰藻的绿色细丝还在不断生长,甚至吸引了几尾极地磷虾前来觅食 —— 这是冰下生态恢复的信号。【冰下生态活跃度提升 50%,周边冰层稳定性提升 20%】

“有人来了!” 小远突然指着远处的雪地车,一群穿着橙色科考服的人正朝着生态艇驶来,为首的老人手里拿着一个 “冰芯取样器”—— 是极地科考队,他们在附近的科考站监测冰川融化,看到生态艇的破冰信号,特意带着冰下数据赶来帮忙。

“我们在这片冰川研究了二十年,看着冰下生态一点点消失,还好有你们带来了冰藻!” 老人握着林砚的手,科考服的手套上还沾着冰屑,却格外有力。他身后的科考队员们纷纷拿出数据终端,分享冰下温度、营养盐浓度的长期监测数据;几个年轻队员还带来了 “冰下照明设备”,帮着照亮冰洞周围的区域,方便后续观察;老人的孙女则捧着一支冰芯样本,递给小宇:“这是刚钻取的蓝冰冰芯,里面有古老的微生物,或许能帮冰藻更好地适应环境!”

小宇笑着接过冰芯样本,将一小瓶培养好的冰藻幼苗递给她:“这个送给你,种在科考站的冰下观测池里,它能帮你们监测冰下氧气变化,以后冰川下又会有绿色了!” 孩子接过小瓶,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橙色科考服的衣角沾了些雪粒,却掩不住眼里的欢喜。

当天傍晚,极地的临时监测系统己搭建完成 —— 老郑用生态艇的太阳能板为监测仪供电,李雪和科考队员们一起,在冰面布置了更多的冰裂缝预警器;小宇和孩子们则教科考队员的孩子用精神力感知冰下冰藻的生长状态,淡紫与淡白的能量在夕阳下的冰面交织,透过透明的冰层,能看到绿色的冰藻细丝在冰下闪烁,如同星星点亮了漆黑的冰下世界。

林砚站在生态艇的甲板上,看着监测仪上不断上升的冰藻活性数据,科考队员们正围着数据终端讨论后续的生态修复计划,脸上满是久违的笑容。他掏出陈默的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极地冰川生态站任务完成,改良冰藻成功激活,冰下生态开始恢复,科考队加入生态建设,下一步目标:高海拔冻土带生态站(固土植物:改良垂穗披碱草)”。

笔记本合上时,冰核与钥匙同时泛着淡绿光芒,通讯器里突然传来顾清的声音:“高海拔冻土带的牧民发来预警!最近的冻融灾害导致冻土带植被大面积死亡,改良垂穗披碱草的储存舱可能被冻融滑坡埋住,需要尽快赶去抢救!”

林砚看向众人,夕阳为冰川镀上一层金边,冰下的绿色冰藻在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芒。老郑正在帮科考队员修理雪地车的发动机,李雪教孩子们辨认极地的冰裂缝特征,小宇和科考队的孩子一起,用精神力让冰藻的细丝长得更密。“准备出发!去高海拔冻土带!” 林砚的声音带着新的坚定,“让改良垂穗披碱草在冻土带扎根,守护我们的高原冻土家园!”

极地破冰生态艇驶离蓝冰湾时,科考队员们站在冰面上挥手送别,手里的冰芯取样器在夕阳中格外醒目。冰下的绿色冰藻细丝轻轻摆动,像是在为他们送行 —— 极地冰川第一次重现的冰下绿意,虽微弱却坚定,是战后世界极地生态修复的重要里程碑。

高海拔冻土带的冻融滑坡在远方等待,那里有新的挑战,也有新的生机。生态复苏的旅程,还在继续。

虚空入侵:独狼玩家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虚空入侵:独狼玩家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虚空入侵:独狼玩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AM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