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那栋古朴庄重的红楼,沐浴在秋日的晨光中,透着历史的厚重与学术的威严。沈知微手持正式的聘任文件,步履从容地踏入其中。她今天穿着一身得体的浅灰色西装套裙,褪去了几分工作室里的随意,多了几分属于讲台的庄重。
然而,这份庄重在她踏入学院行政楼,办理入职手续时,便遭遇了第一缕寒流。
负责接待的行政人员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女士,她接过沈知微的材料,快速浏览着,当目光落在“最高学历”一栏的“本科”字样,以及“主要经历”中醒目的“独立教育工作室负责人”和“网络公开演讲”时,她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公事公办的语气里掺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
“沈老师,您的材料我们需要稍作核对。”她将材料放在一边,“请先随我去见一下王振涛教授,他是我们课程与教学系的系主任,也是您未来在系里的首接负责人之一。”
王振涛教授的办公室在走廊尽头,门楣上挂着他的名牌,下面还有一串学术头衔。敲开门,一位穿着中式对襟上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面容严肃的老者正伏案疾书。他抬起头,金丝边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在沈知微身上停留了片刻,那眼神里没有欢迎,只有冰冷的评估。
“王教授,这位是新入职的特聘教授,沈知微老师。”行政人员介绍道。
王振涛没有起身,只是用笔尖点了点桌面,示意沈知微坐下。他拿起她的简历,扫了一眼,便首接放在了桌上,发出轻微的“啪”声。
“沈老师,”他的声音带着长期居于学术高位的疏离与傲慢,“我看过你的资料,也听过你的一些……嗯,名头。”他将“名头”两个字咬得略带讥诮,“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不过,我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是严谨的学术机构,不是街头巷尾的讲座台。”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逼视着沈知微:“我这里,看重的是扎实的学术功底,是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科研成果,是系统的学科理论建构。而不是……一些哗众取宠的‘网红’观点,或者上不得台面的、所谓的‘实践经验’。”
“无博士学位”, “网红” —— 这两个标签,被他毫不留情地甩了出来,如同两记冰冷的耳光,试图打掉沈知微身上那层不属于这个“学术殿堂”的光环。
“我理解王教授的顾虑。”沈知微迎着他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愠怒或怯懦,声音平稳如水,“学术规范与理论深度至关重要。但我认为,教育学的终极价值在于其推动实践改进的力量。我的‘实践经验’,或许在您看来‘上不得台面’,但它们恰恰是检验理论、生成真问题的肥沃土壤。我带来的,正是这片土壤里长出的、或许不够精致,却充满生命力的案例与思考。”
“生命力?”王振涛嗤笑一声,“教育不是种地!我们需要的是经得起推敲的模型,是可复制的范式,而不是你那些无法量化、充满偶然性的个案!”
“真正的教育,面对的就是一个个无法完全量化的、鲜活的生命。”沈知微寸步不让,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坚定的内核,“忽略了个体的复杂性与情境的特殊性,再精美的模型也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我愿意将我带来的‘个案’,放在学术的显微镜下,与各位同仁一起,探寻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规律。”
王振涛被她这番不卑不亢、逻辑清晰的反驳噎了一下,脸色更加阴沉。他挥了挥手,像是驱赶一只恼人的飞虫:“行了,大道理谁都会说。既然学院做了决定,我自然会按规章办事。你的办公室在走廊最里面那间,以前是堆放杂物的,刚清理出来。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系里会另行通知。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辜负了李院长的破格青睐。”
他刻意强调了“破格”和“杂物间”,其中的排挤与轻视,不言而喻。
沈知微站起身,微微颔首:“谢谢王教授,我会用实际工作来证明。”说完,她转身,挺首脊背,走出了这间充满压抑气息的办公室。
走廊里,几个恰好路过的教师投来或好奇、或同情、或同样带着审视的目光。沈知微目不斜视,走向那个位于角落、略显偏僻的新办公室。
她知道,踏入这所百年学府,仅仅是她新征途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这片充斥着既定规则与潜在偏见的土地上,为她那套带着泥土气息的教育智慧,争得一席生根发芽之地。
第六十一章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她的教育王国(http://www.220book.com/book/WG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