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衡山,云雾缭绕。年轻的怀让禅师独坐祝融峰下,心中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困惑。他在此地修行己有数载,虽通达经论,却总觉得未达究竟。一夜,他在定中见到一只白鹤向西飞去,鹤鸣清越,似在指引方向。
"西方有大道,当往求之。"怀让豁然开朗,知道机缘己至。
收拾简单的行囊,怀让踏上了西行之路。从衡山到曹溪,千里迢迢,他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某日行至湘江畔,遇一老翁摆渡。
"师父欲往何处?"老翁问。
"往曹溪求法。"
老翁笑道:"曹溪路远,法在眼前。"
怀让合十:"眼前之法,还请指点。"
老翁指江中月影:"会么?"
怀让凝视月影,若有所得,但仍道:"月影虽明,终非真月。"
历经数月艰辛,怀让终于抵达曹溪宝林寺。但见山门古朴,林木葱郁,果然是一方净土。
慧能大师正在法堂升座,见怀让风尘仆仆而来,便问:"你从何处来?"
怀让恭敬顶礼:"从南岳来。"
"何处来?"慧能再问,目光如电。
这一问,如雷霆贯耳。怀让顿时明白,师父问的不是地理方位,而是本来面目。他沉思片刻,昂首答道:"本来处来!"
慧能微微颔首,知是法器,但仍需锤炼:"你且去碓房劳作三月,再来见我。"
怀让毫无怨言,每日在碓房舂米劈柴。他不同于其他行者,在劳作中始终保持正念,将每一个动作都化作修行。
一日,怀正在劈柴,慧能经过,突然问:"劈柴作什么?"
"为众生劈。"怀让答。
"哪个是众生?"
怀让举斧:"举处即是。"
慧能不语,含笑而去。
三月期满,怀让再见慧能。慧能问:"这三月,可有所得?"
怀让从怀中取出一面磨得光亮的铜镜:"弟子日日打磨此镜,欲令其明照万物。"
慧能接过铜镜,突然掷之于地:"磨砖岂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
镜碎之声,如惊雷破梦。怀让顿时汗流浃背,久久无语。
慧能厉声喝道:"执着坐相,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
怀让豁然开朗,涕泪交零:"原来如此!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地。若心外求法,如蒸沙作饭,终不能成!"
从此,怀让真正悟入禅门心要。他在慧能座下又侍奉三载,日夜参究,终得心印。
某日,慧能召怀让至方丈室:"你缘在南岳,当往弘化。记住: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
怀让顶礼:"乞师最后垂示。"
慧能道:"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成?"
怀让再拜,辞师南归。
回到南岳后,怀让在般若寺开辟道场。他教学人"即心是佛",不执着坐禅形式。有人质疑:"不坐禅,如何成佛?"
怀让指庭前磐石:"石可成佛否?"
"石无灵知,如何成佛?"
"既然如此,坐禅石上,与石何异?"
又有人问:"如何是修行?"
怀让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此是常人行为,何异之有?"
"常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这些首指人心的开示,很快吸引了西方学人。但怀让知道,他等待的那个"马驹"尚未出现。
某年冬日,大雪封山。一年轻僧人冒雪而来,立在寺门外求法。怀让见其气度不凡,问:"何处来?"
"从江西来,求无上菩提。"
"既来求法,为何立雪中?"
"为表诚心。"
怀让取一砖,于门前石上磨之。僧人好奇:"磨砖何为?"
"欲作镜。"
"磨砖岂能成镜?"
"既然如此,坐禅岂能成佛?"
僧人闻言,如遭雷击,顿时开悟。这就是后来的马祖道一,果然应验了慧能"马驹踏杀天下人"的预言。
怀让在南岳弘法三十余载,度众无数。他将慧能的顿教法门发扬光大,开创了南岳一系,为后世临济宗、沩仰宗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晚年,怀让预知时至。他召集弟子,作最后开示:"诸法如梦,如幻,如露,如电。但能无心,便是究竟。"
付法马祖后,他说偈曰:
"心地含诸种,遇泽悉皆萌。
花实既无别,菩提果自成。"
偈毕,安然入灭。南岳群山,一时皆白,似在哀悼这位伟大的禅师。
从曹溪到南岳,从慧能到怀让,禅宗法脉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而那颗在磨砖时点燃的智慧火花,终将照亮整个禅宗世界,开启"一花开五叶"的辉煌篇章。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禅宗法脉(http://www.220book.com/book/WHO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