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石头希迁参青原·空中书字悟玄旨

小说: 禅宗法脉   作者:一笑三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禅宗法脉 http://www.220book.com/book/WHON/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笑三千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南岳衡山,云雾缭绕。十西岁的少年希迁跪在慧能大师的灵塔前,泪水模糊了视线。他想起三年前初到曹溪时,慧能大师摸着他的头说:"你虽年幼,根器不凡。好自为之,将来必成大器。"如今大师西归,他顿觉天地茫茫,无所依从。

守塔的老僧见他悲恸,上前安慰:"小师兄不必过哀。大师临终前曾有遗训:'寻思去'。"

"寻思?"希迁拭泪,"寻思什么?"

老僧道:"大师说'寻思去'三字后,便安然入灭。想必是要你细细思量。"

希迁聪慧,立即领悟:"可是要我去寻行思禅师?"

老僧合十:"善哉!青原行思禅师乃大师高足,你可往投之。"

希迁当即收拾行囊,北行至吉州青原山。净居寺前,松柏苍翠,行思禅师正在庭前扫叶。

"弟子希迁,从曹溪来。"少年恭敬顶礼。

行思不停手中扫帚:"从曹溪带得什么来?"

希迁昂首:"未到曹溪,亦不失。"

行思放下扫帚,注视这个英气勃勃的少年:"既如此,何必来此?"

"若不来此,怎知不失?"希迁对答如流。

行思知是法器,便收为弟子。但他并不立即传授心要,而是让希迁每日在厨下劳作,劈柴担水。

一日,希迁在溪边担水,见水中倒影摇曳,忽然想起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的偈子。他放下水桶,凝视水面良久。

行思不知何时来到身后:"见什么?"

希迁指水中云影:"这个!"

"云在青天,水在溪中,哪个是你?"

希迁顿觉心中块垒尽消,哈哈大笑:"哪个不是?"

从此,希迁真正悟入禅门。行思为他剃度,赐法名"希迁",意为"希冀迁移",勉励他将禅法传播西方。

在青原山参学数载后,希迁决定游方参学。行思并不挽留,只赠一言:"逢马则参,遇石头止。"

希迁一路南下,先至南岳拜谒怀让禅师。怀让见他气度不凡,问:"从何处来?"

"青原来。"

"青原有何言句?"

希迁将行思教导和盘托出。怀让叹道:"行思师兄得人矣!"

希迁在南岳参学期间,与怀让弟子马祖道一相交甚笃。二人常于般若寺前论道,机锋相对,互相启发。

某日,二人同游衡山。至一处巨石前,马祖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希迁不答,以杖击石三下。

马祖会意:"原来如此!"

希迁道:"如此个什么?"

马祖大笑,希迁亦笑。二人在石前相视而笑,心心相印。

后希迁行至潭州(今长沙),见岳麓山势雄伟,湘水环绕,想起行思"遇石头止"的嘱咐,遂在山中南台寺驻锡。因他常于寺后一块巨石上结跏趺坐,时人称为"石头和尚"。

石头希迁在南台寺开法,西方学人闻风而至。他的教学独具一格,善用圆相、手势等非言语方式启发学人。

一日,有新来僧人参谒。希迁在虚空中写一"佛"字,问:"识得么?"

僧人茫然:"弟子不识。"

希迁道:"不识正好。"

又一日,一僧问:"如何是解脱?"

希迁以手指天,复指地。

僧不解:"请师明示。"

希迁道:"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是什么?"

僧人言下悟入。

希迁最著名的开示是《参同契》,他将道家阴阳五行思想与禅宗心要融合,提出"回互"学说,阐明事理圆融的深义。

某年冬日,大雪封山。年轻僧人惟严冒雪前来求法。他在寺门外立了一日一夜,希迁才命人唤入。

"从何处来?"希迁问。

"从江西来。"

"见马祖否?"

"见。"

"马祖有何言句?"

惟严将马祖"即心即佛"的开示说了一遍。

希迁道:"马祖怎么胡说!"

惟严不解:"马祖大师开示'即心即佛',怎么是胡说?"

希迁厉声喝道:"我教你: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惟严如遭雷击,顿时大悟。后来成为药山惟严禅师,开创了曹洞宗的重要支派。

希迁在南台寺弘法三十余载,与江西的马祖道一遥相呼应,时人称为"并世二大士"。求法者往往往来于江西、湖南之间,形成了"走江湖"的禅风。

某日,一僧问:"如何是禅?"

希迁答:"砖头瓦片。"

"如何是道?"

"木头石头。"

僧人不解:"这等寻常物事,如何是禅道?"

希迁反问:"什么物不寻常?"

僧人顿悟平常心是道的真义。

晚年,希迁预知时至。他召集弟子,作最后开示:"吾之法门,先佛传授。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

说罢,他于石上跏趺而坐,说偈曰:

"从来共住不知名,任运相将只么行。

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

偈毕,安然入灭。世寿九十一岁。

奇怪的是,希迁入灭后,身体久不腐朽,面色如生。弟子们将他的肉身供奉于南台寺,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肉身菩萨"。

从青原到南岳,从行思到希迁,禅宗法脉如湘水长流,绵延不绝。石头希迁开创的禅风,经药山惟严、云岩昙晟等人的传承,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曹洞宗。

那颗在南台石上点燃的心灯,照亮了无数禅人的修行之路。而"走江湖"的禅风,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绚丽的篇章之一。



    (http://www.220book.com/book/WHO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禅宗法脉 http://www.220book.com/book/WHO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