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的法席之下,英才辈出。其中,南泉普愿禅师以其凌厉的机锋与透彻的智慧独树一帜。他得法后,来到池州南泉山,一住三十年,未曾下山,潜心构筑其独特的禅法世界,世称"南泉禅师"。
某日,南泉禅院东西两堂的僧人,为了一只猫儿起了争执。西堂僧人说猫儿常在彼处听经,颇有灵性,当归西堂;东堂僧人则说猫儿常在彼处觅食,与之有缘,当归东堂。双方争执不下,从清晨吵到日暮,言辞愈发激烈,竟将平日里修持的平和忘得一干二净。
正当喧闹之时,南泉普愿禅师闻声而至。众僧见师父驾临,顿时噤声,但脸上仍带着不平之色。南泉听罢原委,一言不发,只令人取来一把快刀。他提起那只引起纷争的猫儿,目光如电,扫视众人,沉声问道:
"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
两堂僧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诘问震慑,面面相觑,无人能对。丛林之中,一片死寂,唯闻猫儿微弱的叫声。南泉见状,手起刀落,当下将猫儿斩为两段。众僧惊骇失色,无不悚然。
这一斩,石破天惊,非为杀生,实为斩断学人的妄想分别之根。
次日,南泉的首座弟子赵州从谂外出归来。南泉将前日之事告知赵州,并问:"汝当时若在,作么生救取猫儿?"
赵州听罢,一语不发,只将脚上的草鞋脱下,顶在头上,转身便走。
南泉见状,叹道:"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
赵州顶草鞋,意在颠倒行事,以离奇之举破人执着。猫儿本无东西堂之分,执着于此,便是无明。若能如赵州般超越常规思虑,当下即是解脱,何须争论,又何须斩猫?
这一公案,自此成为禅宗史上最为扑朔迷离、也最启人深思的话头之一。
赵州从谂禅师,以其看似平常却首抵心源的接引方式闻名于世。他八十岁方驻锡赵州观音院,虽年事己高,然机锋峻烈,门风高古,西方学人翕然归附。
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赵州答:"庭前柏树子。"
僧人不解:"和尚莫将境示人?"
赵州道:"我不将境示人。"
僧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赵州依旧答:"庭前柏树子。"
赵州意在指示学人,道在平常,不离眼前。执着于玄妙的"西来意",反而错过了当下的真实。
又有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赵州答:"无。"
此语一出,更显险峻。佛经明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赵州却答"无",此乃"无"字关,意在截断学人的理路思量,令其于无处转身,彻见本性。
后来有僧以此"无"字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赵州却答:"有。"
僧困惑:"前者为何道无?"
赵州道:"为你有所知故。"
可见,赵州应病与药,全无定法。"有"、"无"皆是方便,破执而己。
赵州禅师最著名的,莫过于"吃茶去"的公案。无论谁来参访,他常问:"曾到此间么?"
若答"曾到",他便说:"吃茶去。"
若答"不曾到",他也说:"吃茶去。"
院主不解,问:"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
赵州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依旧道:"吃茶去。"
三称"吃茶去",平等一味,无有分别。修行不在别处,就在这日用平常之中。能于吃茶处体味禅味,便是真修行。
南泉普愿禅师晚年,预知时至。他沐浴更衣,召集门人,问道:"日后有人问及老僧面目,汝等如何应答?"
众弟子或引经据典,或描绘境界,皆不契师意。
最后,赵州从谂从众中出,向上礼拜,随即转身离去。
南泉欣然叹道:"唯此子,堪报师恩。"
南泉入灭后,赵州继承其峻烈门风,却又化出平实亲切的赵州禅。他年寿极高,活到一百二十岁,历经数朝,度人无数。首至晚年,仍接引不辍。
某日,一秀才问:"佛性在何处?"
赵州指桌上胡饼:"这个是胡饼,你唤什么作佛性?"
秀才无语。
赵州道:"遇胡饼即识佛性,何其难也!"
又一日,有婆子问:"老婆子罪业深重,如何解脱?"
赵州问:"做什么业来?"
婆子道:"不知。"
赵州道:"既不知,谁替你担?去吧!"
婆子言下有省。
赵州临终前,弟子问:"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
赵州答:"火烧后,成一堆灰。"
弟子哀泣。
赵州道:"汝等作么生?明日斋时,莫报老僧便好。"
言毕,安然示寂。其舍利塔于赵州观音院,谥号"真际大师"。
从南泉斩猫的霹雳手段,到赵州吃茶的平常心是道,禅宗完成了从峻烈到平实的转化。南泉之"斩",斩断的是学人情识分别;赵州之"茶",品味的是当下本地风光。这一峻一平,相得益彰,共同谱写了禅宗史上最为动人的篇章。
那颗在南泉刀下彰显的决绝之心,与赵州茶中品出的平常之味,至今仍在提醒着修行者: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能不生分别,则斩猫是慈悲,吃茶是禅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WHO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