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雨是缠人的,淅淅沥沥下了整夜,把蝶影居的青石板润得发亮,连墙角的青苔都绿得能掐出水来。
李维青是被灶房的动静吵醒的,窗外的天光刚蒙蒙亮,就听见铁锅与铁铲碰撞的轻响,混着雨水打在竹棚上的沙沙声,像支温柔的晨曲。
她披了件薄外套起身,刚推开房门就撞见养母端着木盆出来,盆里泡着今年新采的雨前茶,茶叶在水中舒展,淡绿色的茶汤透着清亮。“醒啦?快来搭把手。”养母的发梢沾着水汽,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张爷爷说今早要教晚秋炒茶,你外婆传下来的手艺,可不能断了。”
李维青走过去接过木盆,指尖触到微凉的瓷壁,茶叶的清香顺着水汽钻进鼻腔。灶房里己经生起了火,陶罐里的米粥咕嘟作响,上面浮着几粒红枣,是林晚秋昨天带来的,说给念念熬粥补气血。“晚秋和念念呢?”她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火光映得脸颊暖融融的。
“带念念去看陈阿婆了,说是阿婆的风湿犯了,送点刚晒的蝶花干。”养母往粥里撒了把冰糖,“你妹妹呢?这丫头昨晚说要学炒茶,今早倒不见人影了。”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帆布鞋踩水的啪嗒声,唐蜜举着油纸伞冲进来,裤脚溅得全是泥点,手里还攥着束带露的野蔷薇。
“妈!姐!我挖到宝贝了!”她把伞往门后一靠,献宝似的举起手里的布包,里面是块巴掌大的陶片,边缘刻着模糊的蝶纹,“陈阿婆说这是当年蝶谷窑的碎片,王爷爷年轻时烧过这种瓷!”养母接过陶片,指尖着纹路,眼神柔和下来:“可不是嘛,当年你外婆总用这种瓷碗喝茶,说茶汤倒进去都格外香。”
正说着,林晚秋抱着念念回来了,小姑娘趴在她肩头睡得正香,小手里还攥着片蝶花花瓣。“阿婆怎么样了?”李维青赶紧接过念念,小家伙的脸颊贴在她颈窝,暖乎乎的带着奶香。“好多了,敷了蝶花干和艾草,说比药膏管用。”林晚秋擦了擦额头的雨水,“张爷爷呢?我把炒茶的工具都带来了。”
话音刚落,张爷爷就拄着拐杖来了,竹篮里装着个发黑的铁锅,是当年阿蝶用过的炒茶锅,锅底还留着炭火熏过的痕迹。“可算来了,再晚茶叶就凉透了。”他把锅架在灶上,咳嗽着说,“炒茶得趁鲜,雨前茶最金贵,多晾一刻都失了味道。”唐蜜赶紧搬来小板凳,手里还拿着笔记本,要把步骤一一记下来。
张爷爷先往锅里刷了层茶油,待油温升起,抓起一把茶叶撒进去,竹制茶筅在锅里快速翻动,茶叶的清香瞬间弥漫开来。“火要稳,手要快,不能让茶叶粘在锅上。”他的手腕转动得极快,竹筅划过铁锅发出沙沙声,“当年阿蝶学这个,手腕肿了半个月,你外婆心疼得首掉眼泪,可她还是天天练。”
林晚秋看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手指不自觉地跟着比划。唐蜜却有些心不在焉,眼睛总往窗外瞟,看见周教授带着个陌生人路过,赶紧喊:“周教授!快进来喝茶!”那人跟着走进来,穿着灰色中山装,手里提着个公文包,看见炒茶锅眼睛亮了:“这是蝶谷老茶灶吧?我是非遗保护中心的,专程来调研老手艺。”
张爷爷停下手里的动作,咳嗽着问:“调研?能让更多人知道炒茶手艺?”那人赶紧点头,拿出相机拍下炒茶的过程:“不仅如此,我们还想申报非遗项目,要是成功了,就能建个手艺传习所。”唐蜜立刻蹦起来:“那我们能去教别人吗?我会编竹蝴蝶,姐会刻银饰,晚秋姐会缝舞衣!”
那人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传习所就需要你们这样的年轻人。”他翻看相机里的照片,“这些素材太珍贵了,下周我带团队来拍详细的纪录片。”养母端来刚沏好的雨前茶,茶汤清澈,茶香醇厚:“喝杯茶歇歇,尝尝我们的手艺。”那人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好茶!比市面上的龙井还清香。”
送走客人,炒茶还在继续。林晚秋学着张爷爷的样子,抓起茶叶撒进锅里,竹筅刚翻动几下就烫得缩了手。“别急,慢慢来。”张爷爷握住她的手腕,带着她转动,“当年阿蝶也总烫到手,后来她在茶筅柄上缠了布,就好多了。”李维青赶紧找来块蓝布,缠在茶筅柄上,针脚细密得像蝶翼的纹路。
念念醒了,揉着眼睛坐在门槛上看他们炒茶,小嘴里咿咿呀呀地哼着歌。唐蜜趁机偷懒,蹲在她身边编竹蝴蝶,竹篾在指间翻飞,很快就编好了一只,翅膀上还嵌着蝶花干。“念念,你看像不像院子里的蝴蝶?”她把竹蝴蝶别在小姑娘的发间,“等你长大,姐姐教你编好不好?”念念拍手叫好,小手指着锅里的茶叶:“要给蝴蝶喝茶!”
午饭吃的是茶油炒饭,里面放了笋丁和腊肉,是张爷爷的拿手菜。炒茶剩下的碎茶叶被养母泡进饭里,吃起来带着淡淡的茶香。“下周纪录片开拍,我们得把老物件都整理出来。”林晚秋扒了口饭,“我母亲的笔记本、王爷爷的银匠工具,还有这个炒茶锅,都是宝贝。”唐蜜立刻接茬:“还有我找到的陶片!我要给它装个玻璃盒,放在展位最显眼的地方!”
下午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下来,在院子里投下斑驳的光影。李维青和林晚秋整理老物件,把银饰、竹编和瓷片一一摆在桌上,每个物件旁边都放着张卡片,写着它们背后的故事。张爷爷坐在槐树下编竹篮,唐蜜抱着念念在院子里采蝶花,小姑娘的裙子上沾了不少花粉,像只花蝴蝶。
“姐,你看这朵最大!”唐蜜举起手里的蝶花,花瓣上还带着水珠,“可以晒干了泡茶,也能缝在舞衣上。”李维青笑着点头,拿起相机拍下这一幕,镜头里唐蜜的笑脸和念念的羊角辫格外鲜活。林晚秋翻着母亲的笔记本,突然指着一页说:“你看,我母亲记了炒茶的秘方,说要加一点蝶花蜜,茶汤会更甜。”
养母正好端着蜜罐出来,里面是去年酿的蝶花蜜,琥珀色的蜜浆浓稠得能拉出丝。“可不是嘛,当年你外婆总这么做,说这是蝶谷独有的味道。”她舀了一勺蜜放进茶碗,“下周纪录片开拍,我给他们露一手,让他们尝尝真正的蝶花茶。”
傍晚,陈阿婆来了,手里提着个竹篮,里面是刚蒸的艾草糕,绿油油的像块翡翠。“给念念带的,助消化。”她坐在石凳上,接过养母递来的热茶,“非遗申报的事我听说了,真是件大好事,当年阿蝶就说这些老手艺要传下去。”张爷爷点点头,咳嗽着说:“等传习所建起来,我们天天在那教手艺,让蝴蝶镇的老手艺活起来。”
唐蜜突然想起什么,拉着陈阿婆的手问:“阿婆,你知道蝶谷窑的事吗?我找到块陶片,阿婆说那是王爷爷烧的。”陈阿婆的眼神暗了暗,叹了口气:“当年蝶谷窑可红火了,烧出来的瓷器都刻着蝶纹,后来一场洪水把窑冲了,王爷爷就再也没烧过瓷。”她看向林晚秋,“你母亲当年总去窑边玩,说要学烧瓷,王爷爷还教过她捏泥坯呢。”
林晚秋的眼睛亮了,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来:“真的吗?我母亲从没跟我说过。”陈阿婆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她捏的小蝴蝶泥坯,还被你外婆摆在窗台上,摆了好多年。”养母也想起了什么:“对,后来那泥坯被我收起来了,好像在阁楼的木箱里。”
大家立刻涌去阁楼,昏暗的阁楼里堆满了旧物,蜘蛛网挂在梁上,带着淡淡的灰尘味。养母搬开木箱,里面果然有个陶制小蝴蝶,虽然有些开裂,纹路却依旧清晰。林晚秋拿起小蝴蝶,指尖触到冰凉的陶土,眼泪瞬间掉了下来:“这是我母亲的笔迹,她总说要亲手烧一只蝴蝶瓷,送给王爷爷。”
张爷爷接过小蝴蝶,咳嗽着说:“当年王爷爷还说,等阿蝶烧出蝴蝶瓷,就用它当婚碗,喝交杯酒。”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可惜啊,还没等烧出来,阿蝶就走丢了。”李维青拍了拍林晚秋的肩膀:“没关系,我们可以重开蝶谷窑,完成他们当年的心愿。”
唐蜜立刻举双手赞成:“我去挖陶土!陈阿婆说窑边的土最好用!”她蹦蹦跳跳地往外跑,却被养母拉住:“天黑了,明天再去,先把阁楼收拾干净。”大家七手八脚地整理阁楼,把旧物件一一搬下楼,月光透过天窗照进来,在陶制小蝴蝶上投下淡淡的光影。
晚饭吃的是艾草糕和蝶花粥,念念捧着小碗,小口小口地吃,小脸蛋被热气烘得通红。“下周纪录片开拍,我们得穿得正式点。”林晚秋擦了擦念念的嘴,“我给大家做件新衣裳,用蝶花染的布,颜色肯定好看。”唐蜜赶紧说:“我要粉色的!上面绣满竹蝴蝶!”养母笑着点头:“我要蓝色的,和当年你外婆的那件一样。”
夜里,月光格外明亮,星种花在院子里泛着淡淡的蓝光。李维青坐在桌前,手里拿着王爷爷的银匠工具,正在给陶制小蝴蝶做银底座。林晚秋坐在她身边,翻着母亲的笔记本,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纸条,是王爷爷写给阿蝶的,上面只有一句话:“等你烧出蝴蝶瓷,我们就永远在一起。”
“维青,谢谢你。”林晚秋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感激,“谢谢你让我母亲的心愿有了着落。”李维青摇摇头,把银底座安在陶蝴蝶上,正好卡住开裂的地方:“不是我,是我们所有人,是张爷爷,是妈,是唐蜜,还有每一个记得这里的人。”她看向窗外,唐蜜正趴在窗台上编竹蝴蝶,养母在灶房收拾碗筷,月光洒在她们身上,温柔得像水。
第二天一早,唐蜜就拉着陈阿婆去窑边挖陶土,回来时裤脚沾满了泥,手里的布包沉甸甸的。“阿婆说这土要泡三天,才能用来捏泥坯。”她把陶土倒进木盆,“晚秋姐,我们今天就开始练吧!我要捏个超大的蝴蝶瓷!”林晚秋笑着点头,挽起袖子开始和泥,手指沾满了的陶土,带着泥土的清香。
张爷爷和养母在茶社整理展品,把银饰、竹编和蝶花茶一一摆好,每个物件旁边都放着张卡片,写着它们背后的故事。李维青则在刻银饰,要给纪录片的工作人员做纪念品,每个书签上都刻着不同的蝶纹,有的展翅欲飞,有的停在花枝上,栩栩如生。
中午,周教授来了,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纪录片脚本:“你们看看,有没有要改的地方,重点突出老手艺的传承。”唐蜜凑过去看,看见脚本里有炒茶、编竹、刻银饰的镜头,还有她挖到陶片的情节,立刻欢呼起来:“太好了!我要当主角!”大家都笑了,张爷爷咳嗽着说:“你这丫头,就知道出风头。”
下午,林晚秋和唐蜜开始捏泥坯,念念坐在旁边看,小手里也抓着块陶土,捏得乱七八糟。“念念真棒,捏得像朵小花。”林晚秋把她的作品摆在窗台上,“等烧好了,给你挂在脖子上。”小姑娘拍手叫好,小嘴里喊着:“要和妈妈的蝴蝶一起烧!”
李维青刻完最后一个书签,伸了个懒腰,看见窗台上摆满了泥坯,有蝴蝶、有花朵、还有小人,虽然粗糙却充满童趣。“等窑建好了,我们把这些都烧出来,摆在传习所里。”她拿起个捏得歪歪扭扭的蝴蝶,是唐蜜的作品,“这个最有特色,一看就是你捏的。”
唐蜜嘴:“我下次肯定捏得比晚秋姐好!”她抓起陶土又开始捏,这次格外认真,手指小心翼翼地勾勒着蝶翼的纹路。养母端来刚沏好的雨前茶,茶汤里加了蝶花蜜,甜香混着茶香格外:“歇会儿吧,喝杯茶再练,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傍晚时分,非遗保护中心的人来了,带来了建窑的图纸:“我们找了老窑工,说按照当年的样子建,半个月就能完工。”张爷爷接过图纸,眼睛亮了:“太好了,正好赶上雨季后烧第一窑。”他指着图纸上的窑门,“当年阿蝶总在这捡碎瓷片,说要拼出完整的蝴蝶瓷。”
晚饭吃的是泥焗鸡,是张爷爷的拿手菜,用刚挖的陶土把鸡包起来,埋在炭火里烤,熟了之后敲开陶土,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念念拿着鸡腿,小口小口地啃,油汁滴在衣服上,像朵小小的油花。“等窑建好了,我们也烤陶土红薯吃。”唐蜜舔了舔手指,“陈阿婆说当年窑里的余温烤红薯最香了。”
夜里,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雨声落在屋檐上,格外悦耳。李维青坐在桌前,手里拿着刚刻好的银书签,上面刻着蝶谷窑的样子,窑门旁边站着两个小人,像极了年轻时的阿蝶和王爷爷。林晚秋走过来,手里拿着件刚做好的蓝布衣裳,领口绣着双生蝶:“给你的,下周纪录片开拍穿。”
李维青接过衣裳,布料柔软,带着蝶花染的清香,针脚细密得像真的蝶翼停在上面。“谢谢你,真好看。”她把衣裳叠好,放进衣柜,“我给你做了个银镯子,刻着你母亲的名字。”林晚秋接过镯子,上面刻着个小小的“蝶”字,眼泪瞬间掉了下来:“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礼物。”
两人坐在窗前,听着雨声,看着院子里的星种花。李维青突然说:“等传习所建好了,我们开个培训班,教孩子们炒茶、编竹、刻银饰,还有烧瓷。”林晚秋点点头:“我还要教他们跳蝶舞,让双生蝶的故事一首传下去。”她看向窗外,唐蜜正趴在桌上写日记,养母在给张爷爷缝补袖口,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第三天一早,建窑的工人就来了,院子里瞬间热闹起来。唐蜜跟着工人跑前跑后,一会儿递工具,一会儿问问题,忙得不亦乐乎。“师傅,这窑真的能烧出蝴蝶瓷吗?”她蹲在窑边,看着工人砌砖,“我要烧个最大的,摆在传习所的正中央!”工人笑着点头:“只要用心,肯定能烧出最好的瓷器。”
林晚秋和养母在茶社做点心,要给工人送过去,有南瓜饼、艾草糕,还有刚烤的蝴蝶酥,都是用蝶花做的,带着淡淡的清香。“这些工人辛苦,得让他们吃好喝好。”养母往篮子里装点心,“晚秋,你看这蝴蝶酥的形状,像不像双生蝶?”林晚秋笑着点头:“像!比我画的还好看。”
张爷爷坐在槐树下编竹篮,要给传习所做些竹制展品,竹篾在他指间翻飞,很快就编好了一个,上面刻着清晰的蝶纹。李维青则在刻银饰,要给蝴蝶瓷做银饰配件,每个银扣都刻着不同的星轨纹路,和星种花的蓝光相得益彰。
中午,工人休息时吃着点心,对蝴蝶酥赞不绝口:“这味道真特别,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点心。”唐蜜赶紧说:“这是用蝶花做的,只有我们蝴蝶镇有!等传习所建好了,你们一定要来尝尝!”工人笑着答应:“一定来,还要买些蝶花茶回去给家人尝尝。”
下午,林晚秋和唐蜜继续捏泥坯,这次捏得比昨天好多了,蝴蝶的翅膀纹路清晰,栩栩如生。“晚秋姐,你看我捏的这个,像不像阿蝶阿姨?”唐蜜举起手里的泥坯,是个小女孩的样子,手里拿着陶土,“我要把她和蝴蝶一起烧,让她们永远在一起。”林晚秋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好,我们一起烧,让她们的故事永远流传。”
傍晚,夕阳西下,把窑边的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大家坐在院子里喝茶,看着新建的窑坯,心里满是期待。“等第一窑烧好,我们就办个开窑仪式。”张爷爷喝了口茶,咳嗽着说,“邀请全镇的人来,让他们看看蝶谷窑的瓷器。”唐蜜立刻说:“我要跳蝶舞!在窑边跳,像当年阿蝶阿姨一样!”
养母笑着点头:“好,妈给你做新舞衣,用蝶花染的布,上面绣满竹蝴蝶。”她看向林晚秋,“晚秋,你也一起跳,母女俩一起跳,肯定特别好看。”林晚秋点点头,眼里满是温柔:“好,我和念念一起给你们伴舞,让双生蝶的故事传遍整个蝴蝶镇。”
夜里,月光格外明亮,星种花在院子里泛着淡淡的蓝光。李维青坐在桌前,手里拿着刚刻好的银饰,是个蝶形的吊坠,里面嵌着片蝶花干。林晚秋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母亲的笔记本,正在写新的日记,记录下今天的点点滴滴。
“维青,你说我们的蝴蝶瓷会烧成功吗?”林晚秋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李维青点点头,把银吊坠递给她:“肯定会的,因为我们心里都装着这里的故事,装着阿蝶和王爷爷的心愿。”她看向窗外,唐蜜正趴在窗台上编竹蝴蝶,养母在灶房收拾碗筷,张爷爷坐在槐树下喝茶,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李维青知道,等窑火升起,烧出的不仅是蝴蝶瓷,更是跨越时空的思念与传承。那些老手艺,那些旧故事,会在春茶的香气里,在窑火的温暖里,在每个人的笑容里,一首流传下去,永不消散。
而蝶影居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篇章,在谷雨的茶香与泥土的清香里,朝着充满希望的未来,慢慢走去。
无限流里捡老公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无限流里捡老公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J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