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星花满院待新程

小说: 无限流里捡老公   作者:冒火的东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无限流里捡老公 http://www.220book.com/book/WJ6K/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的晨光软得像棉花,透过蝶影居的木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细碎的光斑。

李维青刚把最后一只银质书签放进锦盒,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唐蜜咋咋呼呼的声音,混着念念清脆的笑声,像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晨雾里。

“姐!快来看!陈阿婆送的新晒的桂花!”唐蜜举着个竹簸箕冲进来,簸箕里的桂花金黄金黄的,沾着晨露,香气顺着风飘得满院都是。念念跟在后面跑,小皮鞋踩在石板上发出“哒哒”的响,羊角辫上还别着朵没开的星种花,是早上在院子里摘的。

李维青放下锦盒走过去,指尖捻起一撮桂花,细小的花瓣落在掌心,带着凉丝丝的水汽。“阿婆怎么想起送这个?”她笑着问,看见唐蜜裤脚沾着的草屑,知道这丫头肯定又在阿婆的院子里疯跑了。“阿婆说要做桂花糕,让咱们一起尝尝!”唐蜜把簸箕放在石桌上,伸手就要抓桂花,被李维青拍了回去,“洗手去,刚摘的菜还没洗呢。”

灶房里己经飘起了米粥的香气,养母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得她脸上暖融融的。铁锅里的小米粥咕嘟作响,上面浮着几片晒干的蝶花,是上个月处暑时晒的,颜色虽淡,香气却格外醇厚。“蜜蜜,把桂花收进瓷罐里,别受潮了。”养母头也没抬,手里的火钳夹着柴火,精准地塞进灶膛,“晚秋说今天要带传习所的图纸来,让咱们一起看看。”

唐蜜应着声,抱着簸箕往储藏室跑,帆布鞋踩在石板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李维青走进灶房,帮着把洗好的青菜放进竹篮,看见案板上摆着个铁皮盒,里面装着些旧针线——是上次缝舞衣剩下的,蓝布线轴上还缠着半截丝线,像极了外婆当年用的那副。

“妈,这针线盒还是阿蝶阿姨留下的吧?”李维青拿起线轴,指尖触到粗糙的木柄,能感觉到岁月留下的痕迹。养母添柴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线轴上,眼神柔和下来:“是啊,当年阿蝶缝舞衣时总用这个,说线轴握着手感好。”她往粥里撒了把冰糖,“等传习所建好了,咱们把这些老物件都摆进去,让孩子们也看看以前的日子。”

粥煮好时,林晚秋正好来了。她穿着件米色风衣,手里提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厚厚的图纸,看见院子里的桂花眼睛亮了:“好香啊!阿婆送的?”她走过去,指尖捻起一撮桂花,放在鼻尖轻嗅,“我母亲总说,蝴蝶镇的桂花最香,能酿出最好的桂花酒。”

唐蜜从储藏室跑出来,手里拿着个空瓷罐:“晚秋姐,快看看图纸!传习所什么时候能建好啊?”她凑过去,看着图纸上的竹楼设计,眼睛里满是期待,“我要在二楼编竹蝴蝶,让路过的人都能看见!”林晚秋笑着点头,把图纸铺在石桌上:“下个月就动工,主体是竹结构,和蝶影居的风格一样,还留了个院子种星种花。”

张爷爷拄着拐杖来了,竹篮里装着刚编好的竹筐,边缘缠着红绳,是给传习所装工具用的。“图纸我看看。”老人坐在石凳上,喝着热粥,指腹着图纸上的竹楼设计,“不错,和当年的蝶谷学堂很像。”他看向林晚秋,“你母亲小时候就在学堂里读书,总爱趴在窗边看我编竹器。”

林晚秋的眼睛亮了,赶紧拿出笔记本记下来:“真的吗?我母亲从没跟我说过。”她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照片,是阿蝶年轻时在学堂门口的合影,手里拿着个竹编小蝴蝶,“这张照片背面写着‘蝶谷学堂’,原来就是这里啊。”

张爷爷接过照片,手指有些颤抖,照片的边角己经磨损,却依旧能看清阿蝶的笑脸。“当年学堂里有好多孩子,阿蝶是最调皮的,总偷偷拿我的竹篾编小玩意儿。”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后来学堂拆了,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竹楼了。”

养母端来刚沏好的蝶花茶,琥珀色的茶汤里飘着花瓣。林晚秋喝了一口,眼睛微微发亮:“就是这个味道,我母亲总说,再也喝不到这么正宗的蝶花茶了。”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个锦盒,里面是枚银簪,簪头刻着双生蝶,“这是我母亲给传习所的礼物,说要挂在正厅的横梁上,保佑孩子们学好手艺。”

李维青接过银簪,簪头的纹路和王爷爷的手艺如出一辙。她看着林晚秋,突然想起外婆手记里的话:“双生蝶终会相聚,无论相隔多远。”她指了指墙上的星轨图,“传习所的院子里,我们要种满星种花,晚上会发蓝光,像极了当年的蝶谷。”

唐蜜拉着林晚秋的手,把她带到星种花前:“晚秋姐,你看这些花,再过半个月就开得更旺了,到时候传习所动工,咱们在花旁边搭个竹棚,喝茶聊天多好!”她还拿出自己编的竹蝴蝶,“这个送给你,是用新采的竹篾编的,比上次的还好看!”

林晚秋接过竹蝴蝶,看着唐蜜的笑脸,突然笑了:“谢谢你,蜜蜜。”她把竹蝴蝶别在帆布包上,“等传习所建好了,咱们就在竹棚里教孩子们编竹器,让他们也喜欢上这些老手艺。”

上午的时光过得很快,大家围着图纸讨论传习所的细节,唐蜜一会儿说要在院子里种桂花,一会儿说要在竹楼里挂银饰,说得眉飞色舞。张爷爷则在一旁编竹篮,竹篾在他指间翻飞,很快就编好了一个,上面刻着清晰的蝶纹,是给传习所装工具用的。

中午吃的是桂花粥和青菜豆腐,养母还蒸了南瓜饼,上面撒了层桂花,甜香混着草木香格外。念念坐在唐蜜怀里,小手抓着南瓜饼,碎屑掉在蓝布围裙上,像撒了层金粉。“念念,好吃吗?”养母笑着给她擦嘴,指腹轻轻蹭过孩子柔软的脸颊。念念点点头,小嘴里塞满了南瓜饼,含糊不清地说:“好吃,比城里的蛋糕还好吃。”

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喝茶,阳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教授带着非遗保护中心的老陈来了,手里拿着传习所的审批文件:“都批下来了,下个月就能动工,资金也到位了。”他把文件递给林晚秋,“你们的方案很好,既保留了老手艺,又融入了新元素,很有特色。”

唐蜜立刻凑过去,看着文件上的传习所设计图,眼睛里满是兴奋:“太好了!我们什么时候能去工地看看啊?我要去给工人送南瓜饼!”老陈笑着点头:“下周就可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踩踩点,确定一下具体的施工细节。”

林晚秋翻着文件,突然指着一页说:“这里写着可以设置个展示区,我们把银饰、竹编和蝴蝶瓷都摆进去,再放些老照片和手稿,让来学习的人都知道这些手艺的故事。”李维青点点头:“我还要刻一批银质书签,上面刻着传习所的竹楼图案,送给来学习的孩子们。”

张爷爷坐在一旁,喝着热茶,咳嗽着说:“我要教孩子们编竹器,从最简单的竹蝴蝶开始,让他们知道竹篾也能变成宝贝。”养母也笑着说:“我教孩子们炒茶、做点心,让他们尝尝蝴蝶镇的味道。”

下午,唐蜜拉着林晚秋去老街买竹篾,说要给传习所编些竹制装饰品。李维青和养母则在茶社整理老物件,把银饰、竹编和蝴蝶瓷一一摆好,每个物件旁边都放着张卡片,写着它们背后的故事。张爷爷坐在槐树下编竹篮,竹篾在他指间翻飞,很快就编好了一大串,挂在院子里的竹竿上,风一吹,叮叮当当地响。

傍晚时分,唐蜜和林晚秋回来了,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竹篾,有粗有细,颜色各异。“姐,你看这根竹篾,又首又光滑,适合编竹楼模型!”唐蜜举起一根竹篾,在李维青面前比划,“我们先做个小模型,看看传习所建好后的样子!”

林晚秋笑着点头,拿出纸笔,画起竹楼的模型图纸。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鸟鸣混在一起,格外悦耳。李维青则在一旁准备工具,把刻刀、剪刀和绳子一一摆在石桌上,等着和她们一起做模型。

晚饭吃的是蝶花炖排骨,养母把排骨炖得软烂,汤里撒了把晒干的蝶花,香气弥漫了整个屋子。唐蜜闻着香味,率先冲了进去,抓起筷子就夹了一块,烫得首跺脚却舍不得放下:“妈,你做的排骨太好吃了!比上次的还香!”

养母笑着拍了她一下:“你这丫头,就知道吃。”她给林晚秋夹了块排骨,“晚秋,多吃点,最近忙传习所的事,肯定累坏了。”林晚秋点点头,眼里满是感动:“谢谢阿姨,您做的饭比我在城里吃的还香。”

夜里,月光格外明亮,星种花在夜色中泛着蓝光,双生蝶群围绕着花丛飞舞,翅膀上的荧光拼成“新程”两个字。李维青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刚刻好的银书签,上面刻着传习所的竹楼图案,旁边还有只小小的双生蝶。林晚秋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母亲的笔记本,正在写新的日记,记录下今天的点点滴滴。

“维青,你说传习所建好后,会有很多孩子来学手艺吗?”林晚秋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李维青点点头,把银书签递给她:“肯定会的,这里有这么多好手艺,还有这么多人守护,孩子们一定会喜欢的。”她看向院子里的众人,唐蜜正趴在桌上画竹楼模型,养母在灶房收拾碗筷,张爷爷坐在槐树下喝茶,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林晚秋拿起银书签,放在月光下,银面反射出细碎的光。“我母亲要是能看见,肯定很高兴。”她轻声说,眼眶有些发热,“她总说,老手艺不能断,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李维青拍了拍她的肩膀:“放心吧,有我们在,这些手艺一定会传下去的。”

唐蜜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张画纸:“姐,晚秋姐,你们看我画的传习所!”纸上画着座竹楼,院子里种满了星种花和桂花,竹楼上挂着竹蝴蝶和银饰,旁边还有几个小人在编竹器、刻银饰,画得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童趣。“等建好了,我们就在这里编竹蝴蝶,教孩子们做点心,肯定特别热闹!”

林晚秋接过画纸,笑着点头:“画得真好,比图纸还好看。”她把画纸夹进母亲的笔记本里,“这个要好好保存,等传习所建好后,挂在正厅里。”

张爷爷走过来,看着画纸,咳嗽着说:“好啊,好啊,当年阿蝶也爱画画,画的蝴蝶比真的还像。”他看向唐蜜,“以后你要多教孩子们画画,把蝴蝶镇的美景和手艺都画下来。”唐蜜点点头,眼里满是坚定:“我会的!还要教他们编竹蝴蝶,刻银饰,让他们成为最好的手艺人!”

养母端来刚沏好的桂花茶,茶汤里飘着几片桂花,甜香混着茶香格外。“喝杯茶歇歇,明天还要去工地踩点呢。”她把茶杯递给大家,“传习所建好后,我们就热闹了,每天都能和孩子们在一起,教他们手艺,听他们讲故事。”

大家坐在院子里,喝着桂花茶,聊着传习所的未来,月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星种花的蓝光与双生蝶的荧光交织在一起,像撒了一地的碎星。

后半夜风凉了,养母起身去关窗,路过灶房时想起白天晒的桂花还在竹筛里,又折回去把簸箕搬进储藏室。唐蜜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截竹篾,嘴角沾着点桂花糕的碎屑,林晚秋轻轻把她抱到床上,给她盖好薄被。

李维青把银书签放进锦盒,回头看见张爷爷还坐在槐树下,手里捧着杯凉茶,眼神望着传习所图纸的方向。“张爷爷,风大了,回屋睡吧。”她走过去扶着老人,能感觉到他胳膊上的温度。“不急,再坐会儿。”张爷爷笑着说,“想着下个月动工,心里踏实。”

回到屋时,林晚秋正给念念掖被角,小姑娘睡得正香,小手里还攥着那朵星种花。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床头的竹楼模型上,竹篾的影子映在墙上,像座小小的城堡。

“明天去工地,得提醒工人多留几个窗户,采光好。”林晚秋轻声说,想起唐蜜说要在二楼编竹蝴蝶,“还要在走廊装个挂竹编的架子,蜜蜜肯定喜欢。”李维青点点头,想起养母说要教孩子们炒茶,“厨房得留个大灶台,能同时煮好几锅茶。”

两人说着话,困意慢慢上来,收拾好东西各自回房。院子里的星种花还在发着蓝光,双生蝶停在花瓣上,安安静静的。灶房的柴火余温还在,偶尔发出一声轻响,像在说晚安。

第二天一早,唐蜜是被桂花香气叫醒的,养母正在蒸新的桂花糕,说要带去工地给工人尝尝。“姐!快起来!今天去工地能看见挖地基吗?”她冲进李维青的房间,手里拿着昨天编了一半的竹蝴蝶,“我要把这个带去,挂在工地的牌子上!”

李维青笑着起身,看见窗外的阳光正好,槐树叶的影子落在青石板上,晃晃悠悠的。林晚秋抱着念念出来,小姑娘穿着新的碎花裙,手里拿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给工人的糖果。“走吧,去看看咱们的传习所。”养母提着桂花糕,张爷爷拄着拐杖,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往工地走,脚步声在晨光里格外轻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无限流里捡老公

    (http://www.220book.com/book/WJ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无限流里捡老公 http://www.220book.com/book/WJ6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