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3章 传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香樟树下的错题集姗姗来迟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O/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极东的征服者”推荐阅读《香樟树下的错题集姗姗来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入夏的风总来得黏腻,傍晚时分才总算褪了些暑气,裹着巷口老栀子树的甜香漫进院子。陈梦坐在堂屋的藤椅上择菜,竹篮里的豇豆绿得发亮,指尖刚掐断第三节豆荚,就听见西厢房传来“噔噔”的脚步声——是念念抱着针线笸箩跑出来,浅蓝的绣线从笸箩缝里垂下来,在她身后拖出细细的一道蓝痕。

“太外婆!太外婆!”小姑娘跑到藤椅旁,把笸箩往石桌上一放,仰着小脸递过一只没绣完的小袜子,“您看我绣的星星,怎么总歪歪扭扭的呀?”陈梦放下手里的豇豆,接过袜子凑近看——袜口处缀着三颗浅蓝色的小星星,针脚确实有些松散,有两颗星星的尖角还歪向了一边,像被风吹得耷拉下来的小花瓣。她忍不住笑,指尖轻轻蹭过袜面:“咱们念念肯动手就好,针脚慢些练,总会绣好的。”

“可是我想绣‘家’字嘛!”念念拽着陈梦的衣角晃了晃,鼻尖微微皱起,眼里却亮得很,“弟弟的小袜子上,得有‘家’字才对呀。就像您那件米白开衫,有了‘家’字,穿在身上才像被一家人抱着。”陈梦的心忽然软了一下,她想起二十多年前,念安也是这样,攥着刚织到一半的毛线团,非要在衣襟上绣“家”字,那时的针脚比念念现在还乱,却固执地说“有了这个字,妈妈就不会走丢了”。原来有些念想,真的会像院子里的栀子树,顺着时光的根须,悄悄传到下一辈的心里。

“好,太外婆教你。”陈梦把小袜子放回笸箩,从里面找出一枚银顶针——这顶针还是当年李默的母亲传下来的,边缘己经磨得发亮,内侧刻着个小小的“安”字。她把顶针轻轻套在念念的小指上,又拿起一根浅蓝的绣线,慢慢穿过针眼:“绣‘家’字要先从横画起,线要拉得匀,不能太急。就像咱们一家人过日子,一步一步走稳了,才暖和。”

念念乖乖点头,握着绣花针跟着陈梦的手慢慢动。陈梦的指尖覆在小姑娘的手背上,带着岁月沉淀的温度,一点点引导着针尖在袜口游走。浅蓝的线渐渐在袜面上铺展开,先是一横,再是一点,“家”字的轮廓慢慢显出来时,西厢房的门又开了——李默推着婴儿车走出来,车里的小家伙正攥着小开衫的衣角,小脑袋左右晃着,黑葡萄似的眼睛盯着石桌上的针线笸箩。

“哟,咱们的小老师和小学徒都在忙呢?”李默把婴儿车停在石桌旁,弯腰逗了逗车里的孩子,小家伙立刻笑起来,小手挥着想去抓桌上的小袜子。陈梦抬头看李默,发现他手里还端着个白瓷碗,碗里盛着刚凉好的绿豆汤,碗沿沾着几颗晶莹的水珠,在夕阳下闪着光。“刚从井里捞出来的,凉丝丝的,给咱们念念补补力气。”他把碗递给念念,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木匣子,放在石桌上轻轻打开。

木匣子是深棕色的,边缘刻着简单的缠枝纹,里面铺着一层浅黄的棉布,棉布上放着两副小小的银镯子。镯子打磨得很光滑,内侧都刻着个“安”字,阳光落在上面,映出细碎的银光。“昨天去巷口老银匠那儿打的,”李默拿起一副镯子递给陈梦,声音放得很轻,“给姐弟俩戴。以后不管他们长多大,走多远,看见这镯子上的‘安’字,就知道家在这儿等着他们。”

陈梦接过镯子,指尖着内侧的刻痕,忽然想起李默当年为了找织开衫的毛线,跑了三家布店的事。这个男人从来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却总把家人的平安,悄悄藏在这些小物件里——是二十年前找遍街巷的毛线,是后来给开衫缝的布套,如今又成了这两副刻着“安”字的银镯子。她把镯子轻轻放在婴儿车的小被子上,小家伙立刻伸手抓住,虽然握不紧,却攥得很认真,像是知道这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爸,妈,我们回来啦!”院门口传来念安的声音,紧接着是林溪推着自行车进来的声响。自行车的后座上绑着两个布包,念安把布包解下来,兴冲冲地走到石桌旁:“妈,您看我给孩子们买的布料!”她打开布包,里面是两块浅粉色的碎花布,布面上印着小小的栀子花纹,和院子里的栀子花正好呼应。“这块给弟弟做件小肚兜,领口缝上花边,再给念念做条连衣裙,裙摆绣上小蝴蝶,正好配成姐弟装。”

林溪把自行车停好,从包里拿出相机,对着石桌上的场景拍了几张照片——念念握着绣花针认真绣“家”字的模样,婴儿车里攥着银镯子的小家伙,还有陈梦手里没择完的豇豆。“这些都得好好存着,”他翻看相机里的照片,笑着说,“等孩子们长大,翻着相册就知道,小时候的每一件衣服、每一件小物件,都藏着咱们一家人的心意。就像当年您那件米白开衫,现在看照片,还是觉得暖。”

陈梦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时光好像在这一刻慢了下来。夕阳把院子里的一切都染成了暖黄色,栀子花香漫在空气里,孩子们的笑声、大人的说话声,还有婴儿车里偶尔传来的咿呀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她想起二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夏天,念安穿着自己织的小裙子,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李默坐在藤椅上看报纸,那时的她,还在担心日子过得太快,留不住这些温暖的瞬间。可现在才明白,有些温暖从来不会消失,它们会变成针脚里的线、银镯子上的字、布料上的花,一代代传下去。

晚饭时,餐桌旁特意加了个小小的婴儿椅。弟弟坐在里面,穿着陈梦白天刚缝好的小肚兜,浅粉色的布料衬得他皮肤更白,领口的花边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念念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弟弟递块小饼干,虽然小家伙还不会吃,却总是伸手去接,惹得满桌人都笑。陈梦给念念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番茄炒蛋,又给婴儿车里的小家伙喂了几口米糊,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念安也是这样坐在婴儿椅上,攥着自己织的米白开衫不放,非要把开衫上的“家”字指给大家看。

“妈,您还记得吗?”念安忽然开口,手里拿着筷子,眼神里带着回忆,“我小时候总穿着您织的开衫,去巷口找小伙伴玩,每次都要跟他们说‘这是我妈妈织的,里面有“家”字’。现在念念也这样,天天跟幼儿园的小朋友说弟弟的袜子上有她绣的‘家’字。”李默放下手里的碗,笑着说:“可不是嘛,当年你非要在开衫上绣‘家’字,针脚歪得不行,还不让我改,说‘这是我绣的,就好看’。现在念念跟你一模一样。”

一家人说着笑着,晚饭的时光过得格外快。收拾碗筷时,念念主动提出要帮忙洗碗,虽然只是站在小板凳上,用抹布擦着碗沿,却做得格外认真。陈梦在旁边看着,忽然觉得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念念己经能自己绣“家”字,能帮着做家务,而怀里的小家伙,也在一天天长大,将来也会像姐姐一样,穿着家人做的衣服,听着家里的故事,慢慢懂得“家”的意义。

夜深时,陈梦把今天绣好“家”字的小袜子、李默打的银镯子,还有念安买的碎花布料,一起放进了衣柜的“暖匣子”里。“暖匣子”是李默去年特意做的,用的是家里老衣柜的木料,里面铺着柔软的棉布,专门用来放孩子们的小物件。陈梦把这些东西一一摆好,又拿出那件米白开衫,轻轻放在旁边——开衫上的“家”字和小树苗,在月光下依旧清晰,仿佛还是当年刚绣上去的模样。

她轻轻关上“暖匣子”的门,转身走到窗边。月光透过窗玻璃,落在院子里的栀子树上,树叶间的影子轻轻晃动。陈梦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想起念念认真绣“家”字的模样,想起李默递来的绿豆汤和银镯子,想起念安买回来的碎花布料,还有林溪相机里的照片。这些细碎的瞬间,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珍珠,被时光串在一起,变成了家里最珍贵的宝藏。

她知道,以后的日子里,“暖匣子”里还会放进更多的东西——会有弟弟长大后穿的第一件棉衣,会有念念绣得越来越好看的“家”字,会有他们上学时的第一张奖状,会有更多带着家人温度的小物件。而每一件东西背后,都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像院子里的栀子树一样,一年年开花,一年年结果,陪着一家人,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把“家”的温暖,一首传下去。

李默走进房间时,看见陈梦正站在窗边发呆,他走过去,轻轻握住她的手:“在想什么呢?”陈梦转过头,眼里带着笑意:“在想咱们这一家人,真好。”李默笑了,把她往身边拉了拉:“以后会更好。等孩子们再大些,咱们就带着他们去看看我当年找毛线的布店,去看看你绣‘家’字的老房子,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家,就是这样一点点暖起来的。”

月光落在两人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房间里很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声,和彼此平稳的呼吸声。陈梦靠在李默的肩上,忽然觉得心里很踏实——原来所谓的幸福,从来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这样平凡的日常里,有家人在身边,有温暖的故事在延续,有“家”的温度,一首都在。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香樟树下的错题集姗姗来迟 http://www.220book.com/book/WJJ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