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的呼吸又变得浅了。
李卫东从村口送完老王老伴回来时,就看见王秀兰坐在炕边抹眼泪,小红蜷在草席上,脸色比早上更白,嘴唇干裂得又渗了血,连偶尔的哼唧声都没了。李老实蹲在门槛上,烟袋锅子早就凉了,他却还在机械地着,眼神死死盯着地面,像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较劲。
“娘,小红怎么了?”李卫东快步走过去,手指刚碰到小红的额头,就惊得缩回手——不是热的,是凉的,像摸在一块刚从外面捡回来的石头上。
“刚才还好好的,就咳了两声,然后就没动静了……”王秀兰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抖着去探小红的鼻息,“卫东,你快想想办法,小红她不能有事啊!”
李卫东的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了,疼得他喘不过气。他知道,小红是饿狠了,那半碗米糠水撑不了多久,再没有能填肚子的东西,这孩子真的要撑不住了。村东头的老榆树早被剥光了皮,村西坡的观音土也挖得差不多了,张婶家连最后一点米糠都给了小红,周围的邻居们都自身难保——能去的地方都去了,能找的东西都找了,只剩下最后一个地方。
后山深处。
那地方比村后的杨树林更远,要翻两座山,路难走不说,还常有野兽出没。往年只有猎户会去,现在饥荒年月,也没人有力气往那边跑了。李卫东小时候跟着父亲去过一次,记得那边有片坡地,秋天会结野豆子,说不定现在还能找到点残留的种子,哪怕是发霉的,煮烂了也能给小红填填肚子。
“娘,我去后山深处找找。”李卫东猛地站起来,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那边以前有野豆子,说不定能找到点。”
“不行!”王秀兰一把拽住他的衣角,眼泪掉得更凶,“后山深处有狼!去年刘猎户去那边,回来时腿都被狼咬穿了!你要是出事了,咱们家就彻底完了!”
李老实也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担忧:“我去吧,你在家守着小红。”
“爹,你腿不好,翻不了两座山。”李卫东按住父亲的肩膀,他知道父亲的腿一到阴雨天就疼,现在虽然没下雨,可山路湿滑,父亲走不了几步就得摔,“我年轻,跑得快,遇到事也能躲,你们在家等着,我肯定能把吃的带回来。”
他掰开母亲的手,从灶台上拿起那把磨秃的铁片铲子,又摸了摸手指上的黑戒指——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像给了他一点底气。他没再等母亲多说,转身就往门外走,脚步快得像一阵风,怕自己再犹豫就会舍不得离开。
“卫东,你带点观音土!”王秀兰追到门口,手里攥着一小把灰绿色的观音土,“路上饿了就吃点,别硬撑!”
李卫东回头,接过那把观音土,攥在手心。土粒硌着皮肤,粗糙得像砂纸,可他却觉得沉甸甸的——这是母亲能给他的最后一点“粮”了。他点了点头,没说话,怕一开口眼泪就掉下来,转身钻进了黄风里。
出了村,路就难走了。地面被风刮得光秃秃的,全是碎石子,踩上去硌得脚底疼。李卫东没穿鞋,光脚踩在石子上,很快就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血渗出来,沾在石子上,留下一个个暗红的印子。可他没停,甚至没低头看一眼——他满脑子都是小红苍白的脸,想着再快一点,再快一点,说不定就能找到吃的,就能救小红。
翻第一座山时,他就累得喘不过气了。肚子饿得咕咕叫,胃酸往上涌,烧得喉咙疼。他从怀里摸出那把观音土,捏了一点放进嘴里——土腥味首冲鼻腔,噎得他差点咳嗽,嚼了半天也咽不下去,最后只能吐出来。他知道观音土不能多吃,可现在连观音土都咽不下去,只能靠意志力撑着。
风还在刮,山上的枯草被吹得“哗哗”响,像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盯着他。李卫东握紧手里的铲子,心里有点发慌——他想起母亲说的狼,想起刘猎户被咬伤的腿。他摸了摸手指上的戒指,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像是在跟他说“别怕”。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往上爬,每爬一步,都要抓着旁边的枯草,怕自己滑下去。
终于翻到第一座山顶时,他瘫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山顶上没有树,只有一片光秃秃的石头,风更烈了,刮得他脸生疼。他往山下看,能看见柳树沟的土坯房,像一个个小小的土疙瘩,埋在黄风里。他想起家里的小红,想起母亲的眼泪,咬了咬牙,又站起来,往第二座山爬。
第二座山更陡,山路更窄,有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过,旁边就是悬崖,掉下去就没了。李卫东扶着石壁,一步一步地挪,手心被石壁磨得发烫,血泡破了,血沾在石壁上,留下一道道红印。他的腿像灌了铅,每挪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饥饿感越来越强烈,眼前开始发黑,好几次差点栽下去,都是靠着石壁才稳住。
“小红还等着我……”他咬着牙,一遍遍地跟自己说,“不能放弃,绝对不能放弃……”
不知道爬了多久,他终于看到了后山深处的那片坡地。坡地上长满了枯草,比他小时候来的时候荒凉多了,连一点绿色都没有。他心里一沉,难道连野豆子都没有了?
他踉踉跄跄地走下坡地,手里的铲子在枯草里翻找着,希望能找到一点野豆子的痕迹。可翻了半天,只有干枯的草茎,连一粒种子都没见着。他蹲在地上,看着空荡荡的坡地,绝望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难道真的找不到吃的了?难道小红真的要……
他不敢再想下去,拳头狠狠砸在地上,石子硌得手疼,却比不过心里的疼。就在这时,他听见一阵细微的“吱吱”声,像是老鼠的叫声。
李卫东猛地抬起头,循声望去,看见不远处一块大石头下,有个小小的洞口,洞口的枯草在动,隐约能看见两只灰褐色的老鼠,正叼着什么东西往洞里拖。
是粮食!
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他悄悄走过去,躲在石头后面,眯着眼睛往洞口看——那两只老鼠嘴里叼着的,是半粒玉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六零求生:我的时空打工路 虽然玉米的颜色发黑,看起来己经发了霉,可在李卫东眼里,那比黄金还珍贵!
他屏住呼吸,等那两只老鼠把玉米拖到洞口,正要往里钻的时候,猛地扑了过去!
“吱吱!”老鼠受惊,扔下玉米就要往洞里逃。李卫东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了其中一只老鼠的尾巴。老鼠急了,回过头,狠狠咬在他的手背上!
“嘶——”疼得李卫东倒吸一口凉气,手背上传来一阵钻心的疼,血瞬间就流了出来,顺着手指往下滴。可他没松手,死死攥着老鼠的尾巴,另一只手赶紧去抓那半粒玉米——这是小红的希望,他不能让老鼠把它拖回洞里!
另一只老鼠见同伴被抓,也不逃了,反过来咬李卫东的手腕。李卫东疼得浑身发抖,却还是死死护着那半粒玉米,把它紧紧攥在手心。他抬起手,把老鼠往石头上狠狠一摔!
“咚!”老鼠摔在石头上,没了动静。另一只老鼠见势不妙,“嗖”地一下钻进洞里,不见了。
李卫东顾不上手背的伤口,赶紧摊开手心——那半粒玉米还在,虽然沾了点血和土,却完好无损。他把玉米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用衣襟裹好,像是在保护什么稀世珍宝。
“小红有救了!小红有救了!”他咧开嘴笑,眼泪却掉了下来,手背的伤口还在流血,火辣辣地疼,可他一点也没感觉到——他满心都是那半粒玉米,满心都是回家给小红煮粥的念头。
他没再停留,转身就往回跑。下山的路比上山更难走,他好几次差点滑倒,都靠着手里的铲子稳住了。手背的血顺着手指往下滴,滴在枯草上,留下一道道暗红的印子,可他没管,甚至没看一眼——他只想快点回家,快点把玉米煮成粥,喂给小红吃。
风还在刮,可他觉得风好像没那么冷了;脚底的血泡还在疼,可他觉得脚步好像轻快了很多。他摸了摸怀里的玉米,能感觉到那小小的颗粒,心里满是希望。他想起小红醒过来的样子,想起母亲欣慰的笑容,想起父亲放松的眼神,脚步跑得更快了。
终于,他看见柳树沟的土坯房了。他加快脚步,冲进村里,路上遇到几个村民,他们看见他手背流血,问他怎么了,他只笑着说“没事,抓老鼠的时候被咬了”,就匆匆跑过去了。
到家时,他推开门,看见王秀兰还坐在炕边,眼泪汪汪地看着小红,李老实蹲在门槛上,还是那副紧张的样子。
“娘!爹!我回来了!我找到吃的了!”李卫东大喊着,冲到炕边,从怀里掏出那半粒玉米,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
王秀兰和李老实都愣住了,看着他手心里那半粒发黑的玉米,又看了看他手背流血的伤口,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
“卫东,你这是……”王秀兰伸手想摸他的伤口,却被他躲开了。
“娘,别管伤口,快煮粥!”李卫东把玉米递给母亲,“这玉米能煮成粥,喂给小红吃,她肯定能醒!”
王秀兰接过玉米,看着那小小的颗粒,又看了看儿子手背的伤口,哽咽着说:“好,娘这就煮,这就煮!”
她赶紧走到灶台上,拿出那只豁口的陶碗,把玉米放进碗里,用雪水(昨天黄风停后下了点小雪,李老实扫了点放在陶罐里)把玉米洗干净。然后,她往锅里加了点雪水,把陶碗放在锅里,用灶台上的余温慢慢加热——家里的柴火不多了,只能用这种方式慢慢煮。
李卫东蹲在炕边,看着小红苍白的脸,心里满是期待。他摸了摸手指上的黑戒指,冰凉的金属贴着皮肤,像是在跟他一起等待。手背的伤口还在流血,他找了块破布,随便缠了缠,就继续盯着锅里的粥。
锅里的雪水慢慢融化,变成了温水,陶碗里的玉米慢慢变软,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虽然香味很淡,却在这昏暗的土坯房里,显得格外。
王秀兰守在灶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的粥,生怕煮糊了。李老实也站起来,走到灶台边,看着锅里的陶碗,眼神里满是期待。
终于,粥煮好了。王秀兰小心翼翼地把陶碗从锅里拿出来,碗里的玉米己经煮烂了,变成了一小碗稀粥,颜色发黄,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李卫东赶紧走过去,接过陶碗,吹了吹,然后用小勺舀了一点,小心翼翼地递到小红的嘴边。
小红的嘴唇动了动,慢慢张开,把粥咽了下去。
第一勺粥喂下去,小红的眼皮动了动;第二勺粥喂下去,她的呼吸变得匀了些;第三勺粥喂下去,她突然睁开了眼睛,看着李卫东,小声说:“哥……粥……香……”
“小红!你醒了!”李卫东激动地大喊,眼泪掉了下来,滴在陶碗里,和粥混在一起。
王秀兰和李老实也围过来,看着醒过来的小红,眼泪止不住地掉,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李卫东又喂了小红几口粥,首到碗里的粥见了底。小红喝完粥,精神好了些,靠在炕席上,眼睛里有了点光,小声说:“哥,我还想喝……”
李卫东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乖,以后哥再给你找,咱们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他心里知道,这半粒玉米粥只是暂时救了小红,饥荒还没过去,他们还得继续熬。可看着小红醒过来的样子,看着母亲和父亲欣慰的笑容,他心里的绝望少了些,希望多了些。他摸了摸手指上的黑戒指,又摸了摸怀里的高产谷种——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只要他不放弃,他一定能带着家人,带着柳树沟的人,熬过这个春天。
风还在土坯房的墙缝里钻,发出“呜呜”的声,可屋里的气氛却不再像之前那么压抑了。那一小碗玉米粥带来的,不仅是饱腹感,更是活下去的希望,是面对饥荒的勇气。李卫东看着家人,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要找到更多的吃的,一定要把高产谷种种下去,一定要让柳树沟的人,都能喝上热腾腾的粥,都能活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WKE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