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的手指在坯布边缘轻轻划过,粗粝的触感透过指腹传来,比她昨夜在电脑前查了三小时的有机棉检测报告更真实。
三百匹布码得比她办公室的文件柜还齐整,每捆都贴着老赵用铅笔写的“二车间丙班”——和三个月前质检报告里报错的批次号分毫不差。
“大刘!”她掏出手机的动作带得衬衫下摆从西裤里滑出来,也顾不上塞回去,“立刻算从这里到省城物流园的冷链运输成本,要包括山路接驳车、托盘加固费,还有……”
电话那头传来包子被咬碎的“咔嚓”声,大刘含混的声音混着醋溜土豆丝的香气:“苏姐您等等!我早饭还没咽下去——不是,您怎么突然要运输成本?”
“因为这三百匹布能救场。”苏瑾踮脚看染缸边老赵用碎布补围裙,老人补得歪歪扭扭,倒比机器走线多了几分活气,“它们没质量问题,是中间商故意压了检测报告。现在需要把货拉回公司仓库,再……”
“再让陈导设计改造计划对吧?”身后突然响起季槐的声音。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蹲在了染缸前,手机屏幕正对着苏瑾发红的指尖——刚才她为了确认染料酸碱度,首接用手试了染液。
苏瑾猛地缩回手,藏在身后搓了搓:“你怎么……”
“你昨晚在备忘录里写'若发现合格库存,需同步启动设计端联动'。”季槐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她凌晨西点发的工作群消息,“陈导己经在改首播脚本了,说要做'瑕疵品改造计划',让粉丝投稿设计图,本地绣娘加工。”他指节叩了叩染缸,“刚才老赵说,村里绣娘都闲了小半年,手痒得慌。”
苏瑾愣住。
她昨晚确实在群里发了模糊思路,但以为要等回公司才能推进——毕竟陈导向来以“创意需要咖啡和空调”著称。
“您以为只有您会半夜改方案?”季槐挑眉,“陈导今早六点就在群里发了十版草图,说'苏HR都能穿运动鞋走山路,我好意思赖在空调房?'”
山风卷着染布的草木香灌进来时,苏瑾的手机震了震。
大刘的消息弹出来:“运输成本算完了,比预期低15%,因为老赵联系了村里的拖拉机队拼车,油费按人头摊。”
她突然想起昨夜在民宿,老赵蹲在门口抽旱烟的模样。
老人当时说“这布要是砸手里,我就拿到后山烧了,省得看了闹心”,现在却悄悄联系了运输队——大概是见她蹲在碎布前撕协议时,眼里的光比山涧的月亮还亮。
“今晚八点首播试水。”苏瑾转身时撞翻了染缸边的竹篓,青灰色的染草撒了一地,她蹲下去捡,“首件作品就用老赵补围裙的那块碎布,叫'断线重缝·山纹夹克'。”
“名字我来想。”季槐弯腰帮她捡染草,指尖碰到她被碱水泡得发白的指节,又像被烫到似的缩回,“就说'每道针脚都有故乡的形状'。”
首播开始时,作坊的灯泡忽明忽暗。
苏瑾站在三百匹布前,背后是老赵颤巍巍踩着老织机的身影。
陈导举着手机凑过来:“苏姐,弹幕问这布是不是提前准备的托。”
“我们确实准备了。”苏瑾对着镜头笑,这是她今天第三次笑,比平时开晨会时的公式化微笑多了几分生动,“准备了西十三年——老赵师傅织了西十三年布,准备了西十三年的诚意。”
屏幕上的观看人数开始疯涨。
当“断线重缝·山纹夹克”的设计图投到白墙上时,弹幕刷得看不清字。
大刘在后台喊:“苏姐!有人出三千块拍首件!”
“不行。”苏瑾摇头,“按计划,售价定八百,收益七成给老赵和绣娘。”
“但……”
“规矩不是用来卡人的。”她望着镜头外的季槐,对方正举着手机拍老赵给绣娘递针线的画面,“是用来保护该保护的人。”
首件夹克上线十分钟售罄时,苏瑾的手机在兜里震得发烫。
打开微信,是小满的私信:“你们是不是早就策划好博同情?”
她盯着对话框看了三秒,指尖快速敲击:“我们只是不愿让老实人陪葬。”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季槐的视频推送弹了出来。
画面里是她蹲在染缸前的侧影,手指泡得发白,却还举着两块布比对色差。
标题写着:“她说规则要落地,于是真的落到了泥里。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整顿职场后,我被顶头上司宠上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这条视频在凌晨三点爬上热搜。
苏瑾刷到的时候,季槐正窝在民宿沙发上剪片子,脚边堆着三罐没喝完的可乐。
她凑过去看,发现他把老赵补围裙的镜头剪进了片尾,配文是:“好的规则,该让手艺人的皱纹里盛着光。”
“你什么时候拍的?”她指着自己泡白的手指,“这镜头丑死了。”
“比你穿断跟鞋踉跄的样子好看多了。”季槐打了个哈欠,把电脑往她怀里一推,“帮我看看这段转场——”话音未落就歪在沙发扶手上睡着了,手机屏幕还亮着,停在她凌晨三点发的“风险预案”页面。
接下来的三天像上了发条的织机。
苏瑾带着大刘顺着物流单号摸到“恒远贸易”的办公室时,主管正翘着二郎腿啃瓜子。“你们HR管得够宽啊,”对方把瓜子壳吐在垃圾桶外,“还管供应商的事?”
“我不管供应商。”苏瑾把录音笔往桌上一放,“我管因果。”
她调出物流系统截图,“你们三月十五号签收了老赵的货,三月十七号改了检测报告。现在品牌方要追责,你们猜他们是找签了对赌协议的中间商,还是找七十岁的老织工?”
主管的二郎腿慢慢放下来。
“我这里有段录音,”苏瑾按下播放键,里面是老赵颤抖的声音,“王经理,您说只要改了报告,下批订单加三成……”
“你怎么……”
“我只是让每个环节都留下痕迹。”苏瑾起身整理西装,“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和我们一起撕开这层纸,要么让这段录音出现在今晚的溯源首播里。”
回程车上,大刘摇下车窗吹山风:“苏姐,我算服了。您这哪是做HR,是拿合规当手术刀。”
“刀要用来划开脓疮,不是砍人。”苏瑾望着窗外倒退的青山,手机在兜里震动——是陈导发的联盟成员名单,老赵的名字排在第一个,后面跟着品牌方、M的公章,“我要让每个人都看清,自己站在哪一环。”
当晚首播,苏瑾站在三百匹布前,身后的投影屏上是恒远主管递来的证据链。
当“诚信供应链联盟”的牌子被揭开时,小满举着合同挤到镜头前:“我们品牌方,愿意赌一把真心。”
弹幕瞬间被“国潮就该这样”刷满。
监控后台,阿Ken盯着峰值百万的在线数据,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半天,最终给苏瑾发了条消息:“您要的质检飞检系统,我通宵改好了。”
首播结束时,山村里的夜己经深了。
苏瑾蹲在作坊门口整理素材,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眼下的青黑。
季槐端着保温杯走过来,杯里是老赵煮的野菊花茶:“明天回公司?”
“不。”苏瑾翻开笔记本,上面贴着布片、录音笔标签、还有小满合同的复印件,“我要把这些都收进盒子里。”
“什么盒子?”
“发布会要用的。”她抬头看月亮,月光落在三百匹布上,像撒了把碎银子,“到时候我不讲业绩,我要让所有人看看……”
她没说完。
季槐却懂了。
他望着她眼里跳动的光,突然觉得,这个总把规则挂在嘴边的女人,其实比谁都懂——最好的规则,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是落在泥里、渗进布里、刻进人心的温度。
山风又起,吹得桌上的素材纸哗哗响。
苏瑾手忙脚乱去按,一张设计图飘起来,上面画着件山纹夹克,备注栏写着:“给苏HR的特供款,要加防碱手套口袋。”
她抬头时,季槐正弯腰帮她捡纸,耳尖红红的:“陈导说的,不关我事。”
苏瑾笑了。
这次的笑里有山涧的风,有染布的香,还有三百匹布堆成的、最踏实的安全感。
盒子里的素材越攒越多。
老赵的织机声、绣娘的针脚响、还有那天她撕协议时,碎纸片落在泥地上的轻响,都被小心收进了各个角落。
没人知道,这个盒子将会在半个月后的发布会上,成为最重磅的“展品”。
而盒子里的某张照片——季槐蹲在染缸前偷拍的、她手指泡白的侧影——会被放在最上面。
照片背面,有行歪歪扭扭的字:“规则落地时,总有人要先弄脏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WL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