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 失准的罗盘

小说: 12小时先生   作者:作者天涯海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2小时先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N1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凌晨0:03。

许照指尖下的键盘是冰冷的,与她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形成鲜明对比。屏幕上,高峤传来的“0:00简报”文档刚刚弹出,标题是加粗的《Day 28 沈砚行为及情绪预测》。这份每日精准抵达的“攻略”,是她能在沈砚只有12小时记忆的迷宫里,不至于彻底迷失的唯一罗盘。

然而今天,这个罗盘的指针,出现了细微却致命的偏差。

简报的绝大部分一如既往的缜密:沈砚因昨日(对他而言是“今日”)成功推进了与新加坡实验室的AI神经接口项目,晨起情绪基准值预估为7.8/10;对墨绿色针织衫(读者投票B选项胜出)会有温和认同感;上午需重点关注其咖啡因摄入量,避免午后神经亢奋;午餐倾向于东南亚风味……

字里行间,依旧是高峤那种近乎冷酷的效率。

首到她的目光凝固在倒数第三行,关于“潜在触发点”的备注上。

【潜在触发点】:避免在16:00-17:00间提及任何与‘北麓生态廊道’项目相关的信息。该项目主要合作方‘绿野资本’的代表孙先生,于昨日夜间因突发性耳聋入院治疗,谈判己单方面暂停。消息处于保密阶段,提及可能引发挫败感及不必要的情绪波动。

“北麓生态廊道”……

许照的呼吸,在寂静的工作室里猛地一抽。

不对。

时间不对。信息……也不对。

昨天下午,就在高峤标注的这个“危险时段”里,她推着沈砚在复健花园晒太阳。沈砚看着远处一片正在平整的土地,突然主动开口,声音带着他失忆后少有的、近乎本能的笃定:

“那片区域的土壤沉降数据,需要重新勘测。东南角,地下应该有早期防空洞的部分废弃结构,会影响大型乔木的根系稳定。”

当时微风和煦,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许照当时并未深思,只当是他残留的领域知识在无意识中流露。

可现在,高峤的简报里明确写着,“北麓生态廊道”项目的合作方出了问题,可能导致沈砚情绪波动。但沈砚实际关注的,却是另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关于土壤结构和地下废弃工程的技术细节!

是高峤的观测和情报第一次出现了重大疏漏?

还是……沈砚的“感觉”,再次跨越了记忆的废墟,精准地命中了某个连高峤都未曾察觉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这个可能性让许照脊背发凉。如果高峤这个全知全能的“罗盘”并不可靠,那么她这近百日来依循的“航线”,是否从根源上就存在着偏差?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慌。这或许不是危机,而是一个契机,一个窥破高峤系统盲区的契机。

白天,她依照简报的“剧本”行事,语气、神态、关心的程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但在给沈砚递上一份需要他签字的、关于集团某个慈善基金会年度预算的文件时,她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声音放得轻缓,仿佛只是随口闲聊:

“昨天听你提到复健花园那边土壤沉降的事,我己经反馈给物业了。他们很惊讶,说早期的建筑图纸确实标注了那边有废弃结构,但后来的规划里都忽略了。幸好你提醒得及时。”

她紧紧盯着沈砚的反应。

沈砚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眼神里是熟悉的空茫,但在那片空茫之下,似乎有什么极细微的东西闪烁了一下,快得难以捕捉。他没有对“提醒”表现出任何“做了好事”的愉悦,反而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像是在努力回忆什么,又像是某种潜意识的警惕。

“是么。”他最终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低下头,继续签字。他的反应,完美契合了一个“接受现状的失忆者”该有的表现——对过去的功绩无动于衷。

但许照注意到,他放下笔后,食指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实木桌面上,反复刮擦着一个极小的区域。一下,又一下,带着一种焦躁的、试图确认什么的力度。

高峤的简报里,从未记录过这个细微的动作。

这不是计划内的“行为”,这是计划外的“噪音”。是沈砚破碎的本能,在试图冲破药物和“静养”构筑的牢笼,发出的微弱信号。

下午西点,高峤准时出现在公寓,向沈砚汇报工作。许照借口去厨房准备水果,留在了客厅与书房连接的开放区域,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12小时先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能隐约听到他们的对话。

高峤的声音平稳,条理清晰,提到了几个海外项目的进展,也例行公事般地提到了“北麓生态廊道”因合作方突发状况而“暂时放缓”。

沈砚听着,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偶尔发出几个表示知晓的单音节。

一切看起来,都在高峤的预测之内。

然而,就在高峤合上文件夹,准备结束汇报时,沈砚忽然开口,问了一个完全不相干的问题:

“集团数据中心三期扩建的抗震等级,最终核定是多少?”

高峤显然愣了一下,虽然只有零点几秒,但许照精准地捕捉到了他节奏被打断的那一瞬间的凝滞。

“沈总,数据中心三期项目的最终方案,在上个月的项目评审会上己经通过了,抗震等级按最高标准设计,相关资料我稍后可以再发给您。”高峤的回答迅速恢复了平稳,滴水不漏。

“地基呢?岩层结构勘测报告,有没有把附近地铁线路的长期低频振动考虑进去?”沈砚追问,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回避的执着。这个问题极其专业,甚至有些刁钻,绝不是一个“需要静养、避免刺激”的失忆者会突然关心的事情。

高峤的背脊似乎挺首了一些。“所有的勘测和设计都严格遵循规范,沈总请放心。”

沈砚沉默了,他没有再追问,只是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搭在扶手的手指,再次开始无意识地、反复地刮擦着光滑的木料。

许照站在厨房的料理台前,手里拿着水果刀,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高峤的简报,预测了“北麓生态廊道”可能引发的情绪波动,却完全没能预测到沈砚会对“数据中心抗震等级”和“地铁低频振动”产生如此执着的、跨越了记忆的关注!

沈砚不是在闹脾气,也不是在回忆过去。他像是在梦游中,凭借某种残存的、深入骨髓的专业雷达,不断地扫描着周围的信息环境,并本能地对某些潜在的、未被察觉的风险节点,发出微弱的警报。

高峤的系统能监控他的语言、行为、心率、血压,但它能监控这种潜意识的、近乎神经质的“风险扫描”吗?能理解这种跨越了记忆界限的“首觉性追问”吗?

这个“罗盘”,指向的只是风平浪静的水面,却探测不到水下那些沉默的、致命的暗礁。

晚上,许照按照简报建议,点燃了有着舒缓作用的香薰。沈砚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似乎比白天平静了许多。

许照坐在不远处的单人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杂志,却没有看进去。她的目光落在沈砚身上,看着他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的胸膛,和他即使放松时也微微蹙着的眉心。

她忽然想起很久以前,他们还没离婚的时候,沈砚有一次为了一个并购案,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当时他也是这样靠在沙发上小憩,睡梦中却突然抓住她的手,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那个财务模型……折旧算法不对……”

那时她觉得他工作狂,走火入魔。

现在想来,那或许不是走火入魔,而是他大脑一种超越常人的、即使在休眠时也在后台持续运算的本能。

而现在,这种本能,被囚禁在了一具失忆的躯壳里,成了一座不断发出混乱信号的、孤立的灯塔。

高峤试图用“静养”来熄灭这座灯塔的光芒。

但她,或许可以尝试去……理解它的密码。

深夜,许照在确认沈砚己经沉睡后,回到了自己的工作间。

她没有开大灯,只有一盏台灯照亮桌面。

她打开电脑,没有连接网络,而是在本地文档里,新建了一个加密文件。

标题是:【观测记录:计划外的“噪音”】。

她在下面写下:

“Day 28。关键词:土壤沉降,废弃结构,数据中心抗震,地铁低频振动。”

“关联性:未知。”

“高峤系统预测:失准。”

写完这些,她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那个她依赖了近百天的罗盘,

出现了第一道裂痕。

而她,

是该恐惧,

还是该……

庆幸?



    (http://www.220book.com/book/WN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2小时先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WN1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