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竹己经出发七天了,天也是这样蒙着层冷雾。
此刻山道上只剩我们几个准备动身的人,露水把石阶浸得发潮,踩上去能闻到青苔混着泥土的腥气。
天还没亮透,远处的山峦像浸在墨水里,只有几颗残星挂在天边,勉强照着脚下的路。
我蹲在院角的石碾旁,往粗布袋子里舀新碾的灵稻。
米粒得泛着莹白的光,是前几日刚收的新米,带着阳光晒透的暖香。
苏珩站在旁边,手里的罗盘正微微发烫,铜制的盘面刻着细密的纹路,他指尖在沉渊谷对应的刻度上轻轻敲了敲,指针晃了两晃,稳稳地定在那个方向。
“师父,罗盘校准好了,偏差不超过半寸。”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怕惊散了晨雾似的。
“嗯。”我应着,把最后一把米压实,系紧袋口。
这米袋是粗麻布缝的,上面还留着小蛮绣的歪歪扭扭的稻穗图案,是前阵子她非要给我们的行李添点“记号”时绣的,针脚大得能塞进手指头。
“先生。”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温和的呼唤,带着点清晨的沙哑。
回头时,看见孔丘明拄着那根磨得发亮的枣木拐杖,站在院门口的石狮子旁。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领口沾着点霜气,花白的胡须上凝着细小的水珠,一看就是早早就从山下的书院赶来了。
“老朽来送送孩子们。”他慢慢走近,拐杖在石板路上敲出“笃笃”的声响,手里提着个蓝布包,解开时露出几卷用红绳捆着的竹简,竹片边缘都磨得圆润了,显然是翻看过无数次。
“这是早年整理的《避魔要诀》,里面记了沉渊谷一带的魔气特性,还有几种简单的清心诀,或许能用得上。”
苏珩立刻放下罗盘迎上去,双手接过竹简,指尖触到微凉的竹片时,特意欠了欠身:“多谢孔先生,您有心了。”
他把竹简小心地放进随身的布囊里,又拍了拍囊口,像是怕风把字吹淡了似的。
小蛮原本蹲在我旁边数米袋上的穗子,这会儿“噌”地站起来,小跑到孔丘明面前,仰着小脸看竹简,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孔爷爷,这里面是不是有打跑魔气的法子?比如画符?或者念咒?”
她去年跟着镇上的戏班子看过驱邪戏,总惦记着那些洒糯米、念口诀的场面。
孔丘明被她逗笑了,抬手摸了摸她的头,指腹蹭过她额前的碎发,带着点长辈的慈爱:“不止这些呢。里面还教你们怎么在魔气里护住心神,比如闻着灵稻的香气时怎么稳住呼吸,听见怪声时该默念什么短句。”
他顿了顿,目光往沉渊谷的方向飘了飘,又转回来看着小蛮,“阿竹那孩子性子最急,你们追上他时,记得把这竹简给他看看,让他少冲动——上次在书院跟人争辩,他能把桌子都掀了,这次可不能在魔气里硬碰硬。”
我把装好的米袋递给苏珩,又转身从院角的灵稻丛里掐了把新鲜的稻穗。
穗子沉甸甸的,金黄的颗粒压得秸秆弯了腰,还沾着没干的露水,一碰就往下掉。“拿着。”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山巅种春风我把稻穗塞进小蛮的包袱侧袋里,那里有个她自己缝的小兜,专门用来装捡来的石子和野果,“这穗子带着生气,遇着魔气能挡一挡,闻着味儿也能醒神。”
小蛮赶紧按住袋口,指尖轻轻碰了碰稻穗的尖儿,又抬头看我,用力点头:“我记住啦!追上阿竹哥就给他看孔爷爷的竹简,还要告诉他稻穗能挡魔气!”
她说话时,辫子上的红绳随着动作晃悠,那是去年我给她编的,原本是根绑米袋的绳子,被她宝贝似的系了大半年。
孔丘明看着我们忙活,忽然从袖中摸出块玉佩,玉色是温润的羊脂白,上面刻着个简单的“安”字,边缘磨得光滑极了。
他把玉佩递给苏珩:“这是老朽年轻时佩的,玉性温,能安神。沉渊谷的魔气容易乱人心神,你带着,遇事别慌。”
苏珩双手接过来,指尖触到玉佩的温度时,明显顿了一下,像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嘱托。
他低头看了看玉上的“安”字,又抬头看了看孔丘明,轻声道:“谢孔先生,晚辈一定收好。”
这时,远处的村子里传来第一声鸡叫,清亮的声音划破晨雾,惊得树梢上的露水“簌簌”往下掉。
孔丘明抬头望了望天,东边的天际己经泛起淡淡的鱼肚白,云层边缘开始透出点橘红色。
“走吧,”他挥了挥手,拐杖往山道的方向指了指,“再晚些太阳出来,沉渊谷的魔气就该跟着热起来了,更活跃,也更麻烦。”
我拍了拍苏珩的胳膊,他手里的米袋沉甸甸的,布料被勒得有些变形。
又看了眼小蛮,她正踮着脚把稻穗再往包袱里塞紧点,辫梢的红绳扫过米袋上的穗子图案,像是在打招呼。
“走了。”
我开口时,声音在雾里散得有点慢。
小蛮立刻应了一声,蹦蹦跳跳地往山道上跑,跑两步又回头等我们,辫子甩得像小鞭子。
“阿竹哥肯定在前面等急了,我们得快点!”
她的声音里带着点雀跃,完全不像要去危险的地方,倒像是去赶镇上的早集。
苏珩跟在后面,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站在观门口的孔丘明,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雾里,身影越来越模糊,首到拐过山道的弯才看不见。
他把装竹简的布囊往怀里紧了紧,又摸了摸胸口的玉佩,脚下的步子稳了不少。
山道两旁的树影投在地上,像张乱七八糟的网。
我走在最后,能听见前面苏珩的罗盘偶尔发出细微的“嗡”声,还有小蛮哼着的不成调的歌谣。
那是她去年跟着货郎学的,跑调跑得厉害,却总爱在赶路时哼。
风从谷里吹上来,带着点淡淡的魔气,刚靠近就被苏珩身上玉佩散出的微光挡开了。
忽然想起七天前阿竹出发时,也是这样的晨雾,他背着更大的米袋。
说要先去探探魔气最淡的东侧峡谷,还跟我打赌说一定能在谷口找到野生的灵稻。
现在想想,他那时候的脚步声,大概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一步一步踩在带着露水的石阶上。
把灵稻的香气往沉渊谷的方向带,顺着这味道追,总能追上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WPM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