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的奇迹康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龟兹王庭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牧羊人一家涕泪交零的跪拜,“大周神医”的名号不胫而走,迅速取代了“恶魔附体”的恐慌传言。原本对这支远方来客持怀疑、观望态度的龟兹民众,开始带着好奇与一丝期盼,聚集在乌孙亲王为大周医使团划出的临时诊疗区域外。
程致远与韩静婉深知,首战告捷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大周的医疗理念与技艺,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根。他们并未因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审慎。
“韩先生,阿史那之症,恐非孤例。”程致远在临时整理出的医案室内,对韩静婉沉声道,“河谷地带,虫媒滋生,类似‘戾毒入血’之症恐有不少。需得拟定一个防治章程,教授当地民众辨识病征、初步处理及避害之法。”
韩静婉颔首,她正在整理这几日观察到的龟兹本地常用草药,闻言抬头,目光清亮:“程院判所言极是。此外,我发现此地妇人生产多依靠经验不稳的稳婆,幼儿夭折率极高。我想,或可先从妇人科与小儿科入手,设立专门的诊区,更容易获得信任。”
两人商议既定,便分头行动。程致远带着通译和几位龟兹本地派来学习的年轻医官,开始走访王庭内外的医官和部落长老,详细了解河谷地区的疾病流行情况,着手绘制简易的“疫区警示图”,并准备编写通俗易懂的防治手册。
而韩静婉则在她负责的妇孺诊疗区内,展现了惊人的耐心与细腻。一位因多年不孕而备受歧视的胡妇,在她的温言问诊和精心调配的汤药调理下,竟重现希望;一个因误食毒草而抽搐不止的孩童,经她巧施针砭、灌服解毒汤剂后转危为安。她不仅治病,更会轻声向围观的妇女们讲解孕期注意事项、幼儿护理常识,甚至示范如何用煮沸的清水清洁衣物和食具。
韩静婉沉静温婉的气质、精湛的医术以及那份超越族群的仁心,很快赢得了龟兹妇女们的信赖与爱戴。她们开始亲切地称呼她为“韩医师”,甚至有些胆大的少女,偷偷询问是否能跟随她学习医术。
摩诃衍国师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的傲气早己被叹服取代。他主动找到程致远,不再是考较,而是真诚地交流:“程院使,贵国医术,不仅精于方药,更重于防患,体恤民情,老夫深感敬佩。不知这防治手册编撰完成后,可否允我龟兹医官抄录学习?我国库中亦有数卷祖传医典,或可与贵国医术互为印证。”
程致远自然欣然应允。这正是苏云晚派他们前来所期望的——交流与融合,而非单方面的输出。
***************
就在西域的医道星火渐成燎原之势时,万里之外的京城,却并非一片祥和。
太医署院使苏云晚,此刻正面临着一场来自朝堂之上的新一轮暗流冲击。
弹劾她的奏章,再次悄然出现在了皇帝的御案上。这一次,矛头指向了她大力推行的“官药局”与“惠民医馆”体系。奏章中声称,此政“与民争利”,导致京城及各地许多传统药铺难以为继,大量药商、坐堂郎中生计受损,怨声载道。更指责苏云晚“任用私人”,将太医署及地方医官要职皆委于其亲信弟子(如程致远、韩静婉等),尤其是纵容女子担任要职(如韩静婉在龟兹),有违祖制,败坏纲常。
写奏章的人显然深谙攻讦之道,并未首接否定医改的成效,而是从“民生”与“礼法”两个更易引起共鸣和争议的角度下手,试图动摇皇帝对苏云晚的信任。
紫宸殿内,皇帝看着这份措辞“恳切”、引经据典的奏章,眉头微蹙。他深知苏云晚推行医改的阻力,也明白这奏章背后必然站着庞大的旧利益集团。西域医使团的成功,固然让他脸上有光,但国内稳定的重要性,显然更胜于远方的声誉。
“苏爱卿,”皇帝将奏章递给侍立一旁的苏云晚,语气平淡,“对此,你有何话说?”
苏云晚快速浏览完毕,心中冷笑。这些陈词滥调,她早己预料。她从容躬身,声音清晰而沉稳:
“陛下明鉴。官药局、惠民医馆所售药材,皆按成本平价供应,所针对者,乃是往日囤积居奇、哄抬药价之奸商,何来‘与民争利’?其所保障者,乃是无数无钱就医之贫苦百姓,此乃‘与民生息’!若说因此使部分奸商无利可图,臣以为,此乃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任用之人,程致远、韩静婉等人,皆经严格考核,其医术、品行、能力,有目共睹。他们于江南防疫、西域传医中立下汗马功劳,岂能因‘亲信’二字便抹杀其功绩?更何况,医者之道,在乎活人,岂因男女而有别?韩静婉于龟兹救治妇孺,宣扬仁德,正是扬我大周女子之慧敏贤德,何来‘败坏纲常’之说?望陛下勿被此等混淆视听、阻挠善政之言所惑!”
她一番话语,有理有据,气势凛然,将对方的指控一一驳斥。
皇帝沉吟不语,目光扫过殿中其他大臣。萧衍立于文官队列中,面色沉静,但紧握玉笏的指节微微泛白,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他知道,这次弹劾非同小可,牵涉的利益网络更深。
“陛下,”此时,一位素以清流自居的老臣出列,缓声道,“苏院使之言,不无道理。然,民怨亦不可不察。或可暂缓官药局扩张之速,对受影响之药铺郎中,予以适当抚恤安置,以示朝廷仁政,缓和矛盾。”
这话看似折中,实则暗含打压之意。
苏云晚心中一紧,正欲再辩,皇帝却摆了摆手:“此事,容朕再思。苏爱卿先退下吧。”
没有立刻支持,也没有立刻否定。这是一种权衡与观望。
苏云晚知道,京城的这场风波,比她预想的还要棘手。它不再仅仅是医术理念之争,更是深层次的利益与观念的碰撞。
她退出紫宸殿,走在长长的宫道上,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悠长。西域的佳讯带来的喜悦,己被京城的暗涌冲淡了几分。
她抬头望向西方,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片正在被仁心与医术滋养的土地。
“静婉,致远,你们在远方播撒希望,我必在京城,为你们,也为这医道前程,守住这片基业。”她低声自语,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京华暗涌虽凶,但她苏云晚,早己不是那个只能被动应对风雨的侯府庶女。她手握权柄,身负皇命,更有志同道合者并肩。
这场捍卫医改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R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