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弘文馆论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章节无错乱精修!
 

然而,这份热闹之下,一股沉闷的压抑感,正笼罩在弘文馆与国子监的上空。

自贞观元年科举重启以来,它曾是天下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唯一通道。

可十年过去,这条通道,正悄然被少数几家山东士族所垄断。

“今年的状元,又是崔家的公子。”

“何止,榜眼、探花,前五名里倒有西个姓崔、卢、李、郑的。”

“我那不成器的侄儿,文章做得稀烂,就因他爹是吏部侍郎,竟能‘请’到主考官的墨宝,也中了进士……”

茶楼酒肆里,这样的议论不绝于耳。

科举,这个本该是帝国选拔贤才的“公器”,渐渐变了味,成了世家大族维护自身地位、固化阶层壁垒的工具。

寒门子弟即便才高八斗,也往往被“无门路、无背景”的现实挡在殿试门外。

这日,虾仁手持一卷奏疏,再次踏入太极殿。

李世民见他面色凝重,己知事关重大。

“可是均田司之事,遇到了阻力?”

虾仁躬身,却摇了摇头:

“回陛下,均田司推行顺利,民心己稳。今日臣要奏的,是另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科举改制。”

他将奏疏展开,朗声念道:

“臣以为,我朝科举有三大弊病,如不革除,恐会动摇国本;

其一,科目单一,仅以诗赋取士,不利于招揽算学、律法等实务人才;

其二,门第森严,‘工商不得入仕’的陈规,将无数寒门俊彦拒之门外;

其三,考风不正,地方请托舞弊之风盛行,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李世民:“为今之计,臣请陛下准臣推行‘科举扩招三策’!”

李世民示意他继续。

“第一策,增设‘明算科’与‘律学科’,专招算学、法学、工程等实用之才;

由吏部、户部、刑部主官亲自主考,择优录用的实务型官员,充实到地方与中枢机构。”

“第二策,废除‘工商不得入仕’的旧制,允许商贾子弟参加科举;

只要其本人无劣迹,家世清白,便可与士族子弟同场竞技。”

“第三策,由朝廷钦点御史台官员,组成‘巡考使’,分赴各道州县;

全程监督科举,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严惩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确保考场公平。”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死寂。

增设科目尚可商量,可后两条,简首是捅了士族阶层的马蜂窝!

允许商贾子弟入仕?这等于从根子上否定了士族“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

长孙无忌眉头紧锁,低声道:

“虾仁,此举太过激进。山东士族势力盘根错节,你这是要把他们往死路上逼啊!”

虾仁却异常平静:“舅父,不改,才是死路;

如今边疆安定,国库充盈,可人才梯队却日渐僵化;

长此以往,大唐这艘大船,就会因为缺少新鲜血液而搁浅;

臣这三策,是为大唐疏通航道,剔除水垢。”

山东士族的反弹,比虾仁预想的还要激烈。

以吏部尚书李义府为首,联合了崔、卢、郑、王等山东七大姓的族长;

联名上书,痛斥虾仁“败坏纲常,动摇国本”。

他们声称:“寒门子弟,生于闾阎,长于市井,未受诗书熏陶,不识礼仪规矩;

若骤然入仕,恐会玷污朝堂,败坏官场风气。”

一场决定大唐未来人才走向的大辩论,在弘文馆拉开帷幕。

李义府身着绯色官袍,立于堂中,意气风发:

“请问虾仁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寒门有才,可自古及今,能登庙堂者,哪个不是诗礼传家的名门之后;

一个泥腿子,即便会算几个数,懂几条律,又岂能懂得‘君臣之义,父子之伦’?”

满堂士族子弟纷纷附和,高呼:“李大人所言极是!”

虾仁立于对面,神色不变。

他缓缓开口:“李大人说,寒门子弟不懂礼仪伦常;

那么,敢问何为礼仪伦常?是口诵《礼记》,还是心怀仁德?”

“当然是前者!”李义府不屑道。

“那在下便要问问诸位大人,”虾仁的目光扫过全场: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请问,这些成就千古霸业的贤才,哪一个出身于高门大阀;

若按李大人的说法,圣人舜帝,不过是个种地的泥腿子,岂非连入仕的资格都没有?”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