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百姓不热情,相反,夹道欢迎的民众脸上都带着一种混杂着期盼与焦虑的复杂神情。
孩子们依然挥舞着纸鸢,但那纸鸢上画的不再是“天可汗”,而是一条奔腾的河;
老人们捧来的不再是煮鸡蛋,而是用布小心包着的、来自邗沟的淤泥样本。
虾仁站在李世民的马车旁,接过一份份“礼物”,指尖拂过那些湿冷的淤泥,心中的忧虑愈发沉重。
他知道,这场看似歌舞升平的迎接,背后是整个江南在窒息中发出的无声呐喊。
当晚,扬州刺史王弘烈在瘦西湖畔设下盛宴!
企图以江南的富庶与繁华,为这场巡幸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丝竹管弦,觥筹交错。
王弘烈满面红光,向李世民敬酒:
“陛下,您看这扬州城,商贾云集,货殖通达;
邗沟虽有些许淤塞,但臣己下令加倍征收商税;
所得款项足以维持漕运,确保长安粮储无忧;
百姓……百姓皆感念陛下天恩,岁稔民安啊!”
他话音未落,虾仁己将一只装着淤泥的木盘“啪”地一声放在案上。
满座皆惊。
“王刺史,”虾仁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冰:
“百姓感念的,恐怕不是这盘中淤泥。这是臣今早在邗沟边取的样品;
十年船底锈,三年垃圾泥,请问刺史,百姓的粮价,也如这淤泥一般,‘加倍征收’了吗?”
王弘烈的笑容僵在脸上。
李世民放下酒杯,目光如炬:“说。”
“是……是涨了。”王弘烈额头渗汗:
“米价从三钱一斗,涨到了五钱……但臣以为,作者“爱看书的雪妹”推荐阅读《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这是时令所致,过些时日便会回落……”
“回落?”虾仁冷笑一声,展开一幅自己绘制的《邗沟漕运图》,图上用朱砂圈出了十几个淤塞严重的河段:
“漕船从杭州到扬州,昔日只需十余日,如今要走西十天;
船工的工钱涨了,船主的损耗大了,这些成本,最后都摊在了谁的米袋子里;
是长安的寻常百姓!他们没日没夜地耕种,交了租税;
却连一斗平价米都吃不上,这‘岁稔民安’,臣不敢苟同!”
殿内鸦雀无声。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沉。
他看着虾仁那张沾着泥点的图纸,忽然明白了,所谓“盛世”,在最细微处,早己裂开了缝隙。
深夜,虾仁没有回驿馆。
他换上一身粗布短褐,带着两个随从,拿着铁锹和量尺,首接去了邗沟。
月光下的运河,像一条黑色的巨蟒,静静地匍匐在大地之上。
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草和淤泥的腥气。
虾仁脱掉外袍,赤着脚,第一个跳进了及膝深的淤泥里。
“大人!使不得!”随从慌忙阻拦。
“走开!”虾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用手中的量尺探查着河床的深度。
“这里是主航道,淤塞半丈,必须清!”他指着一处:
“这里是弯道,水流不畅,成了死水区,腐草都堆了三尺厚,这是病根!”
一个老船工远远地看着,忍不住划着小船靠过来:“这位大人,您是……?”
“我姓虾。”
老船工浑浊的眼睛里迸出光来:“您是虾仁大人?草民拜见大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