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 虾仁浚河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章节无错乱精修!
 爱看书的雪妹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他“噗通”跪在岸边:“大人,您要是能让我们这条河活过来,我们这些船工,给您当牛做马都行啊!”

虾仁扶起他,沉声道:

“不是我让河活过来,是我们要让河活过来;

你去告诉所有船工,朝廷要疏浚邗沟,需要人手,自愿报名,按日计酬,绝不拖欠!”

老船工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夜划船去通知同伴。

三日后,数万民夫齐集邗沟两岸。

虾仁没有坐在高台之上指挥,而是和河工们一起,光着膀子拉纤,用肩膀扛着石块筑坝。

他的青衫早己看不出颜色,浑身上下都是泥点,手上磨出了厚厚的水泡。

地方官多次劝他回城歇息,他都摇头:

“河道深浅,水流缓急,非亲查不可。我若不知河底有多硬,怎么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气去凿?”

他亲自主持修建了十几座简易水坝,将邗沟分段隔离。

然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引江水冲沙。

“江水湍急,含沙量大,”他对疑惑的工匠解释:

“我们先用土坝将上游来水憋住,然后开一个口子,让江水带着泥沙,像一把利刃,冲进淤塞的河段。水冲不动的,再用人力去清。”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体力的工程。

民夫们分成几班,日夜不停地挖口子、堵缺口、运泥沙。

虾仁始终在现场,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

他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水流示意图,用最通俗的语言指导工匠:

“这里要斜着挖,水才冲得进去;那里要堆成斜坡,泥沙才流得出来。”

一个月后,当第一股夹杂着大量泥沙的江水冲进邗沟,淤塞了十年的河道,竟真的开始松动、变深。

当第一艘小船,小心翼翼地驶入曾经连小舢板都难以通过的河段时,两岸的民夫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邗沟通航的那天,扬州城万人空巷。

虾仁站在码头上,看着一艘艘满载着江南漕粮的巨大漕船,首尾相连,缓缓驶向长安。

船帆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奏响一曲盛世欢歌。

他对身边的扬州刺史道:“立即设‘漕运司’,从当地选拔熟悉水性的河工充任官吏。

一要保证河道常年疏浚,二要调度粮船,公平计价。

记住,漕运司的根基,不在官,而在这条河,在这些船,在两岸的百姓。”

刺史领命而去。

百姓们却自发地行动起来。

他们采来最好的石材,请来手艺最好的石匠,在码头最显眼的地方,立起了一座碑。

碑上没有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只刻着八个朴实的大字:“虾仁浚河,舟通粮丰。”

消息传回长安,李世民抚掌大笑,对房玄龄等人道:

“你们看,虾仁治事,从不求虚名。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像这运河一样,实实在在,润物无声。这才是能保大唐百年的根基啊!”

他望着案头那份关于邗沟疏浚的报告,又想起了虾仁在淤泥中赤脚前行的身影。

他提笔写下西个字,赐予扬州:“务实惠民。”

这西个字,不仅是对扬州治理的嘉奖,更是对虾仁一生行事风格的最好注脚。

而那座“虾仁浚河碑”,也成了邗沟两岸百姓心中,最神圣的图腾。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