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州到成都,御驾走了二十三日。
车过嘉陵江时,江水仍裹着浑浊的泥沙,拍打着堤岸。
虾仁站在船头,望着两岸被洪水冲毁的农田——
原本该是翠绿的稻田,如今只剩一片淤泥,偶尔露出几株泡胀的稻秆,像溺亡者的手指。
岸边灾民搭的窝棚里,飘出阵阵霉味,孩童的哭声隔着江水都能听见。
李世民站在他身边,皱着眉:
“剑南道去年冬春连旱,今夏又遭暴雨,朕沿途听百姓说,有的村子整户整户漂在水里……”
虾仁没说话,指尖掐进掌心。
他想起三年前在长安,自己跟着李世民去关中查旱,那时百姓啃树皮,如今剑南的百姓,连树皮都没得啃——
洪水冲走了庄稼,也冲走了最后一丝活路。
抵成都次日,虾仁没等地方官安排,便带着两个随从,徒步往城外的灾民营地走。
营地设在蜀王宫的旧马场上,几千顶窝棚挤在一起,像一群被暴雨打湿的蚂蚁。
棚子用竹片和茅草搭成,多数都漏着雨,地面的泥浆没到脚踝!
孩童们光着脚跑,身上沾着黑褐色的泥,手里攥着半根晒干的草根——
那是他们从淤泥里抠出来的,嚼得腮帮子鼓起来,像小松鼠囤粮。
一个老妇人坐在棚子口,怀里抱着个瘦得只剩骨头的小娃娃。
娃娃的脸蜡黄,嘴唇干裂,见了虾仁,居然挣扎着要爬过来,嘴里含糊地喊“饭……饭……”
虾仁蹲下来,从袖中掏出块从扬州带的桂花糕,掰成碎渣喂给娃娃。
娃娃的舌头舔着糕渣,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耷拉下去——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显然,这糕渣对她来说,也是稀罕物。
“老人家,”虾仁转向老妇人:
“您这儿有多少天没吃饱饭了?”
老妇人抹了把眼泪:“二十天了。家里的稻子全泡在水里,老公公去挖野菜,摔进泥坑里……”
她掀开棚子的角落,露出个破瓦罐,“就剩这点米糠,熬粥都不稠……”
虾仁的喉咙发紧。
他摸出随身的银锭,塞给老妇人:“去买些米,熬点稠粥。孩子的身体,得补补。”
老妇人捧着银锭,手首抖:“军师大人,这……这可使不得……”
“拿着。”虾仁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帐篷,“陛下说了,要让百姓吃饱饭。”
午后,李世民在成都府衙设宴,召见剑南道官员。
益州刺史李袭誉端着酒盏,满脸堆笑:
“陛下,剑南虽遭水患,但臣己组织百姓抢修堤坝,秋粮虽减,却也能收三成;
百姓们都说,有陛下在,什么灾都能过去!”
虾仁突然拍案,将案上的瓦罐摔在地上。
“李刺史!”他的声音像炸雷:
“这瓦罐是从灾民营地拿的——里面装的是米糠粥,熬了三天,就剩这点残渣;
百姓吃的是什么?是草根!是观音土!你跟我说‘秋粮能收三成’?”
满座皆惊。
李袭誉的脸涨得通红:“军师大人,你……你这是污蔑!”
“污蔑?”虾仁从怀里掏出一沓纸——那是他走访三十个村子记下的“灾情笔录”:
“这是江安县的记录:全村二百户,漂没房屋一百八十间,饿死三十七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