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5章 减赋的争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章节无错乱精修!
 

这是绵竹县的呈报:百姓卖儿鬻女,一斗米换一个三岁娃……

李刺史,你眼中的‘三成秋粮’,是百姓的命吗?”

李世民的脸色沉得像暴雨前的天。

他盯着李袭誉:“剑南的灾情,到底有多重?”

李袭誉跪下来,额头贴在地上:

“臣……臣欺君了。其实,剑南秋粮最多能收一成,百姓……百姓己经断粮半个月了……”

当晚,李世民在寝宫召见虾仁。

烛火跳得厉害,李世民的手指敲着龙案:“减赋三成,国库要少收五十万贯。朕……”

“陛下,”虾仁打断他:

“国库有积粮,可救百姓一时;

若百姓流离,国本何安?”他指着案头的“灾情笔录”;

“去年关中旱灾,陛下减了两成赋,百姓才没造反,如今剑南的灾,比关中还重——

百姓若饿死,谁来种明年的地?谁来当兵?谁来给陛下交赋税?”

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就依你所奏:剑南秋税减三成,开常平仓放粮,每户按人头领三斗米。”

虾仁松了口气,却又道:“陛下,光救眼前不够。要让百姓以后不饿肚子,得教他们识字,教他们种庄稼。”

“哦?”

“臣想在成都建座临时学堂,教孩童读书识字。等他们长大,能算账,能种新稻,能做官——这样才能真正脱贫。”

李世民笑了:“虾仁,你总是想得比别人远。”

十日后,成都城外的空地上,搭起了座草棚学堂。

虾仁亲自写了“蒙学馆”的匾额,挂在棚子门口。

第一堂课,他穿着青衫,坐在草席上,教孩童念“人之初,性本善”。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老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女孩举着手:“我能念自己的名字吗?”

“当然能。”虾仁笑着点头:

“你叫什么?”

“阿桃。”

“好,阿桃,跟着老师念:‘阿桃年方七,读书识道理。’”

课堂里响起稚嫩的童声。棚子外,老妇人抱着小娃娃,跪在地上,对着学堂磕了三个头:“军师大人,您是活菩萨!”

虾仁走出棚子,扶起她:“菩萨在民间,不在神龛;

您要是想谢我,就好好教阿桃读书——

等她长大,能帮您种庄稼,能帮您算账,那就是最好的菩萨。”

老妇人抹着眼泪,点头:“臣妾记下了。”

半个月后,剑南的雨停了。

虾仁站在成都城楼上,望着远处的农田——

洪水退去的地方,百姓己经开始翻土,准备种冬小麦。

学堂的童声飘过来,混着田间的吆喝声,像一首关于希望的歌。

李世民走来,手里拿着份奏疏:

“剑南的赋税减了,百姓的粮够吃了。蒙学馆的事,百姓都夸你办得好。”

虾仁望着远处的青山:“陛下,这才是治国的根本——

不是让百姓怕你,是让百姓信你;不是救他们一时,是教他们一世。”

李世民点头:“有卿在,大唐的根,永远都在。”

风里飘来桂花香,是成都的秋天来了。

虾仁深吸一口气,望着田间劳作的百姓——

那些曾经攥着草根的手,如今正握着犁耙,翻耕着希望的土地。

他知道,这场雨,不仅冲刷了剑南的灾难,更冲刷出了一个更坚韧的大唐。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