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9章 文脉的复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章节无错乱精修!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最新章节随便看!

虾仁来巡察时,正赶上放学。

孩子们背着书箱,蹦蹦跳跳地跑出来,看见虾仁,都停下脚步,鞠躬喊:“军师大人好!”

一个叫阿牛的孩子跑过来,手里捧着一本新书:

“大人,我爹说,等我毕业,要让我去当县令!我要像您一样,让百姓都有饭吃!”

虾仁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

“好啊。等你当了县令,要记得,先让百姓读上书,再让他们吃饱饭。”

阿牛用力点头,怀里的新书蹭得胸口发疼——

那是他第一次拥有完整的书。

李世民巡察江南时,特意去了茅山书院。

他站在讲堂外,听着里面的书声,嘴角露出笑意:

“虾仁,你这招,比建多少粮仓都管用。”

虾仁陪在旁边:“陛下,百姓有田种,是‘生存’;

有饭吃,是‘活好’;

读书明理,是‘活出个样子’。

治天下,不是让百姓‘活着’,是让百姓‘想活着’——

想活着,才会努力,才会守规矩,才会让大唐长治久安。”

李世民点头:“你说得对。朕当年起兵,就是因为读书少,吃了不少亏;

如今大唐的娃,能坐在书院里读书,是他们的福气,也是大唐的福气。”

那天傍晚,虾仁坐在书院的台阶上,看着夕阳把学子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拿出日记,写下:“治天下,如育树。

根在土地(农业),干在赋税(经济),叶在教化(文化)。

根深方能干壮,干壮方能叶茂。

茅山书院的书声,是大唐的叶,是大唐的未来。”

几年后,茅山书院出了第一个进士——

就是当年的阿牛。

他穿着进士服,回到书院,给先生们磕了三个头:

“谢谢大人,让我有机会读书,有机会当县令。”

虾仁笑着拍他的肩膀:“好好当你的县令,让江宁的百姓,都能读上书,都能吃饱饭。”

阿牛点头,转身走出书院。

外面的田埂上,占城稻长得正旺,风里飘来稻花香,混着书院的书声,像一首关于希望的歌。

而远在长安的虾仁,正坐在英国公府的书房里。

看着各地报来的“书院招生数”——

江宁一百二十七,成都八十,扬州六十……

这些数字,像春天的种子,撒在大唐的土地上,终会发芽,长大,长成参天大树。

长安的风里,己经有了夏末的热意。

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被车轮碾得发烫,虾仁坐在御辇里,指尖着怀里的《巡幸纪要》。

里面夹着他从扬州邗沟、成都稻田、江宁书院带回来的泥土样本、稻穗、孩童的蒙学课本,还有各地百姓的联名谢恩信。

车驾刚过通化门,外面就传来欢呼声。

“军师大人回来了!”

“陛下万岁!军师千岁!”

虾仁掀开车帘,看见街道两旁的百姓挤得水泄不通:

卖糖人的老汉举着糖稀杆子喊,挑着担子的农妇攥着刚摘的青菜挥手!

连坐在门槛上的老妇人,都颤巍巍地站起来,朝着御辇的方向磕头。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朵野菊花跑过来,奶声奶气地喊:

“军师爷爷,我娘说,你让我们的米价降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虾仁传大唐神探军师 http://www.220book.com/book/WSA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