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
杨卫东走在回西合院的路上,手里那本薄薄的西德杂志,被他卷成一个筒,握得很紧。
它没有温度,却比任何武器都更让他感到安心。
【恭喜宿主成功攻略B级NPC林晚秋,解锁‘友达以上’羁绊。】
【系统评价:啧啧,玩弄人心的感觉,是不是比攻克技术难题爽多了?友情提示,好感度是会掉的,拔X无情可是大忌,小心人家姑娘拿手术刀削你!】
杨卫东的意识里,自动过滤了系统的骚话。
攻略?
不。
他从不攻略谁,他只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挖了一个小小的,无法填补的缺口。
然后,把自己变成那个唯一的,能够填补缺口的人。
对何雨柱,是兄弟义气和阶级跃升的野望。
对林晚秋,是打破她平静生活的危险,和只有他能给予的,窥探深渊的刺激。
穿过黑漆漆的胡同,西合院的轮廓就在眼前。
中院,三大爷阎埠贵家的灯还亮着,能隐约听到算盘珠子被拨得噼啪作响,估计又在算计这个月省了几分钱的电费。
后院,二大爷刘海中家一片漆黑,大概是怕费电,早早就钻被窝了。
唯独一大爷易中海的屋子,窗户上还透着昏黄的光。
杨卫东的脚步,顿了一下。
他看见一个人影,映在窗户纸上,正襟危坐,一动不动。
像一尊庙里的石像。
易中海在等。
等他杨卫东走投无路,等他三天后当着全车间的面,承认自己是个只会吹牛的废物。
杨卫东收回视线,嘴角翘了翘,径首走向北房。
两个猎人之间,不需要言语。
只需要耐心。
……
回到北房,他立刻反锁了房门。
屋里还是那股熟悉的,清贫的味道。
他点亮桌上的煤油灯,昏黄的光,将他一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没有立刻开始工作,而是先烧了一壶开水,泡了一杯能苦掉舌头的浓茶。
然后,他把那本从医院资料室里顺出来的《Stahl und Eisen》杂志,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桌上。
铜版纸的页面,在灯光下泛着一层柔和的光。
里面的德语,公式,图表,像一串串精密的密码。
他不需要完全看懂。
他只需要,让别人相信,他看懂了。
他又从自己那只破旧的行李箱里,翻出几张单位发的,那种最普通的,有些发黄的稿纸。
茶水己经泡得极浓,颜色深得像酱油。
他用一根筷子,蘸着滚烫的茶水,在稿纸上,不均匀地,轻轻涂抹。
这是一个需要极度耐心的过程。
茶水浸染的痕迹,不能太刻意,要模拟出时光留下的,那种随机而又自然的斑驳。
【滴!宿主正在进行‘文物做旧’基础操作。】
【技能熟练度+1。】
【系统吐槽:真刑啊!哥,你这手艺,再练练都能去潘家园摆摊了!回头给我也做旧一张百元大钞呗?】
杨卫东没理会。
他把处理过的稿纸,放在煤油灯上方,用那点微弱的温度,慢慢烘干。
纸张在热力下,微微卷曲,颜色变得更深,更陈旧。
一股混杂着茶香和纸张焦糊的气味,在小屋里弥漫开来。
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核心。
他翻开那本德国杂志,找到了一篇关于铬钼合金热处理的论文。
里面有一张结构极其复杂的金相分析图,和一长串让人头晕目眩的化学分子式。
完美。
这就是他需要的“虎皮”。
他拿起笔,开始在烘干的稿纸上,进行“翻译”和“转录”。
他没有完全照抄,而是把杂志上的图表,和之前在档案室里看到的,那些失败的实验数据,进行了一种巧妙的嫁接。
他伪造的,是一份“海因里希·施耐德”在1959年的个人研究笔记。
“……采用1.2%的铬,0.3%的钼,加入微量元素钒,可在1100摄氏度下实现最优的固溶效果……”
他一边写,一边在脑中构建李国华看到这份文件时的反应。
李国华不懂技术。
但他迷信德国技术。
这些德语单词,这些他看不懂的化学符号,这些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都会成为击穿他心理防线的炮弹。
他会觉得,这是天降神兵。
这是他摆脱停职困境,重回权力中心的唯一稻草。
写完主体部分,杨卫东停下笔。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
他要在这份看似完美的方案里,埋下一颗足以致命的,微小的炸弹。
一个只有真正的内行,或者说,一个被逼到绝路,不得不亲手去实践的人,才能发现的陷阱。
他换了一支笔尖更细的钢笔,蘸了点墨水。
然后,在图纸的空白处,用一种模仿外国人书写习惯的,略带倾斜的德语字体,写下了一行批注。
“备注:淬火工艺建议采用7号航空冷却油,在850摄氏度下进行快速冷却,可获得最佳的马氏体结构,硬度可达HRC65以上。”
写完这行字,杨卫东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这是一个天才般的陷阱。
850摄氏度淬火,这个温度本身没有问题。但用冷却油,就是死路一条。
这种配比的合金,在这个温度下,必须使用盐水进行急速冷却,才能保证心部和表面的组织均匀。
用油冷,冷却速度不够快,会导致材料内部产生巨大的应力。
结果就是,这批轴承在第一次进行高强度测试时,就会从内部,像饼干一样,碎裂成渣。
这个错误,极其隐蔽。
对于李国华那种只看报告和数据的领导来说,他只会看到“德国专家”、“HRC65以上”这些让他兴奋的关键词。
而对于易中海这种经验丰富的老钳工,他虽然可能对配方本身没概念,但对于“淬火”这种实际操作,他有绝对的权威。
当他看到“油冷”这两个字时,一定会提出质疑。
而这,正是杨卫东想要的。
他要的,就是这份图纸,在李国华和易中海之间,制造出第一次,真正的,不可调和的技术路线上的分歧。
他要让李国华,用他那刚愎自用的权力,强行压下易中海这个技术权威的质疑。
他要亲手,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至理名言,变成现实。
【我的天!宿主,你这是诛心啊!】
【一份图纸,两个陷阱!第一个坑是给李国华挖的,让他拿着鸡毛当令箭,强推项目!第二个坑是给易中海挖的,让他发现问题,提出反对,然后被李国华当众打脸!】
【最后项目失败,锅是李国华的。易中海威信扫地,里外不是人。而你,只是一个‘好心办了坏事’的无辜年轻人!一石三鸟,杀人不见血!高!实在是高!渣男,我敬你是条汉子!】
杨卫东吹干了最后一滴墨水。
他把这份新鲜出炉的,带着历史尘埃和致命陷阱的“施耐德手稿”,拿在手里。
灯光下,那泛黄的纸,那陈旧的字迹,那复杂的图表,完美得像一件艺术品。
一件,即将掀起血雨腥风的艺术品。
他把手稿折好,小心地放进上衣的内兜里。
现在,诱饵己经做好。
明天,就是他去“钓鱼”的时候了。
他要用一种最不经意的方式,让这份手稿,落入到最该看到它的人手里。
比如,车间主任,那个老好人,张富贵。
做完这一切,他感觉到了深深的疲惫。
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高强度的算计,比干一天体力活都累。
他吹熄了煤油灯,准备和衣躺下休息一会儿。
就在这时。
咚,咚咚!
敲门声,突然响起。
不是何雨柱那种大咧咧的拍门,也不是秦淮茹那种试探性的轻叩。
那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节奏。
一下,然后是两下。
这个时间,会是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四合院:开局把贾张氏CPU干烧(http://www.220book.com/book/WUO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